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肠道微环境探讨芎附散改善脾虚痹证大鼠的作用机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xm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遗传、环境及免疫系统等相互作用会导致RA的发生。现代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包括机体肠道菌群紊乱与RA的发生,肠道菌群紊乱可加重RA病变。此外,研究发现RA患者肠黏膜免疫失调。因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肠道黏膜免疫共同构成的肠道微环境,可能改善RA。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四肢肌肉,脾胃虚弱可以导致四肢肌肉失于濡养,若受风寒湿邪侵袭,正气愈虚,驱邪愈无力,可使RA病情缠绵,所以补益脾胃是临床治疗RA的基本法则之一。近年研究提示,脾虚证(Spleen Deficiency,SD)与肠道微环境密切相关,SD在一定程度上能加重RA。中药复方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表明,益气健脾类中药复方具有良好的调节肠道微环境的功效。芎附散(Xiong Fu Powder,XFP)出自《普济本事方》,是基于益气健脾法治疗脾虚痹证的经典代表古方。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脾虚痹证小鼠模型的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存在异常,且SD能够加重RA发展,XFP可通过缓解SD从而调节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起到改善RA的作用。另有体外研究表明XFP的多种组分均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深入研究XFP是否通过改善SD加重的肠道微环境紊乱以发挥治疗RA的作用,对中医药从脾论治RA及RA治疗新思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聚焦于肠道微环境,通过建立脾虚痹证(胶原诱导性关节炎)(SD-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SD-CIA)大鼠模型,采用益气健脾代表方XFP进行干预,探讨SD通过肠道微环境加重CIA发病及XFP对其的药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实验方法提取大黄及XFP水煎液,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HPLC-MS)分析二者成分。将5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CIA组、SD组、SD-CIA组及XFP组,每组10只。CIA组:使用牛Ⅱ型胶原(Bovine TypeⅡCollagen)及不完全氟氏佐剂(Incomplete Freuad’s Adjuvant,IFA)的乳化剂于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制作CIA大鼠模型。SD组:灌胃大黄煎液与饥饱失常诱导脾虚证。SD-CIA及XFP组:SD联合CIA造模。SD组:维持大黄泻下及不规律饮食至实验结束,不进行其他处理;CIA组和SD-CIA组:灌服蒸馏水10mL/kg;XFP组:以XFP煎剂23 g/kg/day给予灌胃,每天一次,连续灌胃34天;其余组灌服等体积的蒸馏水。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每隔3天进行关节炎评分及称重一次,至实验结束。利用H&E染色及Micro-CT法评估XFP对SD-CIA大鼠踝关节病理特征与骨侵蚀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小肠淋巴结(peyer’s patches,PP结)中的Tregs和Th17比例;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测定肠组织中炎性基因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0及IL-17等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 ELISA 法测定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Anti-collagen Type Ⅱ Antibody,anti-Col Ⅱ Ab)水平及空肠与回肠匀浆中sIgA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对空肠与回肠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进行半定量分析。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法检测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分布与功能;采用相似性分析法(Analysis of Similarities,Anosim)与主坐标分析法(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分析菌群组内相似性与组间差异;使用线性判别分析法(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Se)确定各组大鼠菌群生物标志物;比对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对肠道微生物群进行不同水平功能富集;通过非度量多维尺度(Non-Metric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分析菌群功能相似度;使用LEfSe分析法判别各组间有显著差异的通路。研究结果1大黄及XFP水提物质量符合实验要求通过UHPLC-MS法确定大黄及XFP质量,结果表明二者质量符合实验要求,可用于后续实验。2 XFP对SD-CIA大鼠脾虚证的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SD组与SD-CIA组出现精神萎靡、鼠毛枯疏无光泽,倦怠,懒动,稀便等情况,SD-CIA组较CIA组更严重;与SD-CIA组相比,XFP组的精神充沛,鼠毛有光泽、行动敏捷、粪便成型。造模给药干预后大鼠体重变化:与CIA组相比,从大黄干预第一周起,SD-CIA组的体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0.01);与SD-CIA组相比,治疗2周后,XFP组大鼠的体重呈明显的升高趋势(P<0.05)。3 XFP对SD-CIA大鼠关节炎的作用Anti-Col Ⅱ Ab ELISA 结果显示:与 CIA 组相比,SD-CIA 组血清中 anti-Col Ⅱ Ab 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D-CIA相比,XFP组血清中的anti-Col ⅡAb水平具有显著下降趋势(P<0.01)。