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膜/发散的复合冷却系统耦合传热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nail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飞行工况的提高以及重复使用需求的进一步明确,主动冷却技术将成为推进系统内部和飞行器外部高热部位主要的热防护措施,考虑到在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引气气膜冷却与燃料再生冷却存在的冷却不足问题,本文进行了以液态水为冷却工质的复合冷却结构的机理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单一液态水工质复合冷却方式的传热特征及性能极限,为新型多工质复合冷却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从冷却工质的热沉利用角度量化分析了气膜冷却应用中的气膜层隔热作用,研究了湍流强度、冷气流温度、入射角、吹风比、狭缝尺寸和壁面发射率等参数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冷却工质向主流的扩散,气膜冷却中工质的热沉利用效率较低。降低湍流强度、狭缝高度、入射角以及壁面发射率或者适当提高冷气流温度都能拓宽工质的等效热沉温度区间,进而提高工质的热沉利用效率。建立了一维简化的包含工质相变的内冷通道换热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基于简单切向狭缝气膜和开缝半屏气膜的复合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对结构内部的传热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部分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冷通道中的工质流动沸腾过程是引起壁面温度分布不均以及出现局部高温度梯度的主要原因;通过在气膜侧引入开缝半屏结构不仅能够提高工质的等效热沉利用水平,还能改善热量在结构内的分配状况,有效地调控壁面温度均匀性。对腔内相变的发散冷却过程进行了简化建模,分析了给定热载荷条件下系统内部的温度及热流分布状态,并对部分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冷却方式下气态工质发散冷却过程中的换热约占总换热量的1 0%~20%,腔内换热强度越低、渗透性壁面越厚、基体材料热导率越小,系统热端温度越高。此外,提出了采用水凝胶替代液态水进行腔内相变的思路并进行了探索性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有限工质填充下的瞬态加热过程中水凝胶具有优于液态水的持续冷却作用。提出了计及外场辐射效应的发散冷却数值求解方法,拓宽了发散冷却应用的研究范围,并对高温燃气主流条件下不同发散冷却系统内的流动传热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壁面发射率、冷端换热强度、冷却工质用量等参数对系统冷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分布式出流及沿流向的工质堆积效应影响,发散冷却中工质的辐射吸收效应在发散面下游区域更为显著;小工质用量下,冷却工质的热沉在发散段的利用值可达总热沉利用量的90%以上,相应形成的延伸气膜作用微弱;通过在发散面上游设置狭缝气膜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发散面前缘处的温度及热流水平,改善发散面上的温度均匀性。
其他文献
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是压水堆核电站以及其他新型堆的重要结构部件之一。传热管长期服役过程中,腐蚀损伤的发生与发展通常起源于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区域,且传热管在出厂、运输与安装的过程中通常会经历校平机械处理、表面划伤、高速喷丸等强烈塑性变形过程,所以材料表面状态严重影响其长期服役性能。因此,探究表面状态对传热管在服役环境下的长期腐蚀行为与短期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关键部件的安全服役与未来构件设计与
学位
本文以第二代抗热腐蚀单晶高温合金/MCrAlY涂层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了光学显微镜(OM)、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技术(XRD)等手段,开展了实验合金基体的长时服役损伤行为、喷涂MCrAlY涂层实验合金的界面组织演化特性以及持久性能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开展了第二代抗热腐蚀镍基单晶合金在不同近服役温度条件下长时热暴
学位
NLRP3炎性体是一种在各种刺激下组装的细胞内多蛋白复合物,它控制caspase-1的激活,并调节IL-1β和IL-18的分泌。NLRP3炎性体的激活已被发现与很多慢性疾病息息相关,包括肺部纤维化、阿尔兹海默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及癌症等。当前,多种纳米材料已被发现能够通过溶酶体破裂、活性氧物种产生、钾离子外流等途径激活NLRP3炎性体,引发纤维化疾病,这与其特有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而环境和食品中
学位
疏水颗粒与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类具有动态润湿的流固耦合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而且对工业生产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这类流动问题不仅包含着移动接触线、界面毛细波和流固耦合等一系列非定常复杂流动现象,还涉及到浸润性、运动颗粒的直径和速度等多种影响因素,其中的流动机理尚未得到深刻认识。本文结合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聚焦颗粒的运动状态与流体界面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了三
学位
扩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能够测量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是评估组织微结构特性的有效手段。并且,dMRI是目前唯一被广泛应用于白质纤维束无创可视化的成像技术。然而,dMRI在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上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仍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值得探索。因此,本文试图利用dMRI微结构特征及脑白质纤维束追踪技术,为临床和基础科学问题
学位
低碳能源是降低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化学储能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其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目前,以石墨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逐步接近其理论极限,但仍无法满足市场对于更高能量密度储能的需求。用具有更低电势和更高容量的锂金属替代石墨作负极是发展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有效策略。然而,锂金属负极的商业化应用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锂金属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其巨大体积变化,会导致固态电解质界面(
学位
地震波数值模拟是进行强地面运动模拟和地下结构成像的重要工具。强地面运动模拟和全波形反演中涉及大规模宽频地震波数值模拟,对计算资源需求量大。有限差分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与其他数值方法相比,有限差分法较为简单高效。针对复杂模型,有限差分法采用的结构网格生成容易。同样由于采用结构化网格,有限差分法容易部署到大规模高性能计算平台,以提高计算效率。传统的有限差分法模拟采用均匀网格,网格步长
学位
有限差分算法可以简单高效地模拟二维/三维非均匀模型中地震波传播,在提出了基于应力-速度的一阶差分格式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研究区域-全球尺度的地震波传播时,必须要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虽然可以通过网格变形或者展平变换等方法转化计算,但是选用极坐标系(二维)或者球坐标系(三维)更为直接方便,因此很多工作基于极/球坐标系下有限差分算法进行。地形起伏会明显影响地震波传播。前人提出了多种方法在有限差分中处理
学位
近年来,水力压裂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储量巨大的非常规油气的开发,水力压裂已经成为必要的手段之一。微地震监测技术是在地面或者井下布设检波器来接收由于地下岩石破裂产生的微地震信号,通过对记录到微地震事件进行震源定位、震源机制反演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对水力压裂的效果进行评估。而通过地震学中震源定位的方法获取微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则是微地震监测的基本目标之一。在众多地震定位方法中,基
学位
39Ar是一种宇生同位素。由于它的来源比较单一、在大气中分布均匀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是环境水样品的理想定年示踪同位素。39Ar的半衰期为269±8年,其定年范围约为50~1,800年,恰好填补了传统氚定年和14C定年的空档。39Ar独特的定年范围使其在冰川定年、洋流循环以及地下水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但是39Ar的自然丰度非常低(I.A.=8×10-16),分析环境样品中的39Ar对检测技术是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