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化视域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是在一个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并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思想价值体系,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每个政党都难以回避的重大政治问题。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成为现代化社会的显著特征。随着网络实践活动深入普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在网络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生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意识形态话语出现网络化转向。信息网络化和意识形态话语相汇合,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从现实社会延伸到网络虚拟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1)研究信息网络化视域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信息网络化视域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是在信息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实现的,有其特定的生成条件和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话语权得以生成的重要理论前提;中国共产党作为话语主体,其权威地位、优秀品质、经济成就是话语权得以生成的重要组织基础;网络化社会下信息传播活动的广泛开展是话语权得以生成的重要传播条件;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研发为话语权的生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具备良好的理论、组织、传播活动、先进技术等条件下,经过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意见领袖发挥作用、意识形态议题设置、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等环节才能够完整生成。党和政府在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工作时要利用好这些优势条件,从各个生成环节入手,层层深入,将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社会中去,使人们能够自觉接受和认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实现话语权。信息网络化视域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伴随着复杂的时代背景,党和政府积极主动地应对挑战,树立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性的变革和调整,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成效显著;网络媒体管理进一步加强;国际网络话语地位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党和政府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规律、逐步实现意识形态话语的网络化转向,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还存在着“失语”、“失声”的情况,网络信息的冲击、西方网络霸权和资本渗透等,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因素依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和多主体合作、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批判性和包容性相结合的实践原则,从不同维度出发提出相应的举措。首先是话语维度,创新话语体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立足“中国风格”,讲好“中国故事”,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出发,推动学术话语的大众化、生活化以及理论政策解读的通俗化,真正关注大众需求,科学设置议题。其次是载体维度。党和政府要利用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搭建多样的话语传播平台,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生产更加优质的文化产品,做好传播载体工作。再次是主体维度。党和政府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体力量,提升领导干部的互联网能力,重视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性,多上网看看。普通民众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要受众,发挥他们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体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重要传播者,要强化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媒体社会舆论导向作用;信息网络化下,意识形态工作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网民的行为特征、心理过程等各方面的受众分析工作,及时掌握大众的心理动态,做到精准靶向传播。最后是法制维度,加强顶层设计,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传播环境。健康的网络环境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互联网传播内容的审查机制,坚决抵制网络平台上低级趣味、庸俗的内容。
其他文献
心理健康不仅影响个体生命质量,还对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和国民状态有着深刻影响。我国目前发展迅速且处于社会转型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在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样成为焦点,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实践中的运用效果还需进一步提升,
学位
随着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认识到情感的重要性,不断探索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从情感发展机制来看,情感在教学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促成情感的物化,在教学中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创设有利于认知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积极情感的生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就是利用情感的移情作用,在师生间建立情感联系,使情感转化为对知识、真理、良好道德品质的追求。因此,对情感的认
学位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初中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乡镇初中生更是国家未来建设不可忽略的主力军,其法治素养的高低、法治意识的养成关系着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乡镇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助力与推动,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探究乡镇初中生法治意识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乡镇初中生法治意识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的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
学位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珍贵财富,它以自身的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推动着实践的发展,闪耀着真理的光芒。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观点集中或分散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以见解精辟的科学理念为道德建设指明方向。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具有丰富的内容,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剥削掩盖下的伪善道德本质,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道德的严重不满;认为“现实的人”是道德产生的前提,生产力
学位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将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思想政治课亲近之情的力量。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在心理层面还是在思维层面均处于初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已经不能适应他们的需求。所以,抛弃以往落后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
学位
《经济生活》教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学生们学习经济知识的积极性不太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经济生活》的教学效果,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也在不断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应运而生。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本课程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让学生
学位
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应运而生,其以“短小精悍”为特征,在教育界掀起新的浪潮,为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动力,给区域教育资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长点。但在实际使用和开发过程中,微课资源管理凌乱,导航缺乏非线性结构、学习资源查找困难等问题日渐明显。所以针对微课资源进行管理和建设时要使用可行性高的措施,最大效率地分享和使用教育资源,对微课资源的整体建设和管理十分必要。本
学位
技术对人、教育和教师的影响是深刻的,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必然,技术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将须臾不离。在这样的背景和趋势下,认清教育领域中技术的存在价值、技术之于教师的作用、教师和技术的关系以及教师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技术实践,成为重审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来考察教师技术的发展历程,探寻教师和技术两者间的互动关系与走向,总结并比较不同时期教师与技术关系的特征与变化。
学位
认知哲学是对认知现象进行哲学研究的领域。它和心灵哲学,人工智能哲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哲学等领域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心智问题的哲学研究领域。认知哲学中关于系统性的问题,特指由福多提出的认知表征的结构性特征。为了更好的论证系统性,我们需要了解认知系统性产生的理论基础。民间心理学的核心是“愿望—信念”模式,福多运用此模式阐述了命题态度的三个重要条件,使得我们可以用表征对心理内容进行赋值;使得我们
学位
近几年,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越来越重视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数学文化的渗透。融入数学文化的数学概念课能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积极信念和自信心,改变学生对数学的态度,保有对数学良好的情绪,从而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概念探究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对数学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研究旨在了解初中生数学概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