XFP干预后大鼠踝关节病理变化:与CIA组对比,SD-CIA组大鼠的踝关节及以下部位均发生严重肿胀,双后肢关节炎评分(Arthritis Index,AI)和踝关节的病理评分较高(P<0.05);与SD-CIA组对比,XFP组的大鼠踝关节及以下的肿胀程度有缓解趋势,且双后肢AI评分及踝关节病理评分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P<0.01)。Micro-CT结果显示:与CIA组相比,SD-CIA组的踝关节BS值升高(P<0.01);BV 值降低(P<0.01);BS/BV 值升高(P<0.05)。与 SD-CIA组相比,XFP组的BS值有下降的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BV值显著升高(P<0.05);BS/BV值显著降低(P<0.05)。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染色法结果显示:与CIA组相比,SD-CIA组踝关节中的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s)数量增多(P<0.01);与SD-CIA组相比,XFP组踝关节中的OCs数量下降(P<0.01)。4 XFP对SD-CIA肠道微环境紊乱的影响流式细胞实验结果如下:与CIA组相比,SD-CIA组小肠PP结中的Tregs和Tregs/Th17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SD-CIA组相比,XFP组的Tregs数目和Tregs/Th17比值均显著上升(P<0.05,P<0.01)。与CIA组相比,SD-CIA组的Th17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与SD-CIA组相比,XFP组的Th17细胞数量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各组大鼠空肠与回肠组织中相关炎性基因表达结果如下:与CIA组相比,SD-CIA组空肠与回肠中的TNF-α,IL-1β,IL-6,IL-17的mRNA表达上调,其中除SD-CIA组的IL-6mRNA无差异外,其余基因的表达水平与CIA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SD-CIA相比,XFP组中上述四个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与CIA组相比,SD-CIA组空肠与回肠中的IL-10的表达水平具有降低的趋势(P<0.05);与SD-CIA组相比,XFP组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IgAELISA法结果:与CIA组相比,SD-CIA组空肠与回肠中的sIg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SD-CIA相比,XFP组空肠与回肠中sIg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HC实验结果显示:与CIA组相比,SD-CIA组空肠与回肠组织中的sIgA表达密度明显降低(P<0.01);与SD-CIA组相比,XFP组空肠与回肠组织中sIgA的表达密度明显升高(P<0.01)。宏基因检测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果如下:在丰度排名前10位的菌门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主导地位,其次是衣原体(Chlamydiae)。XFP 组的 Firmicutes、Control组的 Chlamydiae、SD-CIA 组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比居高。采用Anosim法检测各组大鼠间菌群分布差异,结果如下:与Control组对比,SD-CIA组和XFP组在属水平上的微生物区系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然而,SD-CIA组和XFP组之间没有差异。进一步通过PCoA法分析各组菌群结构分布,发现XFP组中一个样本与SD-CIA组高度相似,推测为造成Anosim分析中SD-CIA组和XFP组无差异的原因。此外,使用LEfSe法得到各组的生物标志物,发现XFP组以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及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为优势菌。最后,分析各组中丰度最高的10个种属,与Control组相比,SD-CIA组的L.acidophilus、罗伊氏乳酸杆菌(L.reuteri)、毛螺旋菌属(P.excrementihominis)和Firmicutes M1 0-2的丰度均下调;与SD-CIA组相比,XFP组的上述微生物的丰度增加。然而,约氏乳杆菌(L.johnsonii)却有相反的趋势。与LEfSe分析一致,XFP组中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嗜酸性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丰度最高。比对KEGG数据库分析肠道菌群各级通路,各组均发现KEGG级别1中的代谢通路(Metabolism)、遗传信息通路(Gene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和细胞通路(Cellular Processes)等。通过 NMDS 法分析样本相似度,发现除XFP组的1个样本外,各组样本分布都较为集中。另外,我们使用LEfSe分析法寻找各组间有显著差异的通路,发现XFP组肠道菌群的优势通路是Quorum sensing,其次是ABC Transporters。最后,我们分析了 XFP组大鼠中高丰度的菌种与发挥优势功能的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7个菌种均与Quorum sensing和 ABC Transporter 相关。结论SD可加重CIA发病。XFP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环境减轻SD-CIA大鼠发病程度。其机制与肠黏膜Tregs/Th17细胞调控的sIgA分泌与Quorum sensing介导的乳酸杆菌属(尤其是嗜酸乳杆菌)粘附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背景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导致早亡的一项要因。高血压控制不良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医疗保健系统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001年,高血压造成全球约760万人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13-15%)和9200万人残疾。到2025年,18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数量预计将增至15.6亿。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望治疗高血压并缓解高血压并发症。多项研究表明,针灸作为一种补充疗法,可以减少患者降压
