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及慢性应激相关术后脑损伤的机制探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心脏手术患者睡眠障碍对术后谵妄的影响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探究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睡眠障碍(SPD)对术后谵妄(POD)的影响。研究方法:我们前瞻性地分析了 186例2019年5月22日至2019年7月29日行择期心脏瓣膜手术的成年患者。研究者术前1d访视入组患者,分别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能力评估(MoCA)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方法评估患者术前认知功能和最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术后1-7d,根据里士满的躁动镇静量表(RASS)和重症监护室思维混乱评估方法(CAM-ICU)评估患者POD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OD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186名患者中,29名(15.6%)被诊断为谵妄。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P=0.040)、年龄(P=0.009)、术前SPD(P=0.008)、术中液体输注量(P=0.034)、术后带气管导管时间(P=0.001)以及ICU停留时间(P=0.009)与POD相关。将上述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比值比(OR):1.106;P=0.001)和术前SPD(OR:3.223;P=0.047)均与POD独立相关。受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表明术前PSQI值对POD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曲线下面积(AUC):0.706;95%置信区间(CI):0.595-0.816)。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PSQI评分6-21分与POD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P=0.009)。研究结论:择期开胸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术前SPD与POD密切相关,术前SPD是心脏手术POD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第二部分成人围术期睡眠障碍对术后谵妄的影响-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研究目的:本荟萃分析的目的是观察围术期睡眠障碍(SPD)对成年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研究方法:作者遵循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指南的首选报告(PRISMA)项目检索围术期SPD对成年外科手术患者POD影响的文献,检索时间至2020年5月12日。RevMan 5.3和Stata12.0软件用来进行统计分析。通过Egger’s检验评估发表偏倚,通过荟萃回归或逐篇排除文献的方法来解决高异质性。结果:我们共纳入了 29篇文献,共计55907例患者。根据试验设计,我们将纳入的文献分为三组:回顾性观察性试验(ROT)组(7篇)、前瞻性观察性试验(POT)组(12篇)和随机对照试验(RCT)组(10篇)。结果表明观察性试验组围术期SPD 与 POD 密切相关(ROT 组:OR=0.56,95%CI:[0.33,0.93],I2=91%,P=0.03;POT 组:OR=0.27,95%CI:[0.20,0.36],I2=25%,P<0.001),而 RCT 组试验并未得出明显的相关性(OR=0.58,95%CI:[0.34,1.01],I2=68%,P=0.05)。Egger’s 检验三个组均未发现发表偏倚:ROT组(P=0.085)、POT组(P=0.764)和RCT组(P=0.933)。通过逐篇排除文献的方法解决ROT组和RCT组高异质性后,荟萃分析结果与解决高异质性前一致(ROT 组:OR=0.65,95%CI:[0.47,0.91],I2=12%,P=0.01;RCT 组:OR=0.82,95%CI:[0.52,1.29],I2=19%,P=0.39)。研究结论:围手术期SPD在观察性试验中是POD的潜在危险因素,但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没有得出相同的结果。第三部分蛋白质和代谢组学分析对慢性应激大鼠心脏术后脑损伤的机制探究研究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究慢性应激(CS)大鼠体外循环(CPB)辅助下心脏手术术后脑损伤的机制。研究方法: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组、CS组和CS+手术组。CS组和CS+手术组大鼠建立CS模型。CS+手术组大鼠在全身麻醉CPB辅助下行心脏暴露手术。术后即刻,三组大鼠同时断头取脑。通过HE染色观察三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通过数据非依赖性的扫描模式(DIA)蛋白质组学和非靶代谢组学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蛋白质和代谢物质。最后,通过基因和基因组京都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CS对CPB下心脏手术术后脑损伤影响的信号通路。研究结果:HE染色发现,与正常组大鼠相比,CS大鼠海马神经元出现少量变性,而在CS的基础上接受心脏手术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出现大量变性。蛋白质组学:正常组vs.CS组共标记到的差异蛋白质数目230(上调:134;下调:96);正常组vs.CS+手术组共标记到的差异蛋白质数目474(上调:333;下调141);CS vs.CS+手术组共标记到的差异蛋白质数目为200(上调:136;下调:64)。代谢组学:正常组vs.CS组共标记到差异代谢物质数目为155(上调:90;下调:65);正常组vs.CS+手术组共标记到差异代谢物质数目为265(上调:131;下调134);CS vs.CS+手术组共标记到差异代谢物质数目117(上调:36;下调:81)。蛋白质组学发现筛选到的蛋白质数量在前20的最常见的KEGG富集信号通路为聚糖类蛋白质生物合成信号通路。代谢组学发现筛选到的代谢物数量在前20的最常见的KEGG富集信号通路为氨基酸代谢信号通路。研究结论:脑内聚糖类蛋白质生物合成信号通路以及氨基酸代谢通路可能是CS下接受CPB辅助心脏手术术后脑损伤的重要机制。综述睡眠障碍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进展睡眠障碍(SPD)是目前常见的生理功能紊乱,并严重影响机体的身心健康。长期SPD明显导致机体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降低,空间定位能力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SPD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风险因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和看护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医疗花费,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探寻SP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经济意义。