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近化理论视域下批评话语分析——中美联合国大会演讲对比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z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话语是批评性话语分析(CDA)的焦点,其中政治领导人话语又是政治话语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国外的CDA研究都是基于政治领导人的演讲展开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均发现CDA忽略了阐释的认知过程,需要新的跨学科方法使其能够解释越来越广泛的语篇、体裁和研究领域。波兰罗兹大学的CDA学者PiotrCap提出的“时空价值分析模型”和趋近化理论以认知为导向能够弥补CDA理论上的不足,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强国,其就国际热点问题的政治言论和看法可能影响全世界,而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发表的一些言论,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诸多热议。因此,本文以中美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就国际热点问题发表的一系列演讲为语料进行对比分析,以空间、时间及价值三个维度的趋近化语言策略为理论框架,探究政治领导人如何应用这些语言策略使其颁布的政策合法化,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
  本文首先自建两个语料库共19,848词——美国演讲语料库(ASC)和中国演讲语料库(CSC),语料均来源于官方网站。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对两个语料库进行检索,基于“时空价值分析模型”中各类词汇语法项目,对特定词汇在语料中的出现频次加以统计,并进行人工筛查,最终确定他们的频次,并将其标准化为每千词中出现的频率,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揭示演讲稿的语言特征与语言策略。然后根据分类、归纳、阐释的步骤进行定性分析并从演讲稿中选出具体例子加以说明,进一步揭示话语中反映的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的演讲语料中,特朗普和王毅均广泛地运用了趋近化策略。首先,在所选的材料中,美国演讲中使用的趋近化策略尤为突出。其次,美国在时间趋近策略的使用上,主要采取从过去到现在的概念转变,突出了外围指示中心影响的历史性、紧迫性和快速性。然而,中国更注重从未来到现在的概念转变。在外围指示中心对内部指示中心产生深远影响的前提下,强调做出正确选择的紧迫性,有利于我国主张的合法化。最后,在价值趋近策略的运用上,中国表达了对联合国宪章精神的支持,希望通过和平合理的手段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加剧局势的紧张。中国致力于国际价值观建设,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美国强调和平自由公正,但同时包含了支持“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
  本文证明了趋近化理论及其空间-时间-价值观分析模型在政治语篇中的具体阐释力。通过对中美联合国大会演讲案例的批评话语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有关政治话语意图建构的比较研究对理解国情和话语体系异同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可为其他拟开展政治话语研究者在选择研究视角时提供参考。此外,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读者或公众了解中美两国演讲中所使用的语言策略的文本特征和异同,有助于其理解政治话语及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学位
论文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的方法,从文字学的角度,对汉代铜器铭文作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和研究。  论文的主体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简化、类化、讹误、偏旁移位、饰笔、草写体、反文、()文符号九个方面,对汉代金文形体表现出来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探讨。第二部()汉代金文的用字现象,对其中的通假字、异体字作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和分析。第三部分对汉代铜洗铭文的内容和文字特点作了揭示,试图展示汉代铜洗铭文独特的面貌。  
学位
否定是一种思维方式,否定式是一种语言结构。但是在生活中,有一些含否定词的构式表达肯定意义,如“了不得”、“难免不”、“好不容易”等,此时否定词的否定意义“消失”了。语言界前辈将此类现象称作“羡余否定”,并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不同层面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BCC)以及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以构式化理论为指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手部动作语言的理解机制。  本研究共有23名中国学生参加了脑电实验,其中男生8人,女生15人,年龄介于22至27岁之间(M=23.8;S.D.=1.18)。所有被试的一语为汉语、二语为英语,均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达到中等水平英语学习者资格。三名被试的实验结果由于伪迹过多被剔除。经过三个实验前测之后,共筛选出了40组
学位
在句子生成过程中,句法信息的激活是否依赖词汇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一些学者认为句法信息的激活或表征依赖于具体词汇的激活(the lexicalist accounts),还有学者相信句法信息的激活或表征不依赖于词汇(the abstraction accounts)。然而,一些学者提出用综合的方式(the integrated accounts)来解释句法表征模式。句法使用和出现的频率极大地影响句
学位
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经典是一个国家语言和文化深厚积淀的载体,如何翻译和传达文学经典特别是典籍中所蕴含的中国特色文化及特色表达,通过典籍外译助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一直是译界乃至整个学界的重要议题。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隐身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译者现身理论,强调不同国家语言和文化间的差异,主张采用阻抗式即异化翻译策略和使用副文本使译者和异质的源语语言和文化在译作中现身,改变长期以来由于归化传统而引起的译者隐身、
学位
随着身份研究的后现代化转向,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研究身份,关注身份在交际话语中的动态建构性。将身份研究纳入语用学领域,由此诞生了语用身份这一概念。语用身份被看作是在一定语境中的社会身份,是交际者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使用不同的语言资源而建构的。同时,语用身份并非固定身份,具有动态性特征。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网络公关的兴起,社交媒体的日益流行也给企业展示自我形象、管理公共关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
学位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具有深刻影响的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毛姆的一生饱经摧残,早年失去双亲,而后和妻子女儿反目成仇,并且经历了历史上最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毛姆一生的创伤经历在其最著名的三部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面纱》和《刀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运用文本细读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借助创伤理论与创伤书写的相关概念、并结合作家个人
学位
上世纪80年代起,语言学界已对学术语篇中立场的表达做了诸多研究。研究的语料涉及广泛,包括期刊论文、本科和硕士学位论文、学生作文、学术演讲、新闻报道、研究报告等,其中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相对较少。相较于副词、动词、形容词等评价性语言资源,针对名词评价意义的研究并不多。但是,过往研究表明名词是重要的评价资源。故此,本文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分析和研究了中美博士生应用语言学学位论文“noun+that”结
学位
《红楼梦》书中的人物众多,刻画人物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借助人物语言。而翻译中如何处理人物语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红楼梦》英译本多达17种,其中,霍克思和闵福德的合译本是最为经典的全译本之一,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响。通过比较原作与霍闵英译本,笔者发现,霍闵英译本中人物谈吐的表现与原文的呈现不太一致。霍闵英译本中比较频繁地运用了非标准英语,主要体现为语音变异,即霍闵英译本中人物说话带有一定的口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