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和礼——孔子哲学思想的内在理路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y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周初期的“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思想观念,春秋早期的无神论思潮和对天神的批判奏响了时代关注人、注重人的价值的最强音,成为孔子哲学思想的理论先导和来源。孔子继往开来,重点关注人道问题,注重人的价值,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和反思既有总体的论述又有具体的展开。具体的展开可分为两个向度,情和理(礼)。
   情,作为标志人之存在实有的范畴主要指人本能的情绪或情感。孔子谈论情,义素和层面较为模糊和复杂,在《礼记·礼运》中有“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纵观《论语》和其他直接引述孔子言语的文献资料,以上七情孔子皆涉及到了。总体而言,孔子注重人本有的真情实感以及人们最普遍最经常最重要最熟悉的情感,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亲亲之情、祭祀中的真情、师生之情等。在孔子思想中,无论在谈认识学习还是为政等都有情感的融入,这使其思想体现出浓郁和鲜明的尚情旨趣和特征。然而孔子重情而不溺于情,极力地反对极端之情极度之欲,并且主张运用理性的力量对之予以约束克制。理,在孔子那里主要以礼的形式出现,主要指经过理性考量之后的行为规范,所体现的主要是人生道德之理,主要是种道德理性。“礼也者,理也。”(《礼记·仲尼燕居》)这种约束克制以理性精神为主导,以中庸之道为根本方法论原则,诉诸主体内在自觉,具体通过体现中庸之道的礼乐诗文以及其他的自克方法和途径如自责、自讼、自省、自戒、自足、无争等等,以实现对情感欲求的克制和超越。在这个过程中孔子主要诉诸主体内在之自觉,既有内心情感的层面又有外在行为的层面,既有道德自觉的原则又有情感的自愿原则。这种克制和超越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克己复礼曰仁”的践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寓于情、以理节情、情理交融,体现出了显著的情理精神,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
   孔子在尽人事,尽人力践仁的同时也不忽视外在客观必然性的影响和制约,一定意义上,孔子将之归结为“命”。孔子由人道契入,注重人的价值,以情和理(礼)为主线,在消解两者的冲突对立中得出了“仁”的思想观念,再引入“命”的观念,这构成了孔子哲学思想围绕情理问题的内在思维理路和框架结构。孔子主张“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并且“与命与仁”,“仁”和“命”并举互发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融洽情理、谐和情理,造就仁智统一、文质彬彬的君子理想人格。
其他文献
《至大论》是托勒密早期且最著名的一部著作,代表着古希腊天文学的高峰。在这部著作的卷一中,托勒密提及并肯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的三分,并对理论哲学的三个分支即神学、物理学和数学进行了定义,同时也做出了认识论价值上的区分。本文则以此为线索,试图通过对托勒密相关著作的分析和解读来对他的理论哲学做出一般性的概括和总结。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托勒密的生平及其著作,同时对《至大论》的卷一内容做出简要叙述,强调
学位
核武器的存在使得一些国家有了利用核武器以对他国核讹诈、核侵略予以自卫还击的威慑能力。冷战结束后,核威慑由原来的均衡性格局逐渐走向非均衡性格局,呈现出新的特点。进入21世纪后,伊朗核问题与朝鲜核问题持续发酵,致使核威慑问题日益凸显,防控局势十分严峻。核威慑内含并且容易生发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对核威慑问题和现象予以伦理审视并对其风险作出防范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核威慑是拥核国家在自卫
学位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最有名的悲剧之一,一直以来被众多思想家从各个角度反复研究解读。过去的思想家主要侧重于对悲剧本身的内涵进行解读,如自然法与人为法、城邦与家庭、女权与男权、民主与独裁等的矛盾。这部悲剧本身的焦点在于是基于神律将波吕涅克斯埋葬,还是基于人法禁止将其埋葬。基于此,本文认为《安提戈涅》实质上是一部探讨神人关系的悲剧,里面明确的表达了“智慧是幸福的最主要部分,对神的虔敬一定不能违背”①。因
学位
山林文化在中国文化当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山林佛教作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一种基本形态,体现了中国山林文化的具体应用。  《庄子》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种看待天地万物的态度,是把人放入天地之中,与天地和谐,人与山林达成一种互生的高妙境界。由于山林地处偏僻,远离喧嚣的政治经济中心,故而山林为某些特立独行人士提供了践行某种生活方式的良好场所,儒道两家都关注到这一情况。儒家发展出了山林书院讲学传统
学位
公正属于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也一直是伦理学领域所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在经济伦理学视域下,公正通常被视作一种合理的社会制度安排和利益调节机制,它保障着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权益与责任的公平分配,也象征着人们的正义感和正直的品格。博弈论作为一种经济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博弈者的利益关系和在遵循一定规则下合理的协调方式,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冲突与合作的关系。博弈论所内含的冲突与合作及道德选择,和由此产
学位
江阴市道教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江阴道教在弘扬传统道教文化方面作出了一些贡献,但是江阴道教进一步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都具有典型性,因此本文选择江阴道教作为研究课题。通过研读现存江阴地方志和实地考察,了解江阴道教历史和发展现状,对江阴道教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共有十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江阴道教的背景介绍
学位
通过对传统德性思想的追述,以古典德性思想尤其是以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为资源,麦金太尔提出了自己的德性思想,并以其德性思想为武器,对现代西方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麦金太尔认为现代西方社会正处于道德危机之中,其表现就是现代西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道德相对主义和现代西方社会道德文化中盛行的情感主义。以传统为视角,麦金太尔进而分析了现代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认为现代社会大转型所造成的“自我”
学位
本文《先秦儒家幸福观研究》,以轴心时代先秦儒家孔孟荀等经典文本为素材,借鉴前辈时贤的研究成果,从幸福概念、幸福缘由和致福路径三个方面对先秦儒家幸福观做了系统梳理,以期为建构适应现代社会的幸福观提供有益借鉴。  引言:对先秦儒家幸福观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思路和方法等问题作了论述。  第一章:理论探源。本章旨在探讨儒家学派正式形成前的幸福观,以期探寻先秦儒家幸福观的理论渊源。这一
学位
晚清民国内忧外患,对于国家是不幸的;然对于今日之学者,却又是一个极其丰富的资料宝库。与“五胡乱华”、佛教输入中国、各种思潮激烈震荡的魏晋南北朝一样,“欧风美雨”洗涤下古老中国的近代历史,内涵同样是异常丰富。理论来源于实践,内外交织影响下的中国近代社会结构越纷纭复杂,今日的中国学者越应从中发现在相对平稳简单的社会结构中所不能发现的理论,构建出西方同行不能比拟的知识结构,作出更大的学术贡献。  以往近
学位
本文从物理立场、设计立场与意向立场相关联的角度,通过对人的意向、技术系统的意向、社会意向的分析,从复杂性技术与简单性信念、技术系统进化的意向性展开、简单意向中的技术复杂性、技术简单性意向的对象化实现几个方面,对人的简单性意向与技术复杂性之间的内在关联作出解释和说明。  物理立场基于技术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机制的解释,揭示本体论意义的技术复杂性及技术风险的物理成因,并说明主体的简单性意向实现的客观基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