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的思考——汽车设计与建筑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在总体上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设计、建造和使用建筑是随着工业材料、工艺和技术的产业变化而变化的,而其中汽车已经成为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本文主张跳出建筑设计的条条框框,从总体的艺术设计来考察建筑设计,并把建筑设计同其它设计尤其是汽车设计一起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当今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全文共分六章,基本框架包括五部分: 提出问题:绪言部分提出了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即提倡从汽车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和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汲取百年汽车设计的精华,最终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 史论分析部分:第一章,笔者对设计作出了解释,并提出了“大设计”的观点,主张建筑设计应该向其他领域学习,而其中汽车作为工业设计的集大成者就是典型。第二章从纵向的历史视角分析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汽车设计和建筑的演变。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双方共同受到该时代的技术、工业化大生产等等因素的影响。 方法论部分:第三章,主要是通过赛维的七条原则来分析汽车的语言,从而发现汽车与建筑语言之间的联系。第四章,汽车设计是基于一定的准则,笔者应用这些准则来考察建筑,希望能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现代建筑。 技术论部分: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从技术的不同视角出发来考察汽车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发展。前者是各个阶段汽车制造技术和建筑建造技术的比较和分析;而后者是新的设计媒体一计算机的出现推动了设计革命,并且笔者分析和比较了汽车“设计—制造”和建筑“设计—建造”整个过程,预测了建筑“设计—建造”一体化的趋势。 结语部分:在全文论证分析的基础上,第七章就汽车的自身特点而言,笔者认为“高完成度”是其突出的特点,并呼吁建筑的“高完成度”,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日益明显。就其成因而言,维持城市生产与生活的能源消耗和土地利用变化造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由此引发自然温室效应极速
本论文是建立在对中国近代建筑的整体性研究己取得一系列成果之上,对江苏区域内有代表性的近代建筑单体进行更深入考察,以更好地说明江苏近代建筑在历史发展中所呈现出的形态,并
一般对建筑及组群形态的研究和评价均停留在美学、心理学、传统几何学等领域内,本文提出以分形科学的新视角,并与美学、心理学和传统几何学相结合及比较的方法,对建筑及组群形态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扩招,一部分高校原有的图书馆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很多高校都在扩建或新建图书馆。但是,很多新建的图书馆项目都失去了其应有的自身特色,变成了
本文对社区规划模式进行了研究。文章采取描述型和指导型向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社区规划实例进行论证,其中包括我国的居住小区和国内外的新城市主义社区。从城市形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城市人口不断集聚,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加之交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小汽车普及,使得城市交通的指向性、相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广大乡村的发展方向何在?如何正确理解当前国家所倡导的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又如何在规划领域中真正落实城乡统筹的发展政策? 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在
嘉庚建筑,是二十世纪初至六十年代,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投资并亲自主持建设的集美学村与厦门大学的校舍建筑。以其建筑的中西合璧,具有浓郁的闽南地域特点,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
截至2013年末,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达到53.75%,预计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超过60%。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给城市的能源消耗与环境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
该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是对遗址博物馆的相关概念和近期的发展状况的概括性研究,并对世界范围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博物馆学,尤其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