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患者调节性T细胞线粒体自噬异常的分子机制

来源 :湖北医药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o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G患者调节性T细胞线粒体自噬异常的分子机制,为探索新的MG特异性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与处理:选取15例临床确诊的MG患者,抽取外周血30m L,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出单个核细胞,然后再用CD4+CD25+Treg分离试剂盒从PB MC中分离出Treg细胞。将MG患者的Treg细胞分为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经CC CP处理培养组、经Cs A处理培养组、经CCCP+MHY1485处理培养组、经Cs A+Rap amycin处理培养组,体外培养4小时。(2)用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处理各组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线粒体质量受损的细胞比率。(3)将各组细胞用活性氧探针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平均活性氧水平和活性氧水平正常的细胞比例。(4)各组细胞采用AV+PI染料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情况。(5)提取对照组、CCCP组、Cs A组、CCCP+MHY1485组、Cs A+Rapamycin组细胞总蛋白,通过Wes系统检测各组细胞AKT和p70s6k的蛋白磷酸化水平。(6)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细胞内线粒体质量情况:对照组、CCCP组、Cs A组、CCCP+MHY1485组、Cs A+Rapamycin组线粒体质量水平分别为(24.91±1.67)%、(15.44±1.54)%、(35.67±1.01)%、(28.30±3.42)%、(9.85±1.02)%。与对照组相比,CCCP组线粒体受损细胞所占比例减少,Cs A组线粒体受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加(P<0.05);与CCCP组相比,CCCP+MHY1485组线粒体受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P<0.05);与Cs A组相比,Cs A+Rapamycin组线粒体受损细胞所占比例减少(P<0.05)。(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对照组平均活性氧水平为(2.36±0.36)×104,活性氧正常的细胞比例为(88.22±0.21)%;CCCP组Treg细胞平均活性氧水平为(1.58±0.27)×104,活性氧正常细胞比例为(91.19±0.61)%;Cs A组平均活性氧水平为(6.98±0.34)×104,活性氧正常细胞比例为(40.58±1.83)%;CCCP+MHY1485组平均活性氧水平为(3.03±0.52)×104,活性氧正常细胞比例为(85.04±0.95)%;Cs A+Rapamycin组平均活性氧水平为(4.27±0.44)×104,活性氧正常细胞比例为(80.91±1.13)%。与对照组相比,CCCP组活性氧水平降低,Cs A组活性氧水平升高(P<0.05);与CCCP组相比,CCCP+MHY1485组活性氧水平升高(P<0.05);与Cs A组相比,Cs A+Rapamycin组活性氧水平下降(P<0.05)。(3)细胞凋亡水平:与对照组(9.86±0.21)%比较,CCCP组(4.98±0.49)%细胞凋亡水平降低,Cs A组(16.64±0.77)%细胞凋亡水平升高(P<0.05);与CC CP组相比,CCCP+MHY1485组(9.63±0.77)%细胞凋亡水平升高(P<0.05);与C s A组相比,Cs A+Rapamycin组(8.94±0.54)%细胞凋亡水平降低(P<0.05)。(4)各组AKT和p70s6k的蛋白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CCCP组AKT和p70s6k的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Cs A组AKT和p70s6k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CCCP组相比,CCCP+MHY1485组AKT和p70s6k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Cs A组相比,Cs A+Rapamycin组AKT和p70s6k的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MG患者Treg细胞中AKT、p70s6k磷酸化水平升高。体外调控MG患者Treg细胞不同线粒体自噬状态,AKT、p70s6k磷酸化水平不同。体外调控AKT、p70s6k磷酸化水平,MG患者Treg细胞线粒体质量、活性氧、凋亡状态不同。MG患者Treg细胞线粒体自噬异常可能与AKT、p70s6k磷酸化导致mTOR通路异常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背景:磁共振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应用广泛,但基于常规磁共振成像对部分影像表现重叠的肝脏肿瘤较难鉴别,纹理分析通过定量分析病灶体素灰度强度和空间位置改变而间接反映病灶的组织学病理学改变,能够高通量提取病灶内部的纹理信息并准确评估肿瘤的异质性,目前纹理分析已经在肝脏多种常见肿瘤的鉴别和预后评估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背景:颅内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肿瘤的2.66%,位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九位。其中胶质瘤又居于颅内恶性肿瘤的首位。通过影像学如颅脑磁共振可基本明确诊断。显微手术切除是脑胶质瘤治疗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其中手术能否全切,取决于其部位与性质。在保证生命安全、功能保留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全切肿瘤。目的:脑胶质瘤因其浸润性,其真正侵袭边界往往超过术前磁共振T1增强所显示的范围,故全切肿瘤十分困难。神经导航系统是一
背景: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已经成为新兴的生物标志物,TMB的负荷量大小为免疫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依据。面对不同的癌症种类,TMB有所不同。目前卵巢癌由于缺乏早期的特异性检查指标,且生长位于盆腔深部,故难以发觉。通过探索TMB与卵巢癌的关系,了解卵巢癌的免疫微环境的重要组成及基因表达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找到免疫治疗新的突破口,以缓解患
目的:以前列腺癌细胞研究对象,研究EZH1/2抑制剂和多西紫杉醇(Docetaxe l,DOC)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以及有无协同作用。方法:选用不含内源性雄激素受体,具有侵袭转移能力的PC3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选择EZH1/2抑制剂UNC1999,单独或联合DOC处理PC3细胞,观察不同处理组细胞活性、侵袭和凋亡的改变。由于DOC、UNC1999均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故实验设为四组:DMSO
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多发脑转移患者,其自然生存期短。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WBRT)联合局部推量,是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放疗后的放射性脑损伤,如头痛、恶心、呕吐及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观察全脑放疗加局部推量联合重
目的:评估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CAPRINOX)方案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FOLFOXIRI)方案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CAPRINOX,n=36,q=21d)和对照组(FOLFOXIRI,n=22,q=14d),每例患者至少治疗2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后客观
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屏幕多媒体设备种类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广的融入人们的生活,并有意无意间成为婴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在人们享受屏幕媒体带来的各种好处时,因接触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及游戏系统等”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国内外有少量研究将这种接触称之为“屏幕媒体暴露”[1],并认为屏幕媒体暴露会影响儿童认知、语言及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发育。小儿孤独症的确诊数在随着医疗技术
背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引起婴幼儿神经系统损害的常见致病因素,患儿常出现运动及认知障碍。足够的神经营养支持是治疗HIBD的关键,但目前缺乏有效的神经修复方法,导致越来越多的患儿遗留多种神经系统损害后遗症。近年来干细胞在HIBD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神经营养作用,但具体机制不详。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干细胞的旁分泌机制的重要性,可通过
背景:帕金森病(PD)以脑干含神经黑色素(NM)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坏死为病理特征。根据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的震颤评分与僵直评分比值可分为3个不同的运动亚型:姿势步态不稳型(PIGD)、震颤为主型(TD)及混合型(PDM)。识别不同亚型可以帮助了解PD潜在疾病机制、预测预后并最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神经黑色素敏感的磁共振成像(NM-MRI)可以检测到原发性PD患者颅内含神经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是各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供应中断致使动脉灌注区域脑组织永久性坏死。近年来,发现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可能参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但尚未阐明MIF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机制。目的:探讨MI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神经损伤及可能涉及机制。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MIF抑制剂ISO-1处理组(ISO-1)。利用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