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砂岩气藏侵入带分布及其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钻井完井液侵入储层,伴随着钻开油气层直至完井的全过程。钻井完井液中固相和液相侵入会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降低油气井产能与油气藏采收率。致密砂岩气层钻开液侵入影响着气藏的及时发现、准确评价和高效开发。因此,研究钻开液侵入带的横向展布特征与纵向分布特点,明确侵入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机制,对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塔里木盆地J区块致密砂岩气藏为研究对象,围绕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气层固液侵入带定量表征这一核心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室内实验评价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裂缝-孔隙型气层侵入带分类与特征参数计算,漏失侵入带的纵向分布特征研究,定量表征了致密砂岩气藏钻开液侵入带,明确了侵入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机制,取得以下成果:提出了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气层固液侵入带的分类。通过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储层基块物性、孔隙结构特征、岩石润湿性和构造裂缝特征分析,结合钻开液侵入模式,将侵入带纵向上分为滤失侵入带和漏失侵入带,横向上在侵入带内部划分出固液两相侵入区、滤液渗吸区和滤液自吸区。明确了漏失侵入带的纵向分布特征。井筒正压差决定侵入带类型及空间分布。诱发裂缝型侵入带和裂缝动态扩展型侵入带分布紧邻泥岩层,天然裂缝型侵入带分布位置随机、分布数量密集。当井筒正压差从8.5MPa降至1.9MPa时,诱发裂缝性侵入带和裂缝动态扩展型侵入带的数量占比从60%降至38%。目的层段自上而下,漏失侵入带主要延伸方向由近E-W向转变为近N-S向。定量表征了致密砂岩气藏钻开液侵入带。致密基块滤失侵入带范围为0.03~0.56m,天然裂缝型侵入带深度范围为2.25~28.35m,诱发裂缝型侵入带深度范围为0.30~21.14m,裂缝动态扩展型侵入带深度范围为9.22~65.30m。侵入带内固液两相侵入区渗透率损害率为22.61%~72.05%;滤液渗吸区滤液饱和度为15.84%~36.30%,渗透率损害率为30.57%~75.97%;滤液自吸区滤液饱和度为9.66%~38.52%,渗透率损害率为52.45%~54.24%。建立了考虑侵入带的射孔完井有限元模型,并定量评价了侵入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模拟了层厚为5m,径向距离为30m的致密砂岩气层,边界为124MPa的定压边界,定井底流压95MPa生产。侵入带几何参数根据定量表征结果设计与赋值,侵入带内裂缝渗透率采用分区的方法赋值。对于致密孔隙型气层而言,生产2h时,射孔未穿越滤失侵入带模型的气井瞬时流量较射孔穿越滤失侵入带模型降低18.14%,持续生产2000d,累计产气量降低5.3%。裂缝动态扩展型侵入带模型气井产能最高,诱发裂缝型侵入带模型气井产能最低。改性钻开液固液两相侵入区渗透率损害率从64.50%降至33.41%,计算1000d时的累计产气量为37025.25 × 104m3,增长7.08%。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功能训练在现代竞技体育训练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学校体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不足。本研究将功能训练引入初中田径教学之中,旨在通过初中体育课堂的形式开展功能训
向家坝水电站是我国正在建设的第三大水电站,其右岸地下厂房为目前世界第一跨度。为保证施工安全和永久加固,在主厂房顶拱采用了对穿预应力锚索,总结介绍了该项施工技术。
研究目的:了解四川省地区HCV感染情况、基本流行性特征以及基因型分布情况。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2014年-2018年期间采集自四川省人民医院4465例就诊患者的血液标本,对患
高精度温度测量在医疗卫生、制药、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消毒灭菌、种子罐、恒温箱等密闭容器中。论文设计实现了一套高精度、低功耗温度采集系统,包括温度采集器
细致分析和研究积分不等式、积分值序列的极限、含参变量积分的极限等若干方面诸多问题的解决过程,提炼出其中蕴含的一类解题方法——分段估值法.
压水堆核电站(PWR)的二回路水化学对核电站蒸汽发生器(SG)十分重要,二回路水质关系到SG在核电站运行寿期内是否能安全运行。在核电站二回路整个系统部件中,SG最易发生腐蚀结垢等
肠激酶(Enterokinase,EK)是存在于哺乳动物十二指肠内的一类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先天性缺乏EK的人群会造成严重的肠道吸收不良,并伴有腹泻、呕吐等现象,进而影响到人的生长发育
北京燃气集团作为北京市重要的能源安全保障单位,承担着极大的政治责任。在天然气市场化背景下,其因自然垄断形成的服务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企业亟需从服务
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形式就是朗读,通过这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才能实现情感的内化,从而令读者感受到文字中传达出的情感。因此,朗读可以说是语文课堂上一个核心的环节。新课程标
补体受体1(CR1)作为补体级联反应的调控因子,其基因多态性被证实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如阿尔茨海默病(AD)、疟疾、肿瘤、心血管疾病、麻风等,其中与AD的研究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