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诉交易制度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n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辩诉交易制度,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权利和利益纠纷解决机制。其作为一种诉讼制度在本质上属于一种“风险博弈”,博弈的双方为了规避风险降低成本可以讨价还价,实行和解与妥协。从表面上看,辩诉交易制度是对传统诉讼理念和制度的大颠覆。确实,依照辩诉交易制度的内容初步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辩诉交易制度直接违反了“无罪推定”这一刑事诉讼制度的根基,冲破了正当程序的束缚,忽略了对事实真相的考察,漠视了控方的权威……但现实中,从美国大多数刑事案件以辩诉交易制度的方式处理,到英国对答辩有罪者给予量刑折扣并进行其他形式的辩诉交易制度;从意大利刑事诉讼法中有关依当事人请求适用刑罚的程序,到德国检察官与辩护律师之间的“谈判解决”无不召显着辩诉交易制度的生命力。作为一项在一片反对声中不断成长的制度,必然有着其完备而深厚的理论基础,本文拟着重从域外经验、理论根基和现实需求的角度来论证辩诉交易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了辩诉交易制度的概念和特点。笔者认为,广义上的辩诉交易制度是指控辩双方为适用简易程序处理案件而达成协议并被法官认可的一种诉讼制度。狭义上的辩诉交易制度是指为了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检察官和被告方于辩护律师在场的情况下在答辩前进行协商,以被告方的有罪答辩换取控方的减轻指控或者法院的判决让步。并从辩诉交易制度的主体、客体、目的、时间、内容的角度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
  第二部分,阐述了辩诉交易制度之司法功能。首先,辩诉交易制度为刑事司法制度注入民主自治精神。辩诉交易制度体现了“自由选择与合意”的契约观念,通过设置不同价值与利益得以顺畅表达的诉讼程序、保障合意真实与自愿的规则,使得无论什么差异的利益诉求都能比较恰当的整合到司法程序之中。其次,辩诉交易制度增强了司法的确定性,把诉讼参与者对司法不确定的恐慌降到了最低限度。再次,辩诉交易制度有助于刑事司法实现“双赢”。最后,辩诉交易制度有助于控辩双方的诉讼地位平等。通过辩诉交易,人为的去掉检察机关的这块垫脚石使双方地位达到基本的一致,从而使相对人拥有与检察机关基本相当的地位,拥有了一个申诉和交易的机会。
  第三部分,笔者简单回顾了域外辩诉交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简单介绍了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我国台湾的辩诉交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使读者能够对辩诉交易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产生和发展有了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第四部分,笔者阐述了辩诉交易制度的域外经验。首先,笔者详细介绍了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在美国,辩诉交易的举行是十分自由的,体现在交易的时间,交易的提起等方面。于此同时,笔者还详细介绍了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具体内容。其次,笔者介绍了英国的辩诉交易制度,主要对特尼尔规则进行了介绍。再次,鉴于意大利与我国同属大陆法系,其辩诉交易制度的设置对我国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所以,对其有着相对详细的阐述。最后,笔者还对德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所独具的特色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外国辩诉交易制度进行了剖析和借鉴。笔者着重从辩诉交易制度的合宪性原则、检察官和辩方地位的平等、对于适用范围法官对程序的控制、国际发展趋势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剖析。
  第五部分,注重对辩诉交易制度进行理论性分析。
  笔者认为辩诉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1、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论证了检察官对被告人给予宽大处理的合理性和辩诉交易制度应该受到限制的思想。2、程序主体性思想。3、正当法律程序。恢复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的主体地位,是法律正当程序的内在属性要求。同时,正当法律程序内含程序的透明性对保证程序的最低限度公正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4、对抗制程序。对抗制程序将程序的发动、支配和控制权赋予了当事人,而且使当事人掌握着案件实体问题的处分权,从而使被告人成为与代表国家利益的检察官相抗衡的诉讼主体。
  笔者认为辩诉交易制度的价值基础主要包括:1、效益价值。2、公正价值。笔者从程序平等性、程序参与性、程序对话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3、秩序价值。笔者认为辩诉交易制度无论在解决纠纷还是在促进刑事诉讼活动的有序化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4、人权价值。
  第六部分,笔者从必要性角度对我国采取辩诉交易制度的现实原因进行了剖析。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包括传统社会的解体,应对机制滞后和刑事诉讼民主性的需要。笔者认为,通过辩诉交易,被告人的程序主体地位得到了肯定,被告人享有了对其实体权益处分的权利,排他的、单一性的裁判在某种程度上被检察官与当事人之间的某种合意所取代。
  因笔者的法律功底、人生阅历尚浅,不足以深刻把握辩诉交易制度与我国现有诉讼制度的衔接。故在文章的第七部分笔者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首先从辩诉交易的本质即量刑合约角度进行了阐述。其次,从适用案件的条件,检察官在辩诉交易制度中的地位相关的保障性制度与程序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建立严格的司法审查机制,建立不正当交易的救济机制并合理完善与“坦白从宽”政策的衔接等方面改进我国的辩诉交易制度。
