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AKD的IMN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O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中国近年来膜性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肿等,病情迁延,易复发,预后差异大,约35%的患者会在1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2012年KDIGO指南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急性肾脏病(acute kidney disease,AKD),定义标准为: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60 ml/min/1.72m2 持续时间少于 3 月或 3 月内 eGFR 的下降>35%或3月内血肌酐升高>50%。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存在部分IMN患者合并AKD的情况。对于合并AKD的IMN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特征、合并AKD对预后的影响、导致IMN患者合并AKD的因素等尚未清楚,国内外缺乏对这部分患者的研究。本次研究首次对合并AKD的IMN患者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临床识别诊断、监测治疗、评估预后提供一些参考。目的1、分析合并AKD的IMN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2、分析合并AKD是否为IMN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3、分析导致IMN患者合并AK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穿刺活检术确诊为IMN,3月内发生AKD的患者作为观察组(AKD+IMN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照1:1比例选择不合并AKD的IMN患者77例为对照组(IMN组)。分层抽样的指标包括膜性肾病病理分期、性别。以肾穿刺时为基线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病理指标、治疗方案和随访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病理、治疗方案和预后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合并AKD是否为IMN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IMN患者发生AKD的影响因素。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比较:2016年5月-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诊断IMN患者2281名,其中发生AKD的患者77名,约占IMN患者的3.4%。AKD+IMN组男性60名,女性17名,男女比约3.5:1。与IMN组相比,AKD+IMN组患者平均动脉压[104(98,110)mmHg vs 99(94,106)mmHg,P=0.003]更高,年龄[58(39,65.5)岁vs 50(41,57.5)岁,P=0.037]较大,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室指标比较:与IMN组患者相比,AKD+IMN组患者血肌酐水平(91.7±20.3μmol/L vs 67.3±17.5μmol/L,P<0.001)、24 小时尿蛋白水平[7.1(4.7,9.9)g/L vs 3.8(2.2,6.6)g/L,P<0.001]与IMN组相比较高;血清白蛋白水平[22.8(19.8,28.0)g/L vs 25.1(21.1,30.2)g/L,P=0.029]、血红蛋白水平[126(112,140)g/L vs 136(127,146)g/L,P<0.001]低于IMN组,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的人数[45(58.4%)vs 27(35.1%),P=0.004]较多,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尿酸水平、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3、病理指标比较:比较AKD+IMN组与IMN组的病理指标发现,AKD+IMN组合并急性肾小管坏死[31(40.3%)vs 1(1.3%),P<0.001]、间质炎症细胞浸润[27(35.1%)vs 2(2.6%),P<0.001]的人数比IMN组多,肾小管间质萎缩/纤维化范围显著高于IMN组(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肾小动脉损伤、细胞/细胞纤维新月体病变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方案比较:对比IMN组,AKD+IMN组RAAS抑制剂的使用[45(58.4%)vs 62(80.5%),P=0.003]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上不具明显差异(P>0.05);5、预后分析:AKD+IMN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8(13,50)月,IMN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4(20,45.5)月,两组随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合并AKD较非合并AKD的预后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31.910,P<0.001);6、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合并AKD是否为影响IMN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在矫正了性别、年龄、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间质萎缩/纤维化、肾小动脉损伤、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水平、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平均动脉压、RAAS抑制剂以及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因素后,结果显示合并AKD是影响IMN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3.303;95%CI:1.027-10.623;P=0.045)。7、应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对IMN患者发生AKD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血红蛋白(OR=0.965;95%CI:0.942-0.989;P=0.004)的下降、24 小时尿蛋白水平(OR=1.140;95%CI:1.011-1.285;P=0.032)的升高,IMN患者合并AKD的风险增加;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阳性(OR=2.982;95%CI:1.232-7.220;P=0.015)、肾脏病理显示炎症细胞浸润(OR=6.467;95%CI:1.014-41.239;P=0.048)、急性肾小管坏死(OR=24.553;95%CI:2.445-246.585;P=0.007)的IMN患者,合并AKD的风险更高。结论1、合并AKD的IMN患者临床病理较重,合并AKD较非合并AKD的IMN患者预后更差;2、AKD可能是IMN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血红蛋白水平下降、24小时尿蛋白水平升高、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可能是IMN患者合并AKD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出现,老年人肌少症将给社会造成很大的经济与社会保障压力,并将严重影响老人的生存质量,对晚期膝骨关节炎的肌少症患者而言,更是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晚期膝骨关节炎的肌少症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仍是其可选的最优的治疗方案,而肌少症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如何快速康复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问题。所以,如何提高肌少症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疗效,以及促进关节功能康复已成为目前临
学位
背景脊柱侧凸是一种影响脊柱三维立体结构的畸形,可以发生于脊柱的各个节段区域,但最常见的脊柱侧凸畸形发生在胸椎区域,其次是腰椎区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脊柱侧凸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脊柱结构畸形,主要影响处于10到16岁之间处于危险之中的青少年人群,AIS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未经治疗的AIS患者,随着侧凸程度的进
学位
背景颈椎位于头颅和胸椎的交界处,不仅支撑头的重量,还有很大的活动范围。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颈椎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主要表现为骨质增生、小关节紊乱、韧带骨化、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等。颈椎退行性变疾病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引起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颈椎退行性病变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颈椎病,同时也是引起颈髓神经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1-2]。对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颈椎病患者来说,保守治疗往往疗效
学位
背景和目的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高度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易发生早期转移,治愈率低且死亡率高,预后不良。目前骨肉瘤的治疗以新辅助化疗+手术+辅助化疗为主,治疗效果较之前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肿瘤细胞耐药、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现象,导致整体疗效不佳。由于骨肉瘤病因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骨肉瘤5年内死亡率持续在40%以上。虽然有几种抗癌药已应用于临床,但骨肉瘤复发、转移的情况在过去的40
学位
背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病史较长,随着骨化物的不断进展,颈椎管逐渐变窄,脊髓受到压迫,进而出现功能障碍,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手术治疗。前路手术、后路手术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均被用于治疗颈椎OPLL。前路手术能够直接切除压迫脊髓的骨化物,但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且处理长节段(骨
学位
目的评价髓芯减压联合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打压植骨术治疗ARCOⅢA期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及影像学的中期随访效果,并分析影响股骨头长期存活的非疾病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接受10mm髓芯减压联合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打压植骨术治疗的患者共23例27髋。其中,男20例24髋,女3例3髋;年龄20-50岁,平均(35.2±9.2)
学位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2例。结果本组获随访5~12个月,全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周,切口表浅感染2例,均换药治愈,未出现有切口深部感染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早期并发症。StewartⅠ型评分:优28例,良3例,一般1例(解剖复位)。根据StewartⅡ评分:优25例,良4例,中2例,差1例。结论采用桡骨远
期刊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的950
学位
目的导致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的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已被广泛研究,但多数研究并没有考虑骨折复位质量对死亡率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骨折复位质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改善患者术后生存状况、减少患者死亡率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在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并获得随
学位
背景微创颈椎管成形术(cervical microendoscopic laminoplasty,CME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手术方式。但我们发现仍有部分患者术后疗效不佳。因此,探索CEML术后疗效的预测因素,并通过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来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建立并验证CMEL治疗CSM患者术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