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动脉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g_zhouwg_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腋动脉是躯干-上肢结合部位最重要的主干血管,快速定位腋动脉、实施精准体外压迫对控制该部位严重创伤大出血至关重要;而明确腋动脉长度、内径及其分支起源与分型,对腋动脉及其分支相关的疾病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减少医源性损伤也有指导意义。既往对腋动脉及其分支等解剖结构的研究多以尸体解剖为主,几乎无活体上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拟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y,CTA)对腋动脉各分段及其分支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明确腋动脉与锁骨中线、喙突等体表解剖标志空间位置的相对关系,以指导院前救治躯干-上肢结合部出血时快速定位、有效压迫,也为腋动脉及其分支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0年11月期间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所做头颈部CTA检查(扫描范围覆盖腋动脉解剖全段)患者影像数据,共纳入456侧(228例,平均年龄52±10岁)。图像原始数据传至飞利浦星云探索人工智能科研平台(Philips Intelli Space Portal,PISP)的图像处理系统,利用系统内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ting,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以及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等三维重建技术,重建腋动脉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排除因体位不当以及腋动脉显影不佳的197侧后,观测259侧腋动脉与锁骨、喙突及体表的距离及位置关系;在259侧中再排除扫描范围不够不能进行腋动脉分段定位的110侧后,测量腋动脉及其分段长度及分界线处内径值,以及腋动脉分支的起源与分型149侧。结果:腋动脉起点至锁骨中线及锁骨后缘的垂直距离分别为11.9±6.1 mm和16.9±5.3 mm。喙突尖下缘-腋动脉距离(经喙突尖垂直线)为29.4±9.4 mm。腋动脉第一、二段总长度为58.2±9.8mm,腋动脉起点-喙突尖下的长度为66.9±11.2mm,腋动脉第二段止点在喙突尖下的内侧。腋动脉起点-肩部体表投影点距离以及经喙突尖垂直线与腋动脉交叉处-胸部体表投影点距离分别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行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提示呈正相关,分别为r=0.374、p=0.000,r=0.144、p=0.021。腋动脉全长122.5±13.7 mm,其3个分段长度为:第一段22.0±8.9 mm,第二段36.2±9.5 mm,第三段64.3±11.2 mm。腋动脉各分段起点及终点内径:第一段起点6.2±0.8 mm,第二段起点5.9±0.9 mm,第三段起点5.5±1.0 mm,第三段终点4.2±0.6mm。腋动脉全段、各分段(除外第一段)长度及各分界线处内径值均有显著性别间的差异,P<0.05。腋动脉的主要分支按其出现的支数分为1支型、2支型、3支型及4支型。在1支型中胸上动脉(superior thoracic artery,STA)于第一段发出率最高49.0%,胸肩峰动脉(thoracoacromial artery,TAA)与胸外侧动脉(lateral thoracic artery,LTA)于第二段发出率最高分别为49.7%与47.7%,肩胛下动脉(subscapularis artery,SSA)、旋肱前动脉(anterior humeral circumflex artery,AHCA)与旋肱后动脉(posterior humeral circumflex artery,PHCA)于第三段发出率最高分别为71.1%、11.4%与64.4%。TAA、SSA、PHCA出现率100%,LTA出现率96.6%,且其分型最多(4型)。AHCA出现率12.1%,肱深动脉(deep brachial artery,DBA)起源于第三段37.6%。SSA发出后直接绕肩胛骨无胸背动脉分出,出现率4%,而胸背动脉(dorsal thoracic artery,DTA)于第一段发出率0.7%,于第二段发出率2%。锁骨下动脉的分支肩胛背动脉(dorsal scapular artery,DSA)于第一段出现率6%。结论:通过CTA重建腋动脉,观测其与锁骨、喙突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后,确定腋动脉起点及第三段近端体表定位和压迫方式,对腋动脉起点以远损伤出血建议于锁骨中点后内侧一横指处,将锁骨下动脉(腋动脉)压迫于第一肋骨上控制出血;第二段远侧出血建议于喙突下两横指由前向后将腋动脉压迫于胸壁上控制出血。腋动脉各分段、长度及分支情况对腋动脉伤病诊治及经腋动脉的血管内治疗等有一定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种病理表现为全身中小血管炎症性坏死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肺、肾两个器官最常受累,且病情严重,起病急剧,进展凶险,死亡率高,预后差。及时评估病情、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AAV成功救治的关键。目前涌现
