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烤对不同品种生姜营养成分、理化特性和功能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kai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姜自古以来就被用作中药药材和食品原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中国南北方均有种植,随着科技发展对生姜相关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中发挥巨大的潜力。本文对不同烘烤温度对生姜影响研究为基础,选取最优烘烤温度,比较来自5个省份8个品种生姜的营养成分、理化性质和功能性,最后研发生姜产品,为今后生姜相关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创新思路,主要结论如下:(1)以莱芜大姜为原材料,对生姜初步处理加工温度的确定:85℃烘烤后生姜△E值最大35.00±0.05,颜色差异最明显,自然风干下生姜△E值最小32.00±0.066,颜色差异较小。55℃-65℃总酚的含量较高,分别为12.45 mg/g和12.43 mg/g;黄酮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65℃(17.94 mg/g)>55℃(17.57 mg/g)>75℃(17.41 mg/g)>85℃(17.08 mg/g)>45℃(16.88 mg/g)>自然风干(13.14 mg/g);姜辣素含量在1.4%-1.6%之间;45℃烘烤生姜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31.12 mg/m L IC50值与0.92 mg/m L Vc溶液相同,不同温度处理后生姜粉ABTS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均在20mg/m L,65℃烘烤生姜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IC50值生姜粉浓度为42 mg/m L,烘烤温度为65℃浓度45 mg/m L铁离子还原能力等同于浓度0.08 mg/m LVc溶液。不同温度处理生姜蛋白二级结构无序结构含量从7.72%增长到15.86%,β-折叠从45.02%下降到35.74%,结合扫描电镜图发现生姜组织由光滑均匀小颗粒逐渐凝聚呈不规则且表明粗糙的大颗粒。55℃氨基酸总含量最低(8.7%),65℃-75℃氨基酸总含量最高,分别为11.6%和11.8%。风味物质含量组分由大到小依次排序:65℃>85℃>75℃、55℃>45℃>自然风干,因此烘烤温度以65℃为最佳。(2)以昌邑缅姜、福建小姜、浙江1号小姜、浙江2号小姜、莱芜大姜、竹根姜、云南姜、莱芜小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本成分检测得出这8种生姜中含水量均在84%-95%之间,粗蛋白含量均在10.4 g/100 g左右,浙江2号小姜脂肪含量最少0.16%,昌邑缅姜的脂肪含量最高0.21%,粗纤维含量在0.5%-0.7%之间,姜辣素含量在1.58%-1.92%之间。昌邑缅姜的总酚含量最高(14.61 mg/g d.w),浙江1号小姜最低(11.18mg/g d.w)。莱芜小黄姜黄酮含量最高(22.56 mg/g d.w),莱芜大姜黄酮含量最低(17.53mg/g d.w)。8种生姜粉提取液对自由基的清除力由高到低排列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但均低于同浓度Vc溶液清除力。生姜粉颗粒为非晶体结构,生姜蛋白二级结构中折叠含量占比高达50%,无序结构含量占比最少。生姜含有呈味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占比2.35%-4.6%,苦味氨基酸占比2.33%-4.79%。不同品种生姜的风味物质组分差异较大,对比后昌邑缅姜各风味组分分布均匀。通过体外模拟消化结果可知8个品种生姜中含有69%-83%的抗性淀粉,不能被酶水解,少量能被酶消化水解的淀粉以快消化淀粉为主。不同品种的生姜粉提取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邑缅姜对黄曲霉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抑菌圈直径为11.12 nm,所有品种生姜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7.2 nm-7.7 nm、大肠杆菌K12的抑菌圈9.1 nm-10.5 nm、武氏希瓦菌属(Shewanella woodyi)抑菌圈7.0 nm-8.5 nm、奥奈达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抑菌圈7.1 nm-8.2 nm,但所有品种生姜均对酵母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综合所有检测结果选择昌邑缅姜进行产品研发。(3)为改善蛋挞产品风味与功能性,在挞心加入生姜粉,用牛奶冷萃的方式,得到白茶提取物,南瓜泥中的天然色素赋予挞皮金黄色外观,用红糖代替蔗糖。创新蛋挞酥脆的口感,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对生姜蛋挞进行冻干处理,在25℃贮藏可达45 d以上,微生物检验仍在可食用范围内。通过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感官评分得出优化配方如下:水油面挞皮(南瓜泥15 g,面粉155 g,黄油20 g);油酥面挞皮(黄油155 g和低筋面粉80 g);挞心(生姜粉1 g,白茶18 g,红糖8 g,牛奶180 g,淡奶油95 g,蛋黄60 g)。
其他文献
磷矿是磷化工行业的重要矿物原料,是我国的战略性资源。我国磷矿储量丰富,但平均品位较低,大部分属于中低品位磷矿。中低品位磷矿中除了含有钙、镁、铝、铁等杂质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稀土元素。磷和稀土广泛应用于军工、冶金、材料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我国对磷和稀土的需求量大,二者又同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磷和稀土具备一定的稀缺性。如果能够将湿法磷酸工艺和稀土回收工艺巧妙结合起来,实现磷和稀土的高效利用,
