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的测定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ebaishi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脑血管病由于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缺血性卒中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类脑血管病。脑卒中患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而且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对脑血管病危险人群的筛查、发病前针对危险因素的干预、发病后及时的诊断和对病情准确的评估,无疑对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脑血管病患者,影像学检查是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但是各种影像学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MRI是对脑血管病的确诊价值较大,但由于仪器价格昂贵,在基层医院尚不能普及,且MRI检查需要时间较长,急性期会延误病人的及时治疗;CT检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但它对于早期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不敏感,所以对于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如果通过CT检查排除了脑出血,临床医生只能根据临床资料对病人做出初步诊断,这时他们常会在缺血性卒中和其它一些伴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疾病的鉴别诊断上产生疑惑,因而他们判断的准确性难免会受其经验和所接受训练的限制;行CT、MRI等检查的影像设备尚无便携式或可动式的选择,对于一些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危重症患者不适用。另一方面,脑血管病不仅死亡率高,有过脑血管病病史的人群再发生新的血管性事件的概率也高。有文献报道,幸存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5年内,每6人中就会有1人再次发生新的卒中。遗憾的是,目前的医疗技术尚不能对卒中患者再次发生血管性事件做出较准确的预测。以上局限性阻碍了脑血管病防治工作的进展。因此,寻找对脑血管病发生、发展、预后有判断价值的新手段一直是科研工作者感兴趣的一个方向。炎症反应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发生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而目前动脉粥样硬化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因此,炎症反应会通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增加脑血管病发病的概率。同时,脑梗死发生后,炎症反应也直接参与脑实质损害的过程。炎症反应需要炎症细胞和炎性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由于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前和发生过程中都可能起重要作用,因此,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对判断脑梗死的发生和预后具有临床价值。多年来,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寻找对脑血管病有临床意义的生物标志物,但到目前为止,多数标志物由于敏感性或特异性较低,在临床工作的应用价值不高。尽管如此,期望寻找新的相对特异和敏感的炎性标记物的努力从未停止过。MCP-1是目前研究最多、最透彻的一种CC亚族趋化因子。它是含有9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均能表达MCP-1,且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能够影响MCP-1的表达。MCP-1主要趋化单核细胞,还可作用于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但对中性粒细胞不起作用。MCP-1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已得到确认,很多学者研究证实MCP-1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有相关性,但它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的临床研究较少,特别是和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关系尚未见临床研究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浓度来研究它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和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从而评估MCP-1作为脑梗死的生物标记物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研究人群:1.1病例组1.1.1入选标准:选取2007年4月到2007年9月在南方医院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入选患者全部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有梗死灶,发病72小时内入院。1.1.2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出血的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③既往有脑血管病病史;④近1个月内有感染史;⑤近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病史;⑥合并慢性炎症(关节炎、血管炎、胆囊炎)患者;⑦风湿病、多发性硬化等免疫性疾病患者;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1.2对照组对照组选取在南方医院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排除标准同脑梗死组。2.MCP-1的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抽取受试者静脉血,经离心后收集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待标本收集全部结束后同时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经加样品和标准品、孵育、洗板、加生物素化抗体工作液、孵育、洗板、加酶结合物工作液、孵育、洗板、加显色剂、孵育、加中止液等一系列步骤,用酶标仪在450nm处读出各孔的OD值,每个标准品和标本的OD值读数减去零孔的OD值读数为该标准品和标本的实际校正OD值。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校正后OD值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然后根据各样本的校正OD值得出其浓度。3.其他相关临床资料的获取每例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行神经查体,进行美国国立卫生卒中量表评分(NIHSS),根据牛顿郡社区卒中计划(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iectOSCP)将脑梗死分为四型:全前循环梗死(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 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 PACI)、后循环梗死(posteriorcirculation infarct POCI)、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 LACI)。每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颅CT或MRI、心电图、胸部X线片检查,记录其性别、年龄,询问其既往高血压、脑血管病、心脏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及抽烟、饮酒史,同时行空腹行血糖、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纤维蛋白原(Fbg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查。病人出院后半年内进行随访,了解死亡和缺血性血管疾病新发情况。