学位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成年哺乳动物心脏再生能力主要来源于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但该能力在成年小鼠心肌极为有限,不足以修复心肌梗死后受损心肌。因此如何促进成年心肌增殖成为心肌再生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心肌细胞增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斑马鱼和哺乳动物中,增殖型心肌细胞的代谢表型与非增殖型心肌细胞显著不同。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的丧失或重新激活伴随着葡萄糖和脂肪酸的代谢重编程。代
学位
研究背景癌症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因素,放化疗依旧是大多数实体瘤治疗的首选方式。然而,乏血乏氧是大多数肿瘤化疗失败的共同特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超声激励微泡空化产生声孔效应可以促使微血管内皮舒张,增强肿瘤血流灌注促进化疗药物释放的同时抑制肿瘤生长。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结果发现,MI为0.3时,超声激励微泡空化(Ultrasound stimulated microbubble,USMB)可显著增强
学位
目的放射治疗(Radiotherapy,RT)作为恶性肿瘤三大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放射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属于内放疗的范畴,已经应用于全身各系统肿瘤的局部治疗。有研究发现,放射性碘-125粒子释放的连续低能低剂量率辐射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
学位
背景及目的胆汁淤积主要是胆汁流动受损,引起胆汁酸(bile acid,BA)在肝脏和血清中积聚,从而导致肝损伤、纤维化、肝硬化及终末期肝衰竭。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一线用药,但是40%左右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对UDCA治疗无反应,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
学位
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并且持续处于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HCC发病时非常隐匿,所以早期确诊率低,很大一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D期)。一部分患者由于全身基础条件差、肿瘤生长的解剖学位置不好或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等原因,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索拉非尼(Sorafenib,Sor)作为一种酪氨酸
学位
背景及目的生发基质出血是造成早产儿和低体重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围产期生发基质中未成熟的血管缺乏自动调节机制,因此容易受到血流异常波动的影响从而导致血管破裂。足月时,成熟的生发基质含有大量神经胶质前体细胞以及神经元,所以血管生成较大脑其他位置更快,而且缺乏内皮基膜的纤维链接蛋白和周细胞等,导致生发基质的血管十分脆弱,在异常条件下容易造成血管的破裂出血。LA Pipile最早根据严重程度将G
学位
研究背景铀(Uranium,U)是放射毒理学领域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金属元素。贫铀(Depleted uranium,DU)是天然铀反应后的副产品,因其密度高、强度大、韧性好、穿透性强,被广泛的用于军事及民用活动中。DU具有化学和放射毒性,但研究的主要是化学毒性。呼吸道是DU进入体内最重要的途径,我们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吸入难溶性DU粒子后,溶解的U在机体内的分布速率与二房室模型相符合,肺部被沾染后会
学位
研究背景:创面愈合是一个动态变化、精细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期、增殖期和重塑期,各期顺序发生并彼此影响。成纤维细胞是参与创面愈合过程中的重要成员,由于其在肉芽组织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他的迁移和增殖是创面修复的关键步骤。如果肉芽组织形成失调,创面可能会延迟或无法愈合。创面形成后,内外源刺激开始激活各种细胞,为创面愈合创造条件。虽然炎症微环境已被证实是创面愈合的关键始动环节,并且成纤维细胞在这一过程
学位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的恶性原发脑肿瘤,其进展迅速、复发率高,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6.8%。GBM患者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在手术、放疗和化疗多种模式治疗后,部分肿瘤细胞能够始动肿瘤复发。这些能始动肿瘤复发的细胞被称为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它们优先驻留在血管周围微环境中,并在GBM特有的侵袭性生长中发挥关键作用。尽管GSCs在G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