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公益的网络动员机制探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y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社会冲突和矛盾加剧。公益事业作为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给公众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公益事业模式,是一种带有官方背景的、自上而下的公益模式,公众参与度很低,这种低效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众日渐强烈且多样化的公益需求。民间公益活动通过便捷的互联网,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动员,扩大影响力,帮助到更多的人。互联网逐渐成为民间公益开展动员的重要渠道,影响着公益事业的发展。但目前互联网上成功的民间公益案例不多,绝大多数的影响力都非常有限,未能很好地动员公众参与。因此,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民间公益的网络动员,为民间公益总结出可借鉴的网络动员机制,帮助提升民间公益的网络动员能力,促进中国公益事业更好地发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在集体行动社会认同模式框架下,结合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开展深入的研究。问卷调查法主要探究公众对于民间公益网络动员的态度和参与行为意向。个案研究则选取“免费午餐”公益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项目动员者是如何成功利用互联网开展动员,以探究在问卷调查中未能发现的网络动员过程细节。  通过研究发现,成功的民间公益能够通过网络动员来建构公众的社会认同,包括组织认同和身份认同,从而影响公众的公益参与。此外,在网络动员过程中,通过提升公众的效能和激发群体情绪,也能够影响公益参与行为。目前的民间公益,借助意见领袖和传统媒体的传播,能更有效地开展动员,建构更大范围的社会认同。公众产生社会认同后,会考量参与方式和时间等现实因素,再最终决定是否参与其中。在民间公益网络动员的整个过程当中,社会认同和效能对公众参与的影响最为显著。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本文最后总结出中国民间公益网络动员机制。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
伴随着2002年《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申办工作已经有十三个年头,然而截至2015年10月22日,办理“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互联网单位数量只有859
从1936年7月斯诺访问保安,到1946年7月斯特朗访问延安,十年之间,欧美国家人士掀起了两次访问“红色中国”的高潮:斯诺访问保安后,史沫特莱、厄尔·里夫、韦尔斯、贝特兰等人相继造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指出当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科技资源总量快速增加,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自主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学传播事业应与经济、政治、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近年来,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窗口在全球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12月,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随着孔子学院不断发展壮大
纪录片是影视媒介中具有文化魅力的样式。从纪录片我们得以观照自身,认识世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独立纪录片,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我国纪录片领域出现。独立纪录片,是指创作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