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加尔绘画风格研究与实践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ncha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加尔生于俄罗斯,他的绘画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艺术形式多样,包括绘画、镶嵌画、舞台设计、织锦画等多种形式。他的艺术历程经历了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其他现代艺术的实验与洗礼。通过学习与借鉴,他结合自身的艺术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夏加尔绘画中的构图自由奔放又不失美感,画面中创造出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语言和独具创意的梦幻形象,以及运用浪漫绚丽的主观色彩描绘内心的真实情感,使他的作品充满诗意,展现出自由、童趣、浪漫又神秘的特点。通过解读夏加尔的艺术历程,深入探析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夏加尔绘画风格特点的形成和发展,继而更好地理解艺术家对于绘画的思考方式,并探寻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新时代背景下,物质世界丰富,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对于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阅读书籍、聆听音乐、欣赏绘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夏加尔是一位善于表达内心隐秘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大师,绘画中对于爱的主题的描绘,给人们带来治愈感。他的作品符合当代人们的艺术追求,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探索他的绘画风格对于当今艺术家和观赏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夏加尔的艺术风格对当代画家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创作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丰富了绘画方式的多样性和情感的表达方式,推动了绘画的发展。本篇论文在研究夏加尔的绘画风格基础上,将夏加尔的绘画形式融入到笔者的油画创作中,并阐述夏加尔绘画风格对自身创作的影响。本篇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和内容。第二部分从构图、色彩、题材等方面对夏加尔的绘画风格进行分析,讲述其生活经历和艺术历程,并对其艺术风格成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阐述夏加尔绘画风格对艺术流派的影响以及在我国当代画家油画作品中的体现。第四部分阐述夏加尔绘画风格对笔者油画创作的启示。通过对夏加尔艺术风格进行研究,笔者的绘画创作理念和表达形式都深受启发,在学习借鉴并运用到创作的过程中,更好地表达了笔者内心的情感和艺术思想,从而创作出更好的绘画作品。
其他文献
文章采用文献收集与整理等方法,来分析南宋院体工笔花鸟画中装饰性语言的表现手法及特征,并对南宋院体花鸟画的实际风格和造型以及空间构图装饰分析的同时结合创作案例,探讨画面中出现相关的装饰性语言。通过对南宋院体工笔花鸟画中装饰性语言的特征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把资料作为课题的理论基础,根据翻阅记录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研究案例,经过分析对比后,在可行范围内,确定了方向,最终以《南宋院体工笔花鸟画中装饰性语言
辽三彩是属于辽瓷的一种,起源于中国北部,迄今为止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将契丹游牧民族的粗放气质与中原地区精细的瓷器制法相结合,是中国瓷器史上特别且带有强烈地域风格的存在。辽三彩制品因其美观与实用兼得的特质,和并不复杂的烧造工艺很受当时人们的欢迎,但由于辽三彩所起源的辽代因地域和文化因素影响,以致辽三彩在历史上没有任何文字相关的记录,因由近半世纪以来考古学家不断挖掘出土的辽代墓葬越来越多,辽三彩才作为
为探究体育主题公园的含义及价值,从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融合、全民健身、社会治理等多维视角出发,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主题公园跨界融合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建设体育主题公园有助于加快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扩大有效供给、促进跨界融合。通过建立集产业、制度、需求、科技等多方关联的模式,提出制度创新、突出特色、市场主导、融合理念、完善机制等建议来提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主题公园跨界融合。
本文为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书法题款、题跋与用印专题研究。一幅书法作品的问世,往往与其时代背景相关,亦受人格特征的影响。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伊秉绶及其作品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其隶书上取得的成就进行,而笔者在对他整体作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发现其作品的题款、题跋和用印同样具有可读性,它从侧面更加鲜活、立体、客观地展现了一个清代文人的形象,具有导读的要义。进入到明清以后,题款、题跋、用印的艺术逐渐呈现出多样的
作为肖像画的一个分支,油画自画像的发展如今已经演变成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自画像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取向以及与时代紧密结合。记录形象,表达画家个人情感和个人生活是油画自画像作品起初的主要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代艺术作品中油画自画像有了新的价值体现,自身的个人形象是时代形象的象征,自己的形象被用作绘画主要内容,以特有的方式向大众传达信息和观念,用独特性的视
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中造就许多传统工笔人物画家、作品及绘画理论著作,例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如春蚕吐丝”的线描风格;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从唐代风格到宋代线描的变革,具备了线条流畅,韵律优美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称得上是宋代时期风俗画的伟大杰作;吴道子的作品北宋本《送子天王图》为白描作品有极为丰富的提按顿挫,李公麟的白描作品《五马图》人物的线条基本上是铁线
“骨法用笔”是谢赫六法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水墨人物画中从基础的线条表现到转换为一种块面的表现形式,通过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形式,表达出中国绘画中“骨法用笔”在书画中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并且表现出“骨法用笔”在现在绘画中的作用。论述出中国绘画中“骨法用笔”的博大精深和不可或缺。“骨法用笔”,用一般的话来讲,指的是该如何运用好笔墨的技法并恰当的表现出事物的外在形状结构和质感。中国绘画的用笔中无不是以线
藏族题材的绘画创作伴随着时代的文化转型也在现代美术中实现了藏族文化、中原文化、西方文化彼此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藏族题材油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在作品中经过时代的形态转变而产生了相应的审美趣味。艾轩是中国写实画派的创始者,他的藏族题材油画作品在中国美术发展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现代美术流派中,艾轩坚持自己的艺术信仰。从技巧和画面情绪的把控这两个方面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本文在研究中运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分析
造型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其内涵是指创造物体的形象。西方关于油画作品中的造型研究理论已经相当成熟。解剖学、透视学广泛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准确的比例、形体、结构关系。而后各种绘画流派对于造型的研究和探索也在推动着油画的发展。到了19世纪时期,传统的写实主义绘画已经发展到顶峰。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传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不管是在自然界,生活中或是在绘画创作中,光影的存在都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在绘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光影的表现是举足轻重的。光与影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光影的重要性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绘画风格中都能看到。本文以油画创作中光影表现的独特魅力给我的启发为线索和灵感,通过吸收借鉴前人的绘画经验,理论知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再结合创作,对光影在油画创作表现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