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C在DLBCL中表达及通过iNOS促进SLE疾病进展的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1093815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SCs)分化为髓样前体细胞,它们在未激活状态下产生无抑制功能的“未成熟髓样细胞”(IMCs)。IMCs可以分化为成熟的、有功能的树突状细胞(DCs)、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然而,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如炎症、肿瘤、感染、脓毒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IMCs的分化受到阻碍,随后IMCs被激活和增殖,分化为不成熟的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MDSC是新发现的未成熟髓系细胞,在肿瘤、感染和炎症性疾病中具有抑制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DSC在各种类型的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调控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MDSC可通过多种不同的机制抑制宿主免疫应答,主要包括细胞-细胞之间直接接触和分泌多种抑制性可溶性介质,其中最主要的因子是精氨酸酶-1(Arg-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因此,探究MDSC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有助于调控MDSC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为多种疾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和策略。第一部分MDSC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及在预后中的作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中最常见的病理亚型,其发病率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DLBCL是一组在病理形态学、临床表现和预后等多方面具有异质性的淋巴瘤。虽然经过利妥昔单抗的临床推广,DLBCL的治疗取得巨大进展,然而仍有超过半数的患者最终复发,而且复发的DLBCL患者预后极差。因此,DLBCL患者在经过确诊之后,需要进行危险度分期,评价预后不良因素,筛选出高危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尤为重要。因此,深入研究DLBCL的发病机制,以此寻找能够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目的:本工作的目的是测定MDSC在DLBCL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中表达,并分析其与疾病发生、分期、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进一步认识DLBCL发生发展机制,为DLBCL疾病危险度分层、制定调整个体化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新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解放军第105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03例DLBCL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病例诊断、治疗均按美国NCCN指南标准。其中初诊患者65例、复发患者12例、缓解患者26例。65例初诊DLBCL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28~80岁,中位年龄58.7岁;按照NCCN分期,其中Ⅰ期15例,Ⅱ期22例,Ⅲ期16例,Ⅳ期12例。选取12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本实验中,我们采用CD14+HLA-DR-/low作为MDSC的免疫表型,探讨其在DLBCL患者外周血和淋巴结中与对照组水平差异,并且与DLBCL患者临床资料,如分期、分组及预后等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其次,分析初诊DLBCL患者经化疗前后MDSC水平变化,可能为临床判断预后及临床疗效提供依据。进一步行荷瘤小鼠实验,验证MDSC在DLBCL小鼠肿瘤模型发生、进展中的作用。结果1.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中MDSC表达水平较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患者明显升高。2.初诊DLBCL患者淋巴结中MDSC表达水平和TAM表达水平较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患者明显升高。3.晚期(Ⅲ-Ⅳ期)DLBCL患者外周血中MDSC表达水平较早期(Ⅰ+Ⅱ)患者明显升高。4.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DLBCL患者外周血中MDSC水平较LDH水平正常患者明显升高。5.高IPI评分DLBCL患者外周血中MDSC水平较低IPI评分患者明显升高。6.初诊DLBCL患者经治疗后,MDSC水平明显下降。7.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中MDSC水平与年龄、性别及是否存在B症状未见明显相关性。8.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中MDSC与IPI评分呈正相关,与OS呈负相关。9.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中GM-CSF、IL-6和IL-35水平明显升高,诱导宿主循环和肿瘤微环境中MDSC的扩增和聚集。10.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中Arg-1和iNOS水平升高。提示在DLBCL患者中,MDSC可能通过Arg-1和iNOS发挥免疫抑制作用。11.荷瘤小鼠实验进一步表明,成瘤小鼠外周血中总MDSC、G-MDSC、M-MDSC表达水平较野生型小鼠均异常升高。且经过阿霉素治疗后,总MDSC、G-MDSC、M-MDSC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DLBCL患者存在严重的免疫功能紊乱。MDS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可以作为DLBCL患者的预后指标。通过调节MDSC数量或功能可能有助于提高宿主抗肿瘤免疫功能。总之,M-MDSC在DLBCL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或许有望能成为DLBCL治疗的新策略。第二部分MDSC通过iNOS促进SLE疾病进展的机制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以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为特点。SLE目前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0.31-0.70‰。该病病程长,反复迁延,致残率高,对人体危害极大。目前对SLE的治疗并没有完全有效的方法,只能临床缓解,不能治愈。SLE的发病机制复杂,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而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是自身免疫耐受异常。多种免疫效应细胞和调节细胞的失衡,打破了自身免疫耐受平衡,进而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在各种免疫细胞中,MDSC是调节免疫稳态平衡的关键节点。然而,MDSC在SLE发病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探讨MDSC在自身免疫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可能为SLE的相关治疗筛选出更精确的靶点。目的:本工作的目的是测定MDSC在SLE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及免疫抑制作用机制,并分析其与疾病发生、进展、治疗效果的关系。进一步认识SLE发生发展机制、探索新的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初诊SLE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本实验中,我们采用CD14+HLA-DR-/low作为MDSC的免疫表型,探讨其在SLE患者外周血中与对照组水平的差异,并且与SLE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在体外实验中,进一步探究MDSC在SLE发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结果1.