其他文献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是在反思胡适、冯友兰、港台新儒家的中国哲学史后写成。本文将对劳思光的《新编中国哲学史》的书写、编撰特点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哲学史观和哲学史方法论的探讨,厘清其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边界,以期对今后的中国哲学史书写及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有所启发。  劳思光将中国哲学视为“引导性哲学”,进而探究合适的中国哲学史书写方法,提出了独特的“基源问题研究法”。运用此方法,劳思光从中国哲学理论的“发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杰出的教育家,是资产阶级新教育体制的奠基人,是近代大学教育的开拓者。本文以蔡元培先生的教育伦理思想作为研究内容,祈望从整体上客观地把握其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与意义,以鉴往知来。  论文首先介绍了蔡元培的教育人生和实践经历,讨论了其教育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认为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时代产物,是一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在救亡与启
学位
研究创新实践是时代的要求,是对于当代和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关注。创新实践和常规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相对于古代创新实践的自发性、体能性、专制性和渐进性,以及常规实践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近代以来,人类的主导实践方式逐渐完成从常规实践向创新实践的过渡,人类的创新实践出现了自觉性、智能性、民主性和革命性的特点,尤其在当代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实践成为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突出特点。对应于此,古代的相
学位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仁”是伦理学说的根本范畴。但阅读《孟子》我们会发现孟子还特别重视“孝”。虽然他没有直接说“孝”是比“仁”更根本的范畴,但他树立了舜大孝的形象,在遇到“孝”与“仁”相冲突的事件时,孟子总是扬孝抑仁,尽力维护孝道。于是我们思考,“孝”与“仁”在孟子的伦理学说中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通过梳理历代学者对《论语》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句话的不同解释发现,“孝”与“仁”确实
学位
本文把陈确哲学放在明末清初思想转型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对陈确的哲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总结概括,从中梳理出其思想特质,来探讨陈确哲学对清初理学转向的意义和理学转向的脉络。  陈确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具有十分浓厚的思想转型色彩。这种转型色彩突出表现在,他对宋明理学的基本理论作出了新的解释,开辟了一种新的思想方向,而这种新方向正是后来清代思想家的一种共同趋向。这种新方向集中到一点,就是把儒学从理学
学位
近代政治哲学中,世俗伦理的兴起,在自然法传统与共和传统中都遇到了不可回避的张力。自然法传统方面,从格劳修斯到洛克的自然法理论都一直在强调基督教对道德的担保。然而,这种神圣传统与经验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张力重重,使得洛克的政治理论在现代世俗社会中屡屡碰壁;哈林顿,作为古典共和传统在17世纪英国的代言人,执着于整体的秩序而忽视个体的心理学,这使他的共和国构想难以适应个体自由主义充分发展的现代社会。因为,个
学位
自近代以来,科学和宗教一直是影响人类的两种“普遍”力量,它们都是对人类经验的不同方面的表达和阐释,满足人类不同方面和层面的需要,未必互相排斥,可以互相补充整合。两者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科学和宗教传统上被认为是冲突的,人们对科学与宗教各自的内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视角;其中二十世纪中后期科学哲学的“历史学”、“社会学”转向以及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更是促进人们对科学本身以及其
学位
上市公司结构包含产业结构、股权结构、规模结构、地域结构等一系列范畴.中国证券市场在股权结构上引入了以国有股为控股地位的、包含法人股和社会流通股等多形式的股权制度,实现了公有制属性在证券市场上的成功移植.该文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股权结构分为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构成,再把股权构成细分为股权控制类型和股权类别,联系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通过对2001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各种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学位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孔孟伦理思想统治着整个民族的思潮发展与演进,其行为模式使得民众忽视对自身隐私的保护,因此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的隐私缺位。此外,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宗法家族的社会结构,以及以权利为核心本位的政治模式,农耕火种宗法性的意识形态造成了法律文化的差异性精神,民众漠视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对保护隐私权更是无从谈起。并且,浓厚的乡土伦理色彩和民众淡薄的法律意识,以及建国初期
保险利益源出于英国海上保险法。作为防止赌博、防范道德危险、确定损失赔偿额并防止不当得利的工具,保险利益被规定为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相应利益。经过英美法系中一系列判例的推进,保险利益原则逐渐发展为现代保险合同法中的中心原则和核心概念。保险利益在保险合同中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生效要件,决定着保险合同的生效与否合同效力的维持。没有保险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