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诉讼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十四五”规划对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经济增长、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核心路径;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严格专利保护是激励企业持续创新的制度保障。近年来,我国有效专利存量已经实现多年突破,但专利侵权诉讼亦呈现爆发性增长。日益频发的专利侵权诉讼已愈发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风险。究其根本,作为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专利侵权诉讼制度通过调整司法对企业预期诉讼结果的实现程度,影响企业后续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原告能否在诉讼后通过持续创新以巩固技术优势?被告能否在诉讼后“知耻而后勇”而实现技术追赶?不仅决定了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达到良性发展的长远目标,亦关乎产业创新效率,甚至国家整体创新效能的提升。因此,研究专利侵权诉讼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优化企业在专利侵权纠纷频发环境下的技术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基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等理论构建理论框架,运用博弈分析等理论分析方法与动态影响效应回归等实证方法系统开展研究。首先,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现有文献不足,明确研究内容,并确定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方法。其次,将专利侵权诉讼引入链环回路模型,分析选取诉讼胜负、损害赔偿以及多次诉讼作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三项诉讼因素,构建整体理论研究框架。再次,基于博弈分析、司法救济成本分析等方法分析提出各项诉讼因素影响路径的研究假设。接着,以专利类型区分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运用动态影响效应回归与非线性回归等模型,实证分析各项诉讼因素对不同规模原被告企业开展不同水平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检验损害赔偿与多次诉讼影响机制中的调节效应。随后,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形成专利侵权诉讼对原被告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讨论其体现的现实问题。最后,总结全文,提出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策略、促进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提升社会整体创新效能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以及政策建议如下:(1)创新过程视角下,专利侵权诉讼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贯穿创意形成、产品开发以及市场反馈的技术创新过程。专利侵权诉讼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基于诉讼胜负、损害赔偿与多次诉讼的递进影响路径。其中诉讼胜负的影响具有复杂综合特点,损害赔偿在经济效率层面产生直接影响,多次诉讼的影响因其主体行为策略性而在前两条路径上延伸。(2)诉讼胜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诉讼地位及企业规模上均表现出显著异质性。原告方面,大中型企业胜诉后倾向采取专利防御策略,而小微企业胜诉后仅能开展短期突破式创新。被告方面,败诉对其技术创新具有持续抑制作用,而胜诉能帮助其建立从渐进式到突破式逐步发展的技术创新策略。但需注意,无论诉讼胜负,被告小微企业均显著减少了技术创新产出。因此,建议加强对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合作研发与交叉许可,且企业应通过专利分析与研发活动规避专利侵权风险。(3)损害赔偿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利于企业专利结构优化,原告获得损害赔偿越多,对实用新型申请的激励以及对发明申请的抑制越强。赔付率方面,高赔付率与原告突破式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而与其渐进式技术创新显著负相关,表明良好的知识产权能力能有效激励企业开展突破式创新。因此,建议取消实用新型激励政策,引导大中型企业做好高质量技术创新的主体角色,且企业应提升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在研发活动中的参与度。此外,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产业属性在损害赔偿对原被告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上具有显著且异质的调节作用。相比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中的原告小微企业获赔后更不愿或没有能力开展技术创新。因此,应建设面向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制定面向产业内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培育政策。(4)多次诉讼已对我国创新系统产生较强的负面影响,其原告诉讼主体具有明显的短期寻利主义特征。以2次与8次诉讼为分界点划分原告诉讼频繁程度,发现多次诉讼原告结案后将显著减弱技术创新,其抑制效应随诉讼频繁程度增加而加强。被告企业被2次及以上诉讼原告起诉对其技术创新呈显著负向影响;但当原告为8次及以上诉讼企业时,被告诉讼后将显著加强突破式技术创新。因此,建议建立多次诉讼主体数据库,制定诉前主体身份审查制度,且企业应建立涵盖诉前合理调查,诉中积极应诉、诉后复盘总结的专利侵权诉讼应对机制。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生物实践能力,应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同课异构”作为一种重要的教研活动,可以作为生物学教师提升实验教学设计能力的平台。因此,本研究在同课异构的基础上对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进行研究,旨在优化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首先对课题研究背景、意义与国内
学位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中指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现如今的初中化学作业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初中化学作业质量低、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本研究对初中化学作业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立足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系统论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法、调查法,
学位
当今,世界各国竞争日益发展为人才的竞争,核心素养也成为各国进行教育改革所关注的重点问题。2018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理念,并把其视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实施的基础性策略,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1)。化学教师作为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群体,其教学能力水平高度直接影响教育质量。聚焦于课程标准,探索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评
学位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表现音乐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歌唱活动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和体验音乐最理想的途径,同时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愉悦身心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有了歌唱教学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一个人所生之拥有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如果首先学习歌唱,然后学习其它,将使学生
学位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标》)中特意强调了学生学习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必要性,并指出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情况,要着重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并且还提出了重要概念教学对学生构建大概念和培养生命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对5E教学模式与重要概念教学相关文献的整理,选取优秀案例进行教学研究,并进行了教学
学位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首次提出了“态度责任”这一核心素养。态度责任素养关乎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正确运用,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情境教学符合生物学的学科特点,贴近生活、生产,将情境教学融入态度责任教育有较高可行性,但当前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态度责任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提供运用情境教学策略培养态度责任的教学设计案例参考,促进情境教学和态度责任的融合。本文采用文献法,梳理分析
学位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学生应能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模型与建模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新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提到注重生物学科学史的教学。生物学科学史呈现的生物学资料可作为模型建构的载体,因此科学史和模型建构是可以结合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发展。首先,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进行综述。其次,通过问卷和访
学位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当下的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有效举措。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环境的承受者,对中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聚焦中国
学位
当前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核心素养的培养,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问题情境,并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能力综合发展。PBL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学习方式解决问题,获得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因此,本研究尝试将PBL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以期学生的科学思维等多项能力有所提升。本研究主要采用文
学位
为促进生物基聚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采取酯交换-熔融缩聚法,使用醋酸锌-钛酸四丁酯为组合催化剂,制备了全生物基聚呋喃二甲酸丙二醇酯(PTF)。借助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等表征了PTF的化学结构和热性能;通过二步法纺丝工艺制备了PTF纤维,并研究了不同牵伸倍数对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合成的目标产物PTF的数均分子质量达到35 000 g/mol,玻璃化转变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