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
  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
  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旅游演艺文化空间承载了地方的文化核心,对城市空间生产的建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旅游演艺的创新转化和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空间的优化与重构。民族地区旅游演艺作为民族文化展现的特殊场所,是生活惯习、社会关系、文化象征、精神信仰等文化元素的集中展示空间,是民族地区历史集体记忆的再现。民族旅游演艺文化空间生产的结构优化是演艺文化传续和生存的重要手段,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活态性和原真性保护,对城市发展实践、民族团
学位
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和中原传入藏地以后,佛教在藏地与本土宗教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藏传佛教。分裂割据时期,是文化和佛教繁荣发展的时期。由于不同的思想见地,藏传佛教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几大不同的宗派团体。虽传承方式和教法义理与修行方法上有细微的差别,但其本质和内涵都是一致的。先后发展的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以及格鲁派都通过自己的教法传承延续之今。这过程中也有其他小的宗派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失,
学位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休戚相关,经济增长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更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内部变动状况,合理有效的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健康增长的重要前提。我国当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也明确提出了“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尽管西藏三次产业在形式上呈现出“三、二、一”的产值状态,但其产业结构内部仍存在分布不合理问题,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损失。因此,本文通过
学位
青藏高原作为生态屏障对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青藏高原草原退化现象严重,生态治理刻不容缓。在生态治理实践中,现在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多年来占主导地位的科学知识或普同知识在国家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另一种是近年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地方性知识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草原沙漠化趋势严重,当地牧人扎琼巴让运用本土经验号召当地牧民成功治理恢复沙化草原、湿地三万余亩。“本土经验”、“当
学位
本文选取兰州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为“田野点”,当地人俗称这条街为“老街”,老街为什么被“老”字予以冠之?是其历史悠久,还是有“新街”与之相对?事实上,老街之“老”既有当地人对其寄予的文化情怀与认同归属感,也包含了现代化过程中维持文化延续的诉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老街成为一种文化传统的载体和象征,乃至在新一轮城市现代化发展中,被打造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本,由此老街不“老”,反而历久弥新,更在传统与
学位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变迁和调适是持续不断且不可避免。因此,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研究民族问题的调适对于了解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城市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特别是传统上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相对于主流社会面临着强烈的现代化挑战值得我们深入观察。  本文以甘肃省西北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的哈萨克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重点对当地
学位
从教育与文化的交互关系出发,变迁与选择是研究藏族教育的基本视角。近年来,随着族际间文化的交流、交融及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生计变迁、定居转型、旅游开发、城镇化建设与媒体信息的网络传播等的出现,使得拉卜楞藏族地区的文化形态以多样共存的形式呈现,而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亦呈现出知识多维的特征。为此,本文在阐述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将“变迁”与“选择”纳入藏族教育研究的理论
学位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培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民族文化都是由该民族的男性和女性共同创造的。毫无疑问,女性也是各民族文化的主体。由女性所创作的艺术,是她们在生产生活当中的创新和积淀,是各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西北地区的各民族有众多的民间艺术,洮绣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各族妇女共享的艺术形式,承载着各族妇女民间手工艺服饰的技艺和审
学位
嘉木样·阿旺宗智(1648-1721)是藏传佛教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拉卜楞寺寺主,他创建了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该寺的建立使藏传佛教在安多地区的传播发展壮大,拉卜楞寺在短短三百多年的时间一跃成为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这与嘉木样·阿旺宗智在位时所奠定的基础是分不开的。本文通过系统阅读和整理与嘉木样?阿旺宗智相关的汉藏文文献,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其生平出发、结合其本人思想,探讨其历史贡献,进
苯教是藏族固有的一种宗教,它与藏族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对藏族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反映了早期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也见证了藏民族的文化变迁。纵观历史,统治阶级极力尊崇藏传佛教,对苯教采取严厉限制,甚至有的地方多次出现“改苯为佛”的现象,使苯教逐渐衰落,目前仅在藏族东部的边缘地带集中保存有活态的苯教文化。虽然苯教自身组织比较松散,联系不够紧密,但仍有一批苯教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