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员中层工作经历与辖区经济增长质量--基于1990年以来数据的历史视角考察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58549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经济发展的地方官员一直扮演着地方官员和研究经济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一直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文献开始关注地方官员特征、经历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官员任期和来源地、教育背景等个体特征,以及官员异地交流经历等,却少有文献探讨地方官员特征和经历对经济质量的影响。现有文献对如何测度经济质量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并且对经济质量的测度很少涉及到2000年以前的数据,而研究当代经济史时测度经济质量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工作。因此,本文尝试对此有所推进。本文的首要工作是建立经济质量测度体系,收集内地31个省份1990年-2015年的有关经济质量各个方面的基本数据,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各个方面指数(包括经济增长、创新驱动、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把五个基本指标合成综合指标——经济质量指数,并对各个分指标和经济质量指数进行分析。
  另外,现有文献中分析地方官员的个人特征、经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并没有涉及到地方官员的中层工作经历对经济质量的影响。但是从逻辑上看,地方官员的中层工作年限对经济增长质量应该存在一定影响。例如,副省长的中层工作经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此时,中层不仅要对上层决策进行具体的执行,还要对基层工作进行管理总结,使得上下级可以通畅的进行联系,所以研究副省长的中层工作经历和经济质量的关系十分有必要。本文手工搜集1990年至2015年副省长的个体特征和经历数据,例如中层工作年限、是否家乡任职、年龄、在辖区内的任期、以及担任副省长的年限等特征,构建经济质量指数和官员特征的相匹配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副省长的中层工作经历对经济质量指数的影响,并进行相关的稳健性检验。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层工作年限对经济质量指数的影响,本文区分副省长的中层任职地与其任现职所在地是否相同,将样本分为两组数据,通过分组讨论来细化副省长的中层任职地对经济质量指数的影响。
  本文构建了经济质量指数测度体系,并且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1990年以来的经济质量指数,对当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对副省长的中层工作经历和经济质量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副省长的中层工作年限对经济质量指数有显著影响。希望可以为国家官员任职安排和政策制定提供经验支持和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讨论语义与语用的界面问题。语义与语用的界面问题是由语义不确定现象所引起,其本质是语境对语义的影响程度问题。以博格为代表的极简论认为语义与语境完全无关,这是本文反驳的主要立场。本文的观点是指称语境论,它有两个要点:第一,语义与语用之间的界面是相融合的——即句子的语义内容既需要相关的语义理论,又需要部分的语境理论;第二,确定句子的语义需要语境是因为确定句子的意义需要词语的指称,语境是句子语义的
庄子之“德”意蕴深厚,层次丰富,其“德”论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然而学人或以论“德”“道”关系来解,或与“性”相联,通过区分二者的同异来论,虽有以“德”为内容进行讨论,但始终止步于对“德”是一种内在性的阶段,《德充符》篇中“德不形”的观点深入人心,其将“德”的范围划定在人之内而忽略了“德”的作为内在性可以向外彰显、发动的方面。作为应物自然、与万物为一、无欲而行之完满的本性之“
学位
查尔斯·泰勒是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是一名加拿大的自由派天主教徒,是以赛亚·柏林的学生;其关于宗教问题最具代表性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世俗时代》一书中。在此书中,查尔斯·泰勒通过对西方世界的社会史和思想史发展的论述,结合其之前的世俗化理论的学术研究成果,回答了“为什么在西方社会,在1500年时,不信上帝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而到了2000年,不信上帝不仅容易还不可避免?”的问题,认为世俗化社
在现代多元的社会中,儒家传统是否仍具有规范力量,并要求政府推崇儒家传统所蕴涵的价值?对于这一问题,儒家民主主义者的答案是肯定的,并试图重新解读儒家理论从而与民主相容。给定传统儒家理论属于至善主义,那么儒家民主义者就跟自由至善主义者一样面临着至善主义困境(the perfectionist dilemma):儒学作为一种关于好生活的整全理论,在形而上学上并不持有中立的立场,然而民主需要将自由与平等视
上帝实存的本体论证明是哲学史上著名的论证。相比之前的学者,康德借助对于实存命题的探讨来对这一论证进行反驳。康德对实存命题的看法包含形式和认识论两个部分。在实存问题的形式部分中,康德提出,无论是否处在实存命题中,“存在”总是只能作为系词。在实存问题的认识论部分中,康德提出,实存命题的可能性通过“实存”这一模态知性范畴在认识过程中的运用得到辩护。这两个层面的解释可以被统合于康德所给出的术语:实存命题作
学位
国家消亡思想不仅是马克思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国家命运的交代。“国家消亡”不是乌托邦理想,相反,其根植于自下而上的国家与市民社会辩证关系之中。从宏观上看,国家消亡的内涵意蕴表现为国家阶级属性及其政治统治职能的消亡,国家社会性与社会管理职能的彰显,即国家历经从社会中来,最终回归于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从微观上看,“国家消亡”代表了对“劳动、资本、国家”三元结构的积极扬弃。国家
学位
个体与共同体的二元对立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对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认识和分析超越了在他之前的哲学家,并且在历史的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解决个体与共同体矛盾的可能路径。  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关注到现代社会个体与共同体的矛盾问题,通过批判黑格尔诉诸理性国家解决这一矛盾的局限性,马克思发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市民社会。青年黑格尔派反对黑格尔思辨体系对个人的压抑,形成了费尔巴哈强调人
学位
《红楼梦》诗词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审美意境,在《红楼梦》全书乃至整个古典诗词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王国维的“境界”理论,则作为古典诗学词学的典范之作,也与《红楼梦》一样具有“总结性”的意味。所以,本文的主要思路是以王国维的“境界”说作为理论依据,来分析和研究《红楼梦》诗词的审美意境。  通过分析,文章认为《红楼梦》诗词的审美意境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其一,《红楼梦》诗词以其情感表现之
悠游山水、玩味自然,在魏晋时期是最为高贵风雅之事。风流之余,将自然之美诉诸笔端,则成就了被认为是最合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追求的山水艺术,这是外在的自然第一次被士人作为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来观照与表现。那么为何只有到了魏晋时期,自然山水才由哲学之境发展到艺术之境,自然山水之美才真正被发现、被欣赏,这正是本论文试图回答的本源性问题。文章在廓清魏晋自然观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以自然观念的转变对一个哲学意义上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成了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包括金融体系在内的市场机制开始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然而,近些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层面相关金融维度的重大变化却提示我们,金融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实体企业实体业务发展,实体企业与金融关联的加深对于企业实体业务的影响存在正负二重性。金融发展为企业提供更为多元的融资渠道,然而我国非金融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