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TTF1对牙髓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a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关节软骨缺损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可由创伤、肿瘤和关节退变等多种原因引起,由于其无血管、无神经以及无淋巴回流的特殊结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且长期不愈易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目前临床使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微骨折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和自体或异体骨软骨移植术等,只能在短期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大多情况下会形成强度较差的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并不具备健康关节软骨的承载性和耐久性,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牙源性干细胞具有优异的多谱系分化能力,为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牙源性干细胞可从拔除的阻生齿及正畸牙中获得,其获取过程创伤较小且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的能力,这些独特的优势使其成为临床应用中更好的种子细胞选择。目前在口腔研究领域已经分离鉴定出至少7种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包括牙髓干细胞、牙周膜干细胞、牙龈干细胞、牙囊干细胞、脱落乳牙干细胞、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和牙槽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不同部位分离出的牙源性干细胞具有不同的多谱系分化能力,目前针对牙源性干细胞的成软骨分化能力尚无完整的体内外研究。综上,本研究以牙源性干细胞为切入点,通过体外实验、裸鼠皮下埋植实验和大鼠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实验,比较了牙髓干细胞(DPSCs)、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牙槽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BMMSCs)这三种常见牙源性干细胞的软骨再生潜能,并通过体内外实验探究了转录因子TTF1及其相互作用转录因子GLIS1对DPSCs成软骨分化的调控作用,为DPSCs应用于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从同一个体(n=5)分离培养DPSCs、PDLSCs和ABM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三系分化实验对其进行鉴定;通过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的手段对DPSCs、PDLSCs和ABMMSCs进行成软骨分化能力的体外比较研究;通过裸鼠皮下埋植实验和大鼠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实验进一步对三种MSCs的体内软骨修复能力进行比较。2.对DPSCs、PDLSCs和ABMMSCs三种细胞进行蛋白质表达谱鉴定,统计并分析蛋白组学结果,分别对D PL、D A、PL A这三组的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软骨分化相关的差异蛋白,并预测与其结合的转录因子。通过数据分析,选取TTF1和GLIS1为目标转录因子。3.通过慢病毒载体将TTF1与GLIS1分别转染到DPSCs中,成功构建过表达与敲低TTF1和GLIS1的DPSCs,之后在体外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化的功能回复实验,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相关指标在蛋白与功能水平的变化;通过免疫共沉淀与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TTF1与GLIS1与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体内通过建立大鼠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模型探究了 TTF1及GLIS1对DPSCs软骨缺损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1.DPSCs、PDLSCs和ABMMSCs均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73、CD90、CD105、CD146,低表达造血干细胞标志物 CD24、CD34、CD45。成骨诱导3周后,茜素红染色可见矿化结节;成脂诱导3周后,油红O染色可见红色圆形脂滴;成软骨诱导2周后,阿利新蓝染色可见酸性粘多糖,且DPSCs的SOX9、COL2A1与ACAN在mRNA和蛋白层面的表达量均高于PDLSCs和ABMMSCs(P<0.05)。2.裸鼠皮下埋植异位成软骨实验显示,三种MSCs均没有形成肿瘤样组织。DPSCs形成的组织为光滑半透明状,与透明软骨的颜色较为接近;PDLSCs形成的为白垩色不透光组织;ABMMSCs所形成的组织部分为白垩色,部分为半透明,且夹杂黄褐色骨样结构。HE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证实了 DPSCs可形成大量Ⅱ型胶原和少量的Ⅰ型胶原;PDLSCs仅可形成少量Ⅱ型胶原,以Ⅰ型胶原为主,与纤维结缔组织更为相似;ABMMSCs成软骨分化能力居中,更倾向于骨向分化。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区的HE、番红O-固绿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单纯软骨缺损组和单纯支架材料组相比,DPSCs组的缺损修复区内Ⅱ型胶原和ACAN增多,而Ⅰ型胶原相对较少,与假手术组最为接近;PDLSCs组以Ⅰ型胶原为主;ABMMSCs组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和ACAN均增多,其中Ⅰ型胶原比例较高,HE染色可见典型的骨样结构。3.基于TMT质谱技术,在DPSCs、PDLSCs、ABMMSCs三者中共鉴定到4223个蛋白。对DPL、DA、PLA这三组进行GO富集分析,以差异大于1.5倍且P<0.05为条件筛选,将表达量前30的差异蛋白做GO功能分析后发现,这些蛋白主要与细胞成分、细胞结合、催化活化和生物学调节等功能密切相关,并从中进一步筛选出了与软骨分化相关的差异蛋白,预测了与其相结合的转录因子TTF1和GLIS1。4.通过构建慢病毒载体将TTF1和GLIS1分别转染到DPSCs中,体外研究结果表明,过表达TTF1可促进DPSCs成软骨分化,敲低TTF1可抑制DPSCs成软骨分化;过表达GLIS1可抑制DPSCs成软骨分化,敲低GLIS1可促进DPSCs成软骨分化。体内实验发现,过表达TTF1或敲低GLIS1的DPSCs可修复大鼠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缺损区新生修复组织含有大量Ⅱ型胶原,细胞排列有序。