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干姜药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胃癌药效作用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lx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黄连-干姜药对应用广泛、配比众多,但其提取工艺及不同配比对活性成分的影响尚无人研究。黄连、干姜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等药效,且均为高频抗肿瘤药物,小檗碱、黄连碱、6-姜酚均对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而黄连-干姜药对抗胃癌药效尚无人研究。为了优选黄连-干姜药对提取工艺,明确抗胃癌活性成分、药效及其机制,本论文开展了黄连-干姜药对活性成分提取工艺、不同配比对黄连成分影响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配比黄连-干姜药对抗胃癌细胞谱效关系研究及体内外抗胃癌药效及机制研究,为进一步拓展黄连-干姜药对临床作用提供参考。2方法2.1黄连-干姜不同配比对黄连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研究黄连-干姜药对等量(1:1)配比,以药物粒度、溶剂、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溶剂比例为考察因素,主要成分黄连碱、巴马汀、表小檗碱、小檗碱、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的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优化黄连干姜药对的提取工艺。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不同配比黄连-干姜药对醇提物及水煎液中生物碱成分小檗碱、表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非洲防己碱进行含量测定,比较黄连-干姜药对不同配比及不同提取方法对生物碱成分提取率的影响。2.2黄连-干姜不同配比体外抗胃癌谱效关系研究将12种不同配比黄连-干姜药对醇提后得醇提物,采用HPLC法建立12种不同配比黄连-干姜药对醇提物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指认;以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抑制率为药效指标,考察不同配比药对醇提物的体外抗胃癌药效。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黄连-干姜醇提物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与药效的关联度。2.3黄连-干姜药对抗胃癌药效研究以裸鼠为研究对象,腋下注射小鼠胃癌细胞MFC造皮下肿瘤模型。分为4个组别,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分别给予50、100 mg·kg-1黄连-干姜1:1药对和10 mg·kg-1顺铂,检测肿瘤体积、重量,进行HE及Ki67染色,检测黄连-干姜药对体内抗胃癌药效。使用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小鼠胃癌细胞系MFC进行体外抗胃癌药效研究。采用MTT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2.4黄连-干姜药对抗胃癌机制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代谢组学等多组学进行机制研究。以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与黄连-干姜药对给药组,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GC-MS进行代谢组学研究,通过GO、KEGG分析代谢通路,通过RT-PCR进行验证。3结果3.1黄连-干姜不同配比对黄连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确定黄连干姜药对的提取工艺为:取黄连、干姜饮片等量,粉碎成粗粉(过2号筛)后置于回流提取器中,加8倍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优化提取工艺后,主要成分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的含量分别为9.02%、2.45%、2.30%、1.47%,6-姜酚、8-姜酚、10-姜酚的含量分别为0.39%、0.13%、0.03%。同配比的样品中醇提液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大于水提液中的含量,即醇提法更利于黄连中生物碱的提取。且随着干姜配比的增加,黄连生物碱提取率逐渐降低,因此黄连干姜不同配比会影响黄连生物碱的提取率。3.2黄连-干姜不同配比体外抗胃癌谱效关系研究12种不同配比黄连-干姜药对醇提物共有13个共有峰,指认出6个成分,分别为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检测12种不同比例的黄连-干姜药对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黄连-干姜比例为1:1时药效最好。经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13个共有峰与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关联度均大于0.5,黄连-干姜药对体外抗胃癌药效是多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3.3黄连-干姜药对抗胃癌药效研究黄连-干姜药对在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中抑制肿瘤发生,抑制MKI67表达。体外抗胃癌实验中,黄连-干姜药对醇提物给药组显著抑制SGC7901、MF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集落形成,促进细胞凋亡。在体内外均发挥抗胃癌药效。3.4黄连-干姜药对抗胃癌机制研究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对SGC7901细胞中黄连-干姜药对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富集到代谢通路。通过代谢组学数据分析,黄连-干姜药对显著抑制细胞糖代谢,下调LDHA和SLC2A1基因的表达,通过RT-PCR验证,黄连-干姜药对改变LDHA和SLC2A1相关基因ME2、LDHD、LDHB、HIF1A、PKM、Pcx、Got1的表达,通过抑制糖代谢发挥抗胃癌药效。4结论经考察后优化的提取工艺能更好地提取有效成分,为黄连-干姜药对的后续药效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建立了黄连干姜药对醇提物的HPLC指纹图谱,指认了6个共有峰成分;表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小檗碱与体外抗胃癌药效关联度较大,初步揭示了黄连-干姜药对抗胃癌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黄连-干姜药对抑制SGC7901/MFC胃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进而通过调节LDHA和SLC2A1基因调控糖代谢抑制肿瘤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肺癌(Lung Cancer,LC)患者血浆及细胞系中微小RNA4725-5p(miR-4725-5p)的表达水平,及其通过下游靶基因CDH1对肺癌增殖、迁移及顺铂耐药的调控,初步明确miR-4725-5p在肺癌诊断、治疗中的潜在临床意义,及其调控肺癌恶性表型及顺铂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
