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射线治疗瘢痕疙瘩的动物实验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s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选用大耳白兔建立瘢痕疙瘩动物模型,观察β射线对兔耳的瘢痕增生抑制的影响,寻求应用β射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最佳时间和有效剂量,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40个耳朵,在每只耳的腹面制做边长为6mm的正方形皮肤全层缺损8个,共320个瘢痕模型。其中所有20个右耳的160个瘢痕模型作为对照组,观察每个创面的愈合过程和时间,以及创面愈合后局部增生组织的进展情况。所有20个左耳作为β射线治疗实验组,随机分成A、B、C、D、E5组,每组4个兔耳32个瘢痕模型。每组兔耳的创面分别于术后第4、8、12、20、28天进行β射线敷贴,每实验组4只兔耳创面分别给予总量为600、1000、1500、3000cGy的照射剂量(一次完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于每次照射后一月后切取创面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 [结果] 对照组的20个兔耳的160个创面中,第4天时结成血痂,触之易掉、出血,第8天时血痂比较牢固,第11~13天,血痂脱落、创面愈合,自然形成的初始瘢痕露出。在术后的第12~30天内,有131个创面形成瘢痕疙瘩,占81.9%(131/160),有29个创面未形成瘢痕疙瘩,占18.1%(29/160)。瘢痕模型在创面愈合后,不断高出皮肤,开始呈淡红色,到术后1月瘢痕组织达最高峰,形成瘢痕模型,其增生范围不超过原创创沿,厚度约为耳厚的1.5~2倍。从肉眼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F=0.478p>0.05)。总剂量相同的情况下,术后不同时间β射线治疗对瘢痕疙瘩形成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β射线辐射剂量对瘢痕疙瘩的形成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1000cGy剂量以下β射线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无效,1000cGy~3000cGy剂量治疗,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不同β射线辐射剂量对瘢痕疙瘩组织内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差异有极显著性(F=144.71 p<0.001)。第12和20天治疗对瘢痕疙瘩组织内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兔的耳腹面在不加刺激物的情况下能够产生类似人的增生性
其他文献
1981年,法国学者安托尼·贝尔曼提出了翻译伦理这一命题。翻译伦理研究由此进入翻译学者的视野。德国功能派作为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翻译伦理思想,
一、生产概况我县榨菜生产,是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原发性脑损伤,也是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类型之一,以其较高的死亡率和致伤率而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目前颅脑创伤研究中热点之一。其特征为神
目的 观察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维拉帕米和生脉注射液对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 方法 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
目的 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重点,其关键问题是修复材料的来源,而传统的修复材料存在各种各异的缺点。随着组织工程的飞速发展,体外预构的组织工
目的了解无锡市中心血站实验室室内质控效率及实验室整体检测水平的发展趋势。方法对2010年无锡市中心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ELISA试验的室内质控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
研究了不同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对淤浆聚合制备低等规聚丙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异丁基铝作为助催化剂时催化剂的聚合活性高于三乙基铝。BCM-100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聚
生态公益林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发挥着低于自然灾害的发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生态公益林管理
研究背景:痛风是代谢病中常见的一类疾病、症状总称,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可随之表现出高尿酸血症、关节炎、痛风石及痛风肾等不同症状。随着新时代人们饮食、
<正>为规范骨科外来手术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我院将所有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有效保障了骨科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