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程抱一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抱一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移民法国的著名华裔学者、诗人和作家,被誉为“中西文化之间永不疲倦的摆渡人”。本文主要以他的《天一言》、《此情可待》、《游魂归来时》三本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其人生经历、创作手法、宗教文化影响等方面,对其小说中的“死亡主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考察程抱一寻找精神救赎、超越死亡的途径。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从程抱一的人生阅历出发,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个人经历来分析程抱一死亡观的成因。程抱一从幼年时期起就先后经历了八年抗战与国共内战,无数生命的消逝及自身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让他从那时起就开始对死亡有了深刻及独特的认识,一步步加深了他对死亡的思考。第二章结合小说文本,总结出程抱一小说中的死亡情节以及作者描写死亡的特点。其三部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死亡多半是人性恶的呈现,剩下的一部分则是人性善的选择。除此之外,程抱一小说中关于死亡描写的一大特点则是人物在肉体的毁灭后,可以以灵魂或其他形式继续存在,肉体的熄灭并不是生命的终点。第三章集中分析了程抱一小说的死亡主题具有独特性的原因,即为何在他的小说中我们会看到肉体的湮灭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过渡时必经的一个步骤。这样的独特性其实是受到了里尔克、道教、奥菲斯之道、及基督之道的死亡观的多重影响。第四章主要分析了程抱一三本小说中超越死亡的两种形式。一是通过艺术创作来实现。艺术人的心灵获得勇气,让人的恐惧和焦虑得到释放和疏导,也让创作者的灵魂与宇宙万物及各个时空的欣赏者的灵魂达到共鸣,从而超越死亡和时空的限制。二是通过精神之爱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如果说纯粹的肉体之爱到总难免陷入死胡同,成为悲剧的根源,那么精神之爱则是通向灵魂永生的光明途径。本论文点明了程抱一小说中的死亡主题的具体内涵:死亡的存在不应该令人陷入虚无,它的存在引领着我们走向生命的大开。
其他文献
本文以阐释学中的理解为基础,结合理论生成的哲学土壤与文学实践的现实语境,梳理并完善效果历史的理论内涵。同时,把这一理论放在文学、哲学与历史研究的多重学科背景下,考察
激活素A(Activin A)是TGF-β超家族成员,在机体的多个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并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其受体由I型受体以及II型受体构成,它们均属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Thr)
目的:Th9细胞是最近几年才被发现和确认的一种新的T辅助细胞亚群(Th细胞亚群),研究已证明,在人类某些恶性肿瘤疾病中,Th9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然而,Th9细胞在肝癌恶性腹
随着国力日益强盛,中国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令世人瞩目。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中国,期待亲眼目睹它的风采,亲身了解它的文化。在此过程中,旅游文本的翻译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翻
本翻译任务是受一家翻译公司委托,由本人独自承担的项目。本翻译项目所选的翻译材料“虚无性”(“Nothingness”)的作者Roy Sorensen是华盛顿大学哲学教授,他在语言哲学、认
癫痫是一种发病规律难以预测的脑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困扰着人类健康。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可以记录大脑神经元系统电位变化情况,是癫痫诊断过程中重要手段。癫痫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 protein,SUMO)修饰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蛋白翻译后修饰形式,蛋白的SUMO化修饰是一个由SUMO化与去SUMO化构成的可逆性蛋
2017年9月13日,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林少阳在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了一场题为“明治日本美术史的起点与欧洲印度学的关系”的讲座。作者在现场对该讲座的内容进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分子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对于调控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起着重大作用。但由于细胞内外复杂的环境因素,核酸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脱碱基位点(AP site)是一种常见的DNA损伤,即在链中产生脱氧核糖残基的无碱基位点。未及时修复的脱碱基位点容易导致基因突变甚至发生遗传疾病。因此,实现脱碱基位点的高灵敏检测和缺失碱基类型的准确鉴定不但可以实现相关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更有助于环
本篇汉译英同声传译实践报告基于西南学院大学教授金绳初美在“2017年东北亚国际语言文化研究基地年会”上的发言。其演讲题目为“东亚的歌谣文化—少数民族歌谣和《万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