国民经济全行业水足迹测算及虚拟水流动解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al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区域间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内嵌于商品贸易中的虚拟水资源交换量越来越大,虚拟水流动对中国区域水安全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同时,中国水资源短缺且空间分布与人口经济布局、国土空间利用格局不匹配,加之节水意识不强、用水方式粗放、浪费严重、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缺水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约束因子之一。此外,中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大变革时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区域间合作日益密切贸易,需要与时俱进剖析变化情况下国民经济全行业的用水情况及虚拟水流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时间演变规律。然而,已有的研究多围绕高耗水的农业和能源行业的蓝水资源耗用及贸易隐含虚拟水流动展开,较为完整的针对国民经济全行业、全口径(蓝水资源和绿水资源)、长序列的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多,值得进一步探索。基于此,为了全景展现我国各区域水足迹和虚拟水贸易的时空变化规律,从实体水和虚拟水双维角度寻求破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矛盾的方法,本研究统筹考虑各区域全行业绿水和蓝水使用情况,将最新发布的2017年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纳入到研究范畴中,搭建2002、2007、2012、2017年水资源拓展型投入产出模型,并利用搭建的模型进行水足迹测算及虚拟水流动解析,进而探讨虚拟水流动的可持续性及影响水足迹变动和虚拟水流动变动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区域各部门用水特征发现,2002-2017年不同区域的直接用水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东北和中部区域的直接用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而京津、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区域的直接用水量呈减少趋势。同时,识别区域各部门用水系数发现,针对同一部门,经济发达的京津和沿海地区的完全用水系数一般小于相对欠发达的东北、中部、西南及西北地区的完全用水系数;2002-2017年研究区域的各个部门的完全用水系数均呈下降趋势。此外,研究发现,农业是第一用水大户,不仅与蓝水直接关联,而且与绿水直接关联;其他部门仅与蓝水直接关联,但是由于农产品往往是其他部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间接投入,因此其他部门也与绿水间接关联。(2)测算区域各部门生产端和消费端水足迹发现,区域间复杂贸易使得蓝水资源和绿水资源在区域和部门间重新分配,且2002-2017年中国蓝水足迹和绿水足迹总体上均呈现先波动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02-2012年,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中国蓝水足迹和绿水足迹分别由2002年的461.17 Gm~3和418.24 Gm~3增加至2012年的614.12 Gm~3和584.92 Gm~3;2012-2017年,由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中国蓝水足迹和绿水足迹明显较2012年减小,分别为577.38 Gm~3和521.88 Gm~3。中部、西北和西南区域的生产水足迹一般大于消费水足迹,而京津及沿海地区的情况往往相反,需要从其他区域输入水资源以满足需要。(3)通过虚拟水流动解析发现,2002-2017年中国区域间的虚拟水净转移量总体上呈先显著增加后略减少的趋势。其中,2002-2012年为显著增加阶段,虚拟水净转移总量较2002年的48.89 Gm~3增加了191.7%;2012-2017年为减少阶段,虚拟水净转移总量由2012年的142.61 Gm~3减少至2017年的99.98 Gm~3。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的虚拟水转移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且主要存在由北向南、由西向东两条净转移路径。其中,东北、中部、西北和西南区域为主要的虚拟水净输出区,而京津和沿海地区为主要的虚拟水输入区。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中部和北部沿海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虚拟水转移中转站,既从其他区域输入大量虚拟水,又同时向其他区域输出大量虚拟水。(4)从水资源压力、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角度评价虚拟水流动的伴生效应发现,目前中国贸易隐含虚拟水主要从缺水且经济欠发达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净转移至水资源丰沛且经济发达的南部和东部地区,不仅不符合中国“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水资源禀赋,而且不符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具有不可持续性。此外,利用结构分解分析对水足迹变动及虚拟水流动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2002-2017年不同驱动因素在影响方向和影响力绝对值的大小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强度效应是水足迹及虚拟水转移量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而规模效应是水足迹及虚拟水转移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建议各区域继续深度节水控水,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压缩高耗水产业规模。
其他文献
水稻(Oryza sativa)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提供了全世界超过一半人口的口粮,对我国所在的亚洲地区尤为重要。同时水稻作为一种经典的单子叶模式作物,为人类研究和探索生命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因编辑技术对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领域的基因工程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2012年由科学家发现的来源于古生菌免疫机制的CRISPR/Cas9系统可以使Cas9蛋白在g RNA的引导下在基因组DNA
学位
桑葚富含花色苷、多酚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症、抗癌、抗氧化等生理功能。桑葚果粉一般是将新鲜桑葚干燥后粉碎制成粉,但由于桑葚果粉的吸湿性强,易造成较大损失率。本文以成熟期新鲜桑葚为原料,选择合适的冻干助剂和湿法粉碎工艺参数制备冻干桑葚果粉,并对桑葚果粉的生物活性、稳定性及在面包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3种冻干助剂糊精、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对桑葚果粉含水量、水
学位
学位
粮食关乎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光热资源丰富,玉米种植面积广,研究该地区玉米光温生产潜力以及种植区适宜性,为黄土高原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极为重要。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运用逐步订正法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结合Arc GIS,分析了黄土高原1961~2017年光温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计算了该地区光温生产潜力,分析了光
学位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确定适宜的灌水下限是制定棉花合理灌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以茎木质部水势(Ψstem-pd)为灌水下限的灌溉制度,可以避免传统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性带来的间接误差,充分利用作物本身的节水能力来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本文以桶栽试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对短期和交替干旱胁迫-复水的响应,以此来确定适宜的基于棉花木质部水势的灌水下限。2020年桶栽试验研究新陆中
学位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再生水灌溉成为解决农业用水不足的重要途径。再生水灌溉具有节约水资源、保证率高、作物增产等几大优点,但其中含有的大量悬浮物、有机质、盐分等物质在灌溉后进入土壤环境,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与水力特性,长期灌溉后土壤导水率下降,甚至出现斥水性。本研究采用一维垂直定水头积水入渗,以五种不同水质的再生水与清水灌溉亲水与斥水土壤,获取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湿润锋实测数据。分别使用HYDRUS-1
学位
举办“长三角阅读马拉松”赛事是长三角地区文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品牌化运作理论及其解释框架,从品牌定位、品牌标识、品牌管理、品牌宣传、品牌创新等方面分析该赛事的品牌化运作模式和组织经验,以期为其他跨区域性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
近年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极端干旱与高温天气频发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干旱胁迫均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生理。同时,作物良好的生长离不开适宜的氮素供应。因此,在不同氮处理水平下探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协同干旱胁迫对作物生理生长的影响、了解作物应对气候变化的生理调节机制,有助于在未来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与水资源匮乏环境下,为制定合理的灌溉施肥策略、提高作物水肥高效利用效率提供坚实的理
学位
针对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及棉田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于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在新疆石河子市146团进行大田试验,以棉花“新陆早42号”为材料,在棉花的苗期(A)、苗期+蕾期(B)、苗期+蕾期+花铃期(C)分别设置W1(-10 k Pa)、W2(-20 k Pa)和W3(-30 k Pa)3个土壤基质势调控灌溉水平,以整个生育期土壤基质势下限-40 k Pa为对照(CK),共10个处理,对不同土
学位
关中平原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过程中长期面临干旱、水氮利用效率低、追肥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了灌水和施氮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利用田间实测数据对DSSAT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评估了该模型的模拟精度。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的周年施氮处理,运用DSSAT模型进行连续30个周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拟,量化不同施氮方案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