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的传记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all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历史是以访求史实为目、通过口述访谈获得的、在录音(录像)基础上写成的纸质文本。口述曾经是重要的史料保存形式,由于没有独立的载体,最终消失于史书典籍之中或者转化为文学故事。口述历史(的制作过程)在录音录像中保存下来,为人们考察历史的制作过程提供了机会,也使以往消泯于典籍之中的采访者、讲述者的关系变得可见、可感和便于研究。  口述历史的内容主要是讲述者对自己或者他人经历的讲述,这符合了传记(生平写作)的特征。本论文认为口述历史是一种特殊的传记形式,它区别于传统的他传、自传的最大特点是它是由采访者、讲述者共同完成、负责的。因此采访者与他传作者、讲述者与自传作者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传的作者一般在传主生后搜集资料,他对传主形象的刻画符合作者对传主的独特理解,同一个传主在不同的传记作者笔下可能有不同的人格特征;采访者与讲述面对面交谈,是为了引导讲述者讲述往事,而不是为了塑造讲述者的人格。自传作者在追溯往事中展示、思考、解释了自己的主体性;讲述者的讲述主要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较少涉及到与自己人格形成、发展相关的解释性因素。  其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口述历史的目的是留存史实,与传记的记人有动机上的区别。对史料的追求决定了采访者与讲述者的共同任务是留存一段史实。两者实际上处于一种深度对话关系之中。讲述者是史料的提供者,因为受到意愿动机、知识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受到社会他人既定看法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受到记忆规律和谈话场合的限制,他未必能讲出采访者希望得到的“真”。在采访者的采访动机——这是决定口述历史面貌的重要因素——确定以后,采访者需要面对、解决存在于讲述中的这些问题。采访者面对的讲述者(主要区分为显赫人物和普通民众)不同,采访者对讲述者的态度就会不同,两者在谈话中的关系也不相同。一般而言,显赫人物作讲述者的时候,采访者要尊重他的权威;普通民众作讲述者的时候,采访者相对地会加强自己的声音。这些都会影响到口述历史的最终面貌。同时采访者的学识、亲和力、对谈话的控制能力等也会影响讲述者的讲述。总之,口述访谈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因素中展开的,采访者访求史实的动机与讲述者未必如其所愿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矛盾。矛盾的解决又因为以上谈及的诸多因素产生不同的结果,最终形成的口述历史彼此面貌很不相同。  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成为口述历史的讲述者,因此很多人把人民化看作是口述历史对传统历史学、传记的重大突破。实际上,访求史实的目的就决定了讲述者被要求讲述的故事相对于他本人更受重视,这导致了在口述历史中,普通民众讲述者要依附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讲述者自己的人格被忽略了,所以口述历史中的普通民众仍然不是历史的主角。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年级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来获取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教改也犹如百花齐放,争相斗艳,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纷纷闪亮登场,然而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薄弱的环节,
河流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一。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河流”,富有深厚审美文化意蕴。本文主要讨论其中一种复杂独特的河流审美形态——意象化的河流,即河流意象,以此为切入点,挖
在苏轼的诗词中,有“病兽”意象、月意象、梅花意象、水意象四种核心意象。苏轼诗词中的四大意象继承前人之所长,并融入苏轼独特的创造,不但对研究苏轼的生平思想具有很重要的认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下,中国部分都市开始渐渐步入准消费时代,中国的艺术生产在艺术市场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的深度被瓦解了,时尚和娱乐成为艺术生产的重要部分。大众
文章基于同经异译和初步的梵汉对勘两种方法,对《维摩诘经》现存的三种译本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特别对三种译本中的“虚义动词”、“言语类动词”以及菩萨名称进行了比较研究。 
近二十年来,有关诗禅的论著时有所见,如葛兆光的《中国禅思想史一从6世纪到9世纪》、吴言生的《禅宗思想渊源》和董群的《慧能与中国文化》等等,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诗与禅的关系
作为南朝文坛风靡一时的新变诗体,宫体诗在南朝一百六十余年的诗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自梁代产生以来,宫体诗就被传统雅正诗教观念排斥
本文采用计算机辅助研究,通过对自晋元嘉年间至唐景龙年间17位诗人共543首诗作的具体格律分析,以考查永明体新诗与近体诗的异同,探讨永明体的写作规范以及沈约在规范建立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