学位
本文设计通过浸渍-热解法制备了以废弃玉米芯、花蛤壳以及花生壳为原料的生物质吸附剂,并将其用于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去除。探究了吸附剂在不同条件下吸附性能的变化,讨论了其处理有机污水的吸附机理及应用可行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β-环糊精作为改性剂制备了功能化的磁性玉米芯生物炭(β-CD-MCPBC),将其用于吸附水中的有机染料孔雀石绿(MG)。利用扫描电镜等多种手段表征材料。探究了β
学位
冻凝胶是一种具有微米级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多孔材料。取向孔冻凝胶的制备对于冻凝胶的结构与性能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冻凝胶原有的微米级三维超大孔的基础上,取向孔冻凝胶实现了冻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各向异性,从而能够实现待分析物在冻凝胶内部的定向传输,这对于冻凝胶在色谱等介质传输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天然的木材中具有多级孔结构,其中包括用于纵向传输营养和无机盐的垂直取向的超大孔结构以及用于扩散作用将营养物质传
学位
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大大扩展了有机发光材料的应用领域,近年来研究非常广泛。AIE化合物由于固态(聚集态)的分子堆积结构相对比较疏松,发光性质容易受到外界物理和化学刺激的影响,所以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刺激响应性材料。四苯基乙烯衍生物是研究最多的AIE化合物,具有合成简单、易于修饰等特点,是AIE领域的明星分子。碳硼烷化学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碳硼烷衍生物在生物医药、分子成像、耐高温材料以及发光材
学位
本文以噻吩-2,5-二羧酸为原料,通过引入不同的识别基团,合成了一系列以噻吩羧酸为骨架的双席夫碱荧光探针。为了提高探针的性能,在原有的噻吩羧酸骨架上引入亚乙二氧基,合成对应的双席夫碱荧光探针进行性能之间的比较。合成的探针分别为N’~2,N’~5-双((E)-4-(二乙基氨基)-2-羟基苄基)噻吩-2,5-二碳酰肼(T)、N’~2,N’~5-双((E)-2羟基苄基)噻吩-2,5-二碳酰肼(R)、N’
学位
过氧亚硝酸盐(ONOO–)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活性氧,是由超氧化物和一氧化氮的扩散受限反应产生的,是癌症、炎症等多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脂类、核酸和过渡金属酶中心,都可以被ONOO–氧化和破坏,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此外,据报道ONOO–水平异常与许多疾病有关,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和癌症等。由于高效的检测方法较少,迄今为止,ONOO–参与上述病理
学位
α-Al2O3属于刚玉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化学与物理性质而具有硬度高、耐腐蚀、耐磨损、高温稳定及绝缘性好等优点。片状α-Al2O3除了具有普通α-Al2O3的物理化学性质外,还具有特殊的二维结构,并且片状α-Al2O3晶体由于表面活性适中,良好的附着力,对光线具有良好的反射能力而在化妆品、珠光颜料、陶瓷增韧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以片状α-Al2O3作为基底的珠光颜料被誉为现代精细化工的艺术品。较大粒
学位
近年来,由于纳米材料的飞速发展,利用纳米材料模拟干细胞微环境调控干细胞命运的研究应运而生。由于纳米纤维材料具有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相似性,可以提供细胞锚定的位点适宜细胞贴附和增殖,所以是一种模拟细胞微环境的理想材料。相较于其他纤维制造方法,静电纺丝技术可以稳定高效且大面积地制造多种纳米纤维材料。电刺激调控干细胞命运被认为是骨组织工程和神经组织工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一般是利用具有优异电活性的支架和外接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业生产需求量大幅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也趋严重。对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安全隐患,为国民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避免规模化社会危害。在各类纷繁的传感器中,气体传感器具有设计成本低、便携性好、操作简便等优势,在气体监测领域极具研究价值。随着纳米技术的日趋成熟,为气敏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论文以p型金属氧化物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工作温度高、气
学位
家蝇是广布世界的卫生害虫,其防御病原入侵的先天免疫反应独特而有效。酚氧化酶原系统是家蝇重要的体液免疫组分,而酚氧化酶原激活酶(prophenoloxidaseactivating proteinase,PAP)是该系统激活的关键酶。本文利用家蝇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出mdPAP1基因的ESTs,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该基因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全长为1358 bp,包含一个1122 bp的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