本文对SP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予以综述,为将来制定预防和治疗SP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建立数字化技术辅助的齿槽嵴裂修复精准评估体系。通过三维数字化测量,分析并计算术前缺损体积、术后成骨效率,为手术方案设计及术后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实现齿槽嵴裂的术前准确测量,术中精准修复,术后定量评价。2、基于数字化技术辅助的齿槽嵴裂修复精准评估体系,探讨rhBMP-2对齿槽嵴裂自体骨移植修复效果的影响。3、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自体浓缩骨髓血复合β-TCP支架材料对齿槽嵴裂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卒中患者总数的80%以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位于梗死核心区的细胞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毗邻梗死核心区的区域被称为半暗带区。由于处于缺血缺氧环境中,位于半暗带区域的细胞不再具有电生理活性,但仍保持代谢活性,因此提升半暗带区细胞存活率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小胶质细胞第一时间响应脑缺血损伤,发挥免疫作用。
研究背景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性疾病,以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和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为特点。患者除外貌受损之外,还会发生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因其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瘢痕疙瘩的治疗一直是整形外科及皮肤科的难题。Warburg效应是指在有氧条件下糖酵解作用增强的代谢异常现象,最先在肿瘤中发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KFs
第一部分: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18年经验背景及目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室速是ACM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对于年轻的患者。室速消融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并没有研究显示其能延长寿命,减低死亡率。目前关于消融的长期随访数据非常有限。该研究描述了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队列中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长期疗效。方法:连续入组了 2000年六月至2019年三月
胰岛素过敏是临床糖尿病治疗中的伴随问题,重组人胰岛素问世后,胰岛素过敏临床患病率大幅下降,但与之相对的诊治越发困难。目前国内及国际针对该病更多围绕着其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尚缺乏对其病因的探究。本研究旨在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的胰岛素过敏患者诊治方案,及对该病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模式进行简要分析与初步讨论。方法:1收集既往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符合胰岛素过敏诊断的患者病历资料,在排除不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后,
背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和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均为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当PA患者同时合并RAS时,患者临床表现更加复杂,且RAS可能影响PA筛查试验的结果进而造成漏诊,目前尚缺乏相关临床研究。目的:分析PA合并RA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卧立位试验结果分析RAS对PA筛查试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
碎裂QRS波对预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的应用价值目的:心肌纤维化是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尤其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0CM)患者中,与心律失常,心脏猝死,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等不良预后有关。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背景: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类型是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sV),占所有亚型的80-90%,通常在遗传易感人群中由于创伤、感染和药物等因素引发([1]。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标志性特征包括表皮的明显改变,即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同时伴显著的炎症细胞浸润[2]。角质形成细胞和T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炎症和免疫回路,是寻常型银屑病发生、发展和
目的:1.通过对临床上收集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家系血液样本进行DNA提取和全外显子测序获得遗传家系基因测序结果;2.应用生物信息技术对全外显子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候选致病基因及位点;3.针对筛选出的候选致病位点及基因,构建携带目标基因和位点变异的基因工程动物模型,探究候选基因和位点的突变对动物模型的表型影响,以及对候选致病基因及位点的致病机制做出初步探索。方法:1.在充分取得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知情同
肿瘤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尽管目前治疗已取得一定进展,但肿瘤复发、转移和耐药仍然是目前临床治疗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待攻克的难关。压力应激蛋白TRIB3(Tribbles Homologue 3)包含Ser/Thr激酶结构域却无激酶的催化活性,其生物学功能通常主要依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实现。我们前期探索TRIB3在多种实体肿瘤和白血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发现在不同肿瘤中该蛋白通过与多种重要促癌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