学位
心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对全身的机能活动发挥主宰与协调作用,象征其在五脏系统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心应夏”理论在“五脏应时”理论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依据“五脏应时”理论,“心应夏”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夏季时令之间存在特异的同步性共振变化规律。但心是如何在季节变化中应时的做出反应,从而维持其自身稳定的状态,其内部存在怎样的生物学基础及作用途径,与冬季相比夏季心血管功能有何变化,这些都是“心应夏”
学位
目的:收集甲状腺结节患者和非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脉搏波,利用信号分析对比两者在信号参数上的差异,探索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脉象信号参数特征。方法:使用五探头脉诊仪从医院人群中收集甲状腺结节患者和未患甲状腺结节者的寸上、寸部、关部、尺部、尺下脉搏波原始信号、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心血管疾病史等)及甲状腺的超声诊断结果,运用信号分析的手段提取患者的脉搏波在Mel频谱上的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项参数进行统计
学位
研究背景肺纤维化(PF)是以肺实质破坏、细胞外基质沉积、成纤维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表型改变为特征的一系列异质性肺间质疾病的终末期病理改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麦门冬汤可通过多种机制干预PF进程,有效缓解PF进展。半夏作为麦门冬汤中的臣药在全方中具有重要地位,且有多项研究证实了半夏的抗PF作用。半夏因产地、炮制工艺不同,药用成分种类及含量亦不同,进而具有不同功效和临床适应症。目前,关于产地、炮制方法等
学位
研究背景缺血性中风(ischemicstroke,IS)是常见的脑血管类疾病,以神志不清、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蹇或不语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作为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目前,IS的治疗方法多通过静脉注射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来消除闭塞和恢复血流,但是受到治疗窗口期狭窄的限制,还存在潜在的神经毒性、溶栓灌注率差等并发症,因此不足5%的IS患者能受益于溶栓治疗。此外,血管内取栓可以作为静
学位
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IS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自噬等多种病理生理学过程,其中炎症反应贯穿于IS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医认为,中风患者病位在脑,病机关键是脉络阻塞、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HD)由黄芪、赤芍、川芎
学位
研究目的和意义:睾丸炎症是导致男性生殖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热应激是影响男性生殖能力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热应激导致的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与其诱发的非感染性睾丸炎症有关。五子衍宗丸是补肾的经典名方,具有改善男性生殖功能的疗效,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少弱精子症、精液液化不良等男性生殖疾病。因此,研究热应激诱发睾丸炎症的机制及五子衍宗丸的调控作用,有利于男性不育的预防和治疗。课题组前期研究结
学位
目的探讨《金匱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生物学依据;探讨疏肝、健脾、疏肝健脾、先疏肝再疏肝健脾、先健脾再疏肝健脾不同治疗方法对肝损伤大鼠肝肠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1.探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生物学依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双环醇组、四逆散组(疏肝)、六君子汤组(健脾)、柴甲组(疏肝健脾)、柴乙组(先疏肝,再疏肝健脾)、柴
学位
背景: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DCM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心脏病,其典型定义包括没有冠状动脉疾病和/或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心肌的异常结构和功能异常。DCM发病机制复杂,但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或手段来预防或治疗DCM。微血管在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证实,心脏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特点。糖尿病导致心脏出现微循环障碍的同时伴有心肌组织毛细
学位
目的:肝纤维化是各种肝损伤(病毒感染、酒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后期经历的共同病理过程,且肝纤维化继续进展可形成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虽然近年来肝纤维化基础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肝纤维化临床治疗仍缺乏特异性药物,寻找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仍是该领域的重要任务。藏医药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并在治疗慢性肝病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藏医认为慢性肝病是由于湿热疫毒、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酒精、感染时疫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