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绘画图像中“血迹”的研究 ——以卡拉瓦乔、八大山人绘画作品为例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an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名思义,血迹就是血液留下的痕迹。血液是维系人和动物生存的最为重要的基本条件。在这里,我们仅就人的生命来说。如果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血循环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必要的条件。血液的正常循环、以及血液在人体内的数据是考量身体健康指标的重要数据。由此,我们说,血液是人的生命力量,人的机体功能运行依靠血液。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没有血液便没有生命。正是由于血液在人的生命体征上的特性,所以它在刑侦学研究中“血迹”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血迹”的研究能发现犯罪现场隐藏的信息,刑侦学专家将犯罪现场的“血迹”形态与形成的机制相联系,能分析出“血迹”的产生方式,理清“血迹”,通过计算便可推出事故具体位置,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信息素材。可以说,“血迹”是生命的痕迹。艺术作品的存在恰是见证人类生存价值的最有意义的表现方式。自然艺术作品中就常常有描绘“血迹”的作品。这一点,在中西方艺术中,都有不同程度地表现。只不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表现方式不同。在这里,我们仅就美术作品研究,也就是美术作品中的“血迹”图像。在西方,从远古的石窟壁画到文艺复兴直到现当代艺术,多有“血迹”的描述。尤其是绘画中表现圣经故事题材,从不避讳“血迹”的描绘,并且又有很强的隐喻作用。为了比较中西方美术作品,对于“血迹”的描绘方式不同。我们选取十七世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与作品,他的作品《正被砍头的施洗圣约翰》、《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等,都直观地表现了“血迹”生命形态。对于“血迹”这种具有特殊生命意义的图像,在中国,我们选取了也是生活在十七世纪的画家,也就是清初四僧之一画家朱耷为例。朱耷即八大山人。他的作品中,虽没有像卡拉瓦乔那样,画面上是“血迹”的直观描述,但是作品中隐含的生命痛苦更具张力,能给予人更为深刻的思考与想象空间。绘画表达的是生命的力量,“血迹”符号在中西绘画中表现的方法不同,也源于中西方对生命态度不同,西方绘画显性再现,中国古代绘画采取隐喻方式。艺术作品中的“血迹”,实质上可作为象征符号,因为其承载了人类生命的力量,表达了艺术家对生命的诠释和态度。本文将卡拉瓦乔与八大山人的画面特征做对比,探讨显性“血迹”和隐性“血迹”背后的生命意义。对于“血迹”研究的目的与方向不只是表面意义上的“血迹”,更是研究“血迹”背后的生命意义。
其他文献
为探究体育主题公园的含义及价值,从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融合、全民健身、社会治理等多维视角出发,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主题公园跨界融合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建设体育主题公园有助于加快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扩大有效供给、促进跨界融合。通过建立集产业、制度、需求、科技等多方关联的模式,提出制度创新、突出特色、市场主导、融合理念、完善机制等建议来提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主题公园跨界融合。
本文为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书法题款、题跋与用印专题研究。一幅书法作品的问世,往往与其时代背景相关,亦受人格特征的影响。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伊秉绶及其作品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其隶书上取得的成就进行,而笔者在对他整体作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发现其作品的题款、题跋和用印同样具有可读性,它从侧面更加鲜活、立体、客观地展现了一个清代文人的形象,具有导读的要义。进入到明清以后,题款、题跋、用印的艺术逐渐呈现出多样的
作为肖像画的一个分支,油画自画像的发展如今已经演变成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自画像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取向以及与时代紧密结合。记录形象,表达画家个人情感和个人生活是油画自画像作品起初的主要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代艺术作品中油画自画像有了新的价值体现,自身的个人形象是时代形象的象征,自己的形象被用作绘画主要内容,以特有的方式向大众传达信息和观念,用独特性的视
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中造就许多传统工笔人物画家、作品及绘画理论著作,例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如春蚕吐丝”的线描风格;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从唐代风格到宋代线描的变革,具备了线条流畅,韵律优美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称得上是宋代时期风俗画的伟大杰作;吴道子的作品北宋本《送子天王图》为白描作品有极为丰富的提按顿挫,李公麟的白描作品《五马图》人物的线条基本上是铁线
“骨法用笔”是谢赫六法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水墨人物画中从基础的线条表现到转换为一种块面的表现形式,通过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形式,表达出中国绘画中“骨法用笔”在书画中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并且表现出“骨法用笔”在现在绘画中的作用。论述出中国绘画中“骨法用笔”的博大精深和不可或缺。“骨法用笔”,用一般的话来讲,指的是该如何运用好笔墨的技法并恰当的表现出事物的外在形状结构和质感。中国绘画的用笔中无不是以线
藏族题材的绘画创作伴随着时代的文化转型也在现代美术中实现了藏族文化、中原文化、西方文化彼此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藏族题材油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在作品中经过时代的形态转变而产生了相应的审美趣味。艾轩是中国写实画派的创始者,他的藏族题材油画作品在中国美术发展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现代美术流派中,艾轩坚持自己的艺术信仰。从技巧和画面情绪的把控这两个方面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本文在研究中运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分析
造型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其内涵是指创造物体的形象。西方关于油画作品中的造型研究理论已经相当成熟。解剖学、透视学广泛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准确的比例、形体、结构关系。而后各种绘画流派对于造型的研究和探索也在推动着油画的发展。到了19世纪时期,传统的写实主义绘画已经发展到顶峰。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传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不管是在自然界,生活中或是在绘画创作中,光影的存在都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在绘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光影的表现是举足轻重的。光与影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光影的重要性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绘画风格中都能看到。本文以油画创作中光影表现的独特魅力给我的启发为线索和灵感,通过吸收借鉴前人的绘画经验,理论知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再结合创作,对光影在油画创作表现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梳理
夏加尔生于俄罗斯,他的绘画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艺术形式多样,包括绘画、镶嵌画、舞台设计、织锦画等多种形式。他的艺术历程经历了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其他现代艺术的实验与洗礼。通过学习与借鉴,他结合自身的艺术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夏加尔绘画中的构图自由奔放又不失美感,画面中创造出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语言和独具创意的梦幻形象,以及运用浪漫绚丽的主观色彩
现阶段,随着中西方水彩艺术的不断交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彰显出独到的绘画魅力,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深深喜爱上这种艺术种类。通常情况下大众对于水彩画的认知在于强调水彩的抽象、洒脱的形式美感,而往往忽视了写实水彩风景画在精细刻画景观的同时,强调更加超脱自然、游离外化的精神境界,写实水彩风景画通过艺术家的凝练赋予真实的事物以最强烈的心灵感受,来提升画作的意境,从而更深层次地与观众产生精神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