新发缺血性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心肌梗死、心绞痛。将死亡及新发缺血性血管疾病记录为终点事件,并停止随访。4.统计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包。正态性检验,采用explore→normality plots withtests检验。描述: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描述。两组正态性分布变量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s相关。根据随访结果,通过ROC曲线找出病例组MCP-1不同数值时对应的预测终点事件的灵敏度和1-特异度,取Youden指数最大时对应的MCP-1数值为最适临界点。根据最适临界点将病人分成两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病人的预后的差异,log-rank检验。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全变量模型。根据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将病人分为两组,分析各危险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两组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和精确概率法;多组样本率的比较采用R×C表资料的非校正x~2检验),当P<0.1时该危险因素才会进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2007年4月到2007年9月共有101例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病例组基线资料情况见表1。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者基本资料见表2。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z=-8.855,P=0.000)。3.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70岁组和年龄>70岁组MCP-1水平差异有显著性(z=.2.424,P=0.015)。对患者MCP-1和年龄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两者呈正相关性(r=0.206,P=0.039)。4.急性脑梗死患者LDL≤3.36mmol/1组和LDL>3.36mmol/1组MCP-1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z=-1.760,P=0.078)。对患者MCP-1和LDL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164,P=0.101)。5.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5组和NIHSS≤5组MCP-1水平差异有显著性(Z=-3.156,P=0.002)。对患者MCP-1和NIHSS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两者呈正相关性(r=0.244,P=0.014)。6.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3.0 mg/l组和Hs-CRP>3.0 mg/1组MCP-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z=-1.460,P=0.144)。对患者MCP-1和Hs-CRP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122,P=0.225)。7.随访半年,共11例(10.42%)发生临床终点事件,其中死亡4例,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7例(脑梗死复发4例,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发生心肌梗死)。根据随访结果,借助ROC曲线找到预测终点事件的MCP-1水平最适临界点为133.90 pg/ml,以此临界点将病人分为两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病人的预后。结果显示,MCP-1≤133.90 pg/ml组预后显著好于MCP-1>133.90pg/ml组(statistic=7.1 8,P=0.0074)。8.终点事件危险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是否发生临床终点事件将病人分为两组,分别比较各危险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当P<0.1时将该危险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年龄、冠心病、OSCP分型、NIHSS、Hs-CRP、MCP-1、FbgC进入回归方程,但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仅有Hs-CRP>3.00 mg/l是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7.480;95%CI 1.300~43.023:P=0.024)。结论1.与正常人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水平显著升高;2.急性脑梗死患者MCP-1水平随年龄、NIHSS评分的增大而增高,但与LDL、Hs-CRP水平无显著相关性;3.MCP-1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半年内的预后有一定提示意义,但它不是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半年内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指标。
其他文献
由于人们对石油、煤炭等资源的过度使用,使全世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温室效益、能源枯竭等严峻考验。而氢气作为化工原料及清洁能源,其需求量迅猛增大,从而推动了人
氢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载体,具有燃烧性能好、燃烧速度快、燃烧产物无毒、清洁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发展潜力。如果能将太阳能制氢工业化,那么氢能将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钯及其
对罗非鱼片的热风微波复合干燥的动力学进行研究。测定罗非鱼片先在40℃热风温度下分别干燥1h~5h,再在200、400W不同微波功率下干燥10min的水分含量,比较不同热风初步干燥的鱼
旅游散文的写作无论有多少流派,但归结到一点却是不变的:那就是写景。纯粹的自然必须经过人/作者的观照和体验即心灵的感应方能进入文学作品。"心灵的感应"即虚实结合的"心游
通过对大型超市66种各类代表性食品所标示的食品防腐剂及保质期的情况调研,经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其中有32种即约48.5%的食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其保质期为1个月~36
【正】 近一、二十年来发达国家竞相发展信息产业、信息技术,积极实施信息化。其中,以日本的发展最为积极、全面和典型。以下主要分析日本的发展情况,以见国外信息发展之一斑
通过向饼干中添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香蕉渣粉,对影响香蕉膳食纤维饼干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各因素的最适条件;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香蕉膳食纤维饼
探讨以油莎豆和花生制作蛋白饮料的生产工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作花生-油莎豆蛋白饮料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g/mL)、乳化剂量(质量分数)0.05%、花生和油莎豆比例1∶2(
通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使人们在短时间内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往日益频繁。而语言在交际中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
公证机构对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使之成为执行根据。这一制度具有程序简便、快捷高效的特点,对于充分发挥公证职能,规范民事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法律秩序和保护当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