免疫功能实验显示,SLE患者外周血中CD14+HLA-DR-/low细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以被鉴定为MDSC。2.初诊SLE患者外周血中MDSC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初诊SLE患者外周血中MDSC表达水平与性别、狼疮性肾炎、以及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并且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4.初诊SLE患者外周血中GM-CSF、IL-6和iNOS水平明显升高;但Arg-1水平未见明显升高。5.体外诱导实验表明,初诊SLE患者外周血浆可以诱导正常人PBMC产生MDSC。6.体外增殖抑制实验进一步表明,MDSC主要是通过iNOS对SLE患者产生免疫抑制作用。结论在SLE患者中,宿主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初诊SLE患者外周血中MDSC明显升高,并且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经治疗后,SLE患者MDSC数量减少,提示MDSC可作为判断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此外,在SLE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高浓度的GM-CSF和IL-6诱导MDSC的异常扩增,并且以iNOS依赖的方式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因此,我们推测高表达状态的MDSC仍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并通过分泌iNOS介导了SLE的免疫耐受异常,但不足以抑制SLE的免疫功能异常亢进,进而促进了SLE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移动监测平台的建立对前列腺癌诊断随访的初步研究目的:开发一种动态监测前列腺癌(PCa)风险的应用程序,以评估患者前列腺癌风险的进展情况,以便其更好的参与自身的疾病管理中。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癌症中心对所有1697例患者进行了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使用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的患者临床参数建立模型,该模型由多个风险因素组成,其中单因素分析的P值小于0.1和
背景与目的低维生素D状态与肾细胞癌(RCC)发病风险正相关。最近发现维生素D缺乏促进肾细胞癌病情进展,但机制远未阐明。本文研究维生素D状态与肾细胞癌的关联并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R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材料与方法本文包括两部分。研究一、维生素D状态与肾细胞癌恶性程度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黏附分子之间的关联。招募40名新诊断RCC患者和8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人群。检测RCC患者和对
脑胶质瘤是临床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约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50%以上。具有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特点。脑胶质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免疫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和多步骤的过程。前列腺素E2(PGE2)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生长和调节因子,它参与几乎
研究背景:肺癌(lung cancer)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鳞癌、腺癌等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恶性肿瘤总病例数近85%。近年来随着抗血管生成、靶向和免疫等治疗在肺癌上的治疗方面逐渐取得的进展,肺癌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但对于晚期肺癌,尤其无驱动基因突变患者,放、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仍需要不断寻求更有效的、新的治疗
研究背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于各种恶性肿瘤之首,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破坏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肺癌的防控负担日益加重。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绝大多数,是肺癌防控的重中之重。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大部分为晚期,无手术治疗的机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以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铂类为主要的化疗方案虽然能为患者带来获益,但毒副作用较大,总体疗效已达
研究背景:不育症已经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三大因素之一,大约影响着全球10-15%的育龄人群。弱畸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是(1)精子活动力下降;(2)精子头、颈或尾部鞭毛明显的形态异常,从而导致男性不育。2003年首次报道了CATSPER2(MIM:607249)的纯合突变与人类精子活动力和形态异常有关,并可导致男性不育。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几种导致不同类型弱畸精子症的基因。例如,
背景: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最常见的慢性退化性的关节疾病,病变特点是关节软骨的退化,软骨下骨的异常重塑以及硬化,骨赘的生成和关节滑膜的炎性变等。以往的研究焦点在于关节软骨,但是近期的研究表明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病变早于关节软骨,同时软骨下骨异常重塑以及硬化等病变会引发其对软骨机械支撑特性的改变,影响覆盖其表面的关节软骨的稳定,使软骨发生病变,最终引发骨性关节炎。所以软骨下
背景与目的: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其特征以IgA和补体C3为主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或毛细血管襻区,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多种多样,不同病理表现下临床症状轻重不一,预后差异也较大。IgAN的流行病学具有明显的地理变异性,在东亚和东南亚更常见且更容易进展,在确诊后5-25年内有20-40%的患者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针对IgA肾病多
目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CP/CPP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长期的慢性盆腔疼痛,伴或不伴有排尿症状。除此之外,很多CP/CPPS患者还表现出抑郁、焦虑、记忆能力下降等神经精神症状。多个临床研究也证实CP/CPPS可引起患者出现情绪异常和学习记忆损害,但其背后的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胶质细胞激活与情绪异常密切相关
背景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快速增加,如阿尔茨海默病。这些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和医疗负担,尤其是年龄相关性认知障碍。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其潜在的发病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减少年龄相关性认知功能下降的不良影响。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衰老相关疾病密切相关,如大量实验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部病理改变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线粒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