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鳃裂异常术后并发症处理及复发原因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鳃裂异常是先天性颈部肿块的第二常见原因,但先天性第一鳃裂异常(congenital first branchial cleft anmalies,CFBCA)仅占其中的一小部分[1]。大多数作者认为这些占不到10%[2,3]。发病时,主要表现为Triglia三角区(乳突、颏下和舌骨间的三角区)的无痛性肿块、反复肿痛流脓和耳科症候(耳部漏脓、听力下降等)[4,5]。Olsen等人根据有无内瘘口或外瘘口将先天性第一鳃裂异常分为三种类型:囊肿型—缺乏外瘘口、内瘘口;窦道型—只有外瘘口或者内瘘口;瘘管型—包含内瘘口和外瘘口[6]。Work等人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将第一鳃裂异常分为两类:Ⅰ型特征性病变位于耳前区,常延伸至耳后皱褶。它们经过耳垂的前部和深层,一般经过面神经的上面,同外耳道并行,结束在中耳鼓室的骨板上。病理结果回示,管壁或者囊壁有鳞状上皮衬里,并有角蛋白生成,显示或不显示附属皮肤结构。Ⅱ型通常在感染发生后以及在下颌角以下的脓肿切开引流后诊断。病变向上延伸经过下颌角或水平支,继续向上通过面神经的外部或内部,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分裂其主干,末端可位于膜性外耳道下或形成瘘。中耳正常[7]。显微镜下,可见软骨和皮肤。耳内窥镜、CT、MRI、超声以及瘘管显影等检查可以辅助诊断该病。目前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是基于对病变进行完全手术切除[8-10]。由于它与面神经的关系密切,多提倡“面神经解剖术+第一鳃裂异常切除术”,如果有必要,可以切除同一侧的部分腮腺组织。如果异常组织侵及外耳道,则有必要除去其部分软骨或者皮肤。这种疾病在临床上较罕见,目前一些医院对其了解不多,没有标准化的治疗方法,术后复发率高。此外,CFBCA的临床表现与许多常见的疾病相似,如耳部的浅表瘘管或囊肿、慢性外耳道炎、中耳炎、淋巴结脓肿以及腮腺肿瘤等。本研究回顾性地分析了 69名CFBCA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总结了他们的临床特征,为防止该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产生提供临床借鉴。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69例CFBCA的案例材料,分析它们的治疗和预后,为预防疾病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到2019年收入院的69名CFBCA患者的资料,且均由同一人行手术治疗。汇总病人的性别、手术年龄、发病一侧、Work分型、Olsen分型、切开引流频数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涎腺瘘、复发、面神经损伤和外耳道闭锁情况。进而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术后出现涎腺瘘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手术,并被随访了两年或以上。有12例涎腺瘘(17.4%)和4例术后复发(5.8%)。未出现永久性的面神经麻痹或外耳道闭锁。涎腺瘘的患者在使用阿托品和局部换药后,大约一个月就能治愈。复发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最终,所有病人都被治愈。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以预测影响涎腺瘘发生的因素。Work Ⅱ型是CFBCA术后出现涎腺瘘的独立风险因素(P=0.002<0.05)。结论:Work Ⅱ型是CFBCA术后发生涎腺瘘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病变走行于面神经的颞面干和颈面干之间是复发的敏感预测因素。识别和保留面神经是手术的重点。彻底除去瘘管和毗邻异常组织是避免其再次发作的要点。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聚醚醚酮基陶瓷增强型高性能聚合物(Biological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BioHPP)表面构建纳米银涂层,探讨其理化特性、细胞毒性以及抗菌性能,综合评价纳米银涂层改性基托材料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将BioHPP试件浸泡于多巴胺溶液中形成聚多巴胺涂层,利用聚多巴胺的还原性再合成纳米银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形貌,能谱分
学位
目的口腔白斑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前病变。本研究通过发现口腔白斑癌变的关键生物标志物,以早期诊断口腔癌,并通过筛选小分子药物预防口腔癌。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微阵列芯片数据集GSE85195和GSE25099。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
学位
目的:观察尺骨茎突骨折内固定联合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手术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以2016年4月-2018年12月为准,回顾69例Colles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病人手术情况,对照组仅实施Colles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研究组同时于术中联合尺骨茎突骨折内固定。观察两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且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P>0.05;但研究组尺骨茎突骨折愈合率高于对
期刊
为了解决配电网参数不对称导致的中性点位移过电压以及消弧不彻底的问题,在配电网正常运行时利用闭环控制对中性点电压进行调控,自动跟踪配电网结构参数的变化,实现不平衡电压的快速精准抑制。设计注入电流反馈控制环节,结合不平衡电压调控过程以及故障后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仅注入一次电流便可实现故障辨识、故障选相并求得故障可靠消弧所需的注入电流参考值。仿真分析验证了闭环控制能够有效跟踪、抑制中性点不平衡电压,所
期刊
背景: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是指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导致性腺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hypogonadotropichypogonadism,IHH)与先天性联合性垂体激素缺乏症(congenital combined pituitary hormone deficiency
学位
背景与目的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球系膜区不同程度的免疫球蛋白A沉积是其主要病变特点,其中大约20-40%的确诊患者在此后20年内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不仅对患者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而且也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至今为止,IgA肾病的发病机
学位
目的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比较他克莫司单药和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方法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于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进行。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驻马店中心医院、漯河市中心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有100名患者参与了该试验,均获得了书面同意书。他克莫司组每天2次服用他克莫司2mg单一治疗;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给予强的松起
学位
目的比较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前房与玻璃体内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同,探讨晶状体分隔前房与玻璃体细胞因子的屏障作用。方法本研究属于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需行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治疗的PDR患者共48位(48眼),男26例
学位
背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是较为常见恶性肿瘤,有很高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部粘膜上皮。对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癌症死亡率最有价值的方法。目前,临床上对于鼻咽癌检测仍缺乏准确的生物
学位
背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过敏性紫癜常见的并发症,成人患者约有35%~69%的风险进展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CKD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随着CKD的进展,贫血患病率逐渐升高。贫血可加速肾功能损伤的进展,诱发心血管事件,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并与预后不良有关。炎症在HSPN发病机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