学位
目的本实验以SAMP8快速老化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观察老龄阶段小鼠肾脏的病理改变,以及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艾灸“肾俞穴”的对小鼠肾纤维化的影响以及对Shh信号通路中Shh、Smo、Gli1蛋白的调控作用。以期为防治肾脏组织结构损害和肾功能下降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本实验选用SPF级10月龄的快速老化SAMP8小鼠为模型,以同龄抗快速老化SAMR1
学位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肿瘤早期检测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肿瘤标志物对肿瘤早期发现及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监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研究表明,血清或血浆外泌体(Exosome)内microRNA(miRNA)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不同于正常细胞,可当作肿瘤标志物。外泌体是纳米级的细胞外囊泡,是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及远处细胞之间通讯的重要工具,其包含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脂质、膜相关蛋白、核
学位
一直以来,肿瘤疾病都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问题,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如果能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则可以有效减少肿瘤患者的死亡率。近年来,因为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重要作用而成为研究热点。外泌体中携带多种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分子,特别是外泌体micro RNA(mi RNA),它与细胞间的通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外泌体mi RNAs(Exo-mi Rs)的水平与疾
学位
目的: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CTL)介导的肺组织损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1型经典树突状细胞(c DC1s)上表达的C型凝集素9家族A成员(Clce9A)能结合坏死细胞释放的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交叉提呈抗原至CD8+T细胞,诱导CD8+CTL产生。本课题旨在探索Clec9A介导的坏死细胞抗原交叉提呈在COPD肺气肿及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学位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可以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在Ⅰ型和Ⅱ型糖尿病中,遗传和环境因素可导致β细胞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可导致高血糖症。长期高血糖可能会导致器官衰竭和组织损伤,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失明,心血管疾病和肾衰竭等。对于有典型症状的患者,测定血糖足以诊断糖尿病,因此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及时的医疗控
学位
目的:了解白癜风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现状,研究影响其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并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上的差异。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白癜风的患者,根据《2018年白癜风诊疗共识》、《白癜风中医治疗专家共识》等相关资料记录其基本病情情况并对中医临床证型进行划分。再依据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8)、中文版白癜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以电话回访形式对纳入的189例白癜风
学位
乳腺癌已成为全世界女性最高发的癌症,2021年有超过200万新发病例和超过60万死亡病例。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最佳方式。液体活检具有创伤小、实时、方便等优势,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巨大潜力。液体活检的实际效果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个是采用的检测平台;再一个就是疾病标志物的选择。电化学传感是一种快速、高灵敏、低成本、检测模式多样的分析方法,作为液体活检的检测平台具有巨大优势。
学位
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通过观察本院制剂茵黄清木合剂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新思路。方法:1.分组:将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门诊就诊的60例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并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分为两组,即恩替卡韦组与茵黄清木合剂联合恩替卡韦组,每组30例。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0.5mg/次,每天一次。治
学位
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迄今为止仍没有彻底治愈的可行方法。本临床研究旨在通过健脾益肾法治疗脾肾亏虚型MG,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MG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9月就诊于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MG患者共80例(均符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