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共定位结果显示,TTF1与GLIS1存在相互作用,过表达TTF1后GLIS1随之降低,且过表达TTF1能够激活Smad5信号通路,提示过表达TTF1促进DPSCs成软骨分化可能通过抑制GLIS1的表达并激活Smad5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软骨基质的合成。结论:1.异体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促进关节软骨损伤的软骨性修复。其中,DPSCs的成软骨分化能力最强,形成的软骨结构与正常膝关节透明软骨最接近;PDLSCs形成的大多为纤维结缔组织;ABMMSCs成软骨分化能力居中,且更倾向于骨向分化。2.通过TMT质谱对三种干细胞进行检测共得到4223个蛋白,以差异大于1.5倍且P<0.05为条件筛选,DPL、DA和PLA三组差异蛋白数量分别为88、437和171个,进一步筛选与软骨分化相关的差异蛋白共8个,转录因子TTF1和GLIS1可以与其中6个蛋白相结合。3.过表达TTF1可促进DPSCs成软骨分化,敲低TTF1可抑制DPSCs成软骨分化;过表达GLIS1可抑制DPSCs成软骨分化,敲低GLIS1可促进DPSCs成软骨分化。过表达TTF1促进DPSCs成软骨分化可能通过抑制GLIS1的表达并激活Smad5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软骨基质的合成。
其他文献
为了解贫燃预混燃气轮机燃烧室掺氢燃烧的性能变化及潜在风险,以西门子SGT-800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为对象开展了天然气掺氢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0%、5%、10%、15%、30%(体积分数,下同)5种掺氢比例工况下燃烧室内的燃料着火、温度分布、火焰形态以及NOx排放特性。研究表明:在当前燃烧室内开展掺氢燃烧,将导致燃料着火位置提前、温度峰值提高、火焰轴向长度变短,同时外侧值班火焰逐渐向中心混合
期刊
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的老年性痴呆的一种,有研究显示,AF和AD均作为年龄依赖性疾病,具有相似的遗传和生化特征,以及共同的触发因素,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的形成是AD主流的病理假说,在AD患者的心脏和大脑中,都可能发现淀粉样蛋白。特发性扩张型
学位
目的: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有“癌中之王”的称谓,而高转移性及由此导致的高致死率是其恶性表型和不良预后的突出特征。研究和发现与PC肿瘤细胞早期转移相关的新型靶基因、明确其作用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十分必要。KAI1基因作为已获证实的肿瘤抑癌基因之一,具有明确抑制PC肿瘤细胞迁徙和远端转移作用。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多功能的“
学位
目的:时间窗内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及机械取栓是目前最有效的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方案,但即使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或机械取栓治疗也不能确保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血管再通后伴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导致血脑屏障(blood brain
学位
报纸
目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牙周炎是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危险因素之一。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作为重要的牙周致病菌,其在AD疾病进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P.gingivalis重要毒力因子牙龈蛋白酶在大脑海马体神经元内沉积,与AD疾病进程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牙周炎影响系统性
学位
目的:全科医师是落实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人才保障。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师培养体系,其中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其中最重要部分。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是全科医师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但目前尚缺乏专门针对全科住院医师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本研究旨在运用综合研究方法,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适用性较好的全科住院医师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方案。研究
学位
目的: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牙周炎症引起牙槽骨的吸收,牙周袋形成及牙齿松动脱落,是成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牙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炎的始动因素,其中革兰阴性厌氧菌在牙周炎中发挥重要作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是牙周炎主要的优势菌之一,是目前公认的牙周重要致病菌。P.gingivalis通过多种机制干扰
学位
目的:牙周炎是以菌斑生物膜为始动因子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口腔上皮作为抵御病原体入侵牙周组织的第一道防线,口腔上皮细胞连接发挥重要核心作用。在牙周炎症状态下,牙周致病菌可通过破坏上皮细胞连接侵入牙龈及深层组织。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作为关键牙周致病菌,通过多种途径破坏上皮连接,侵入上皮屏障,加剧牙周组织破坏。因此,
学位
目的:口腔颌面部骨性结构的完整性对完成正常咀嚼、言语和呈现面部的美学特征等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原位组织再生修复在骨及软骨组织修复领域应用广泛,该技术是将支架直接植入到体内缺损部位,利用支架材料固有的生物学活性和诱导分化能力来招募体内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来实现缺损组织的修复。为了实现上述原位组织工程修复支架的功能,最常用的策略是在支架材料中添加生物响应性分子,通过生物响应性分子的刺激来实现组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