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干细胞分布与肝癌组织力学异质性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ju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肝癌首要的组织学类型,是一种诱因多、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的恶性肿瘤。传统的放化疗手段和肝移植手术常常难以根除HCC,治疗后容易复发和转移。因此,探索HCC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仍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巨大难题。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是肝癌中具备自我更新及分化潜力的肿瘤细胞亚群,对放、化疗均具耐受性,在肝癌的复发和转移中起关键作用,可能是肝癌难以彻底医治的重要根源。因而,针对LCSCs的肝癌医治策略对于避免肝癌复发、转移有着重要的意义。HCC典型表现为在经历了反复的炎症和不可逆的纤维化(肝硬化)后,出现不可控的结节增生、癌变和转移。研究发现,组织力学微环境的变化正是这种硬化型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大量胶原纤维的沉积使整个肝组织的基质刚度明显增加。伴随而来的门静脉高压导致高危致癌因素在肝内异常聚集,最终诱发肝癌。同时,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生存通常也局限于这种特殊的肿瘤微环境中。研究表明,微环境中的力学因素(基质刚度、剪切力等)可诱导间质样细胞获得肿瘤起始或干细胞样功能从而推动癌症发展,还可以诱导上皮细胞呈恶性转化,促进其干细胞标志分子的表达。因此,探索LCSCs在肝癌组织中的力学微环境以及力学因素对于LCSCs的调控,将为寻求靶向力学微环境的LCSCs干预疗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课题通过联结二乙基亚硝铵(N-Nitrosodiethylamine,DEN)和N-亚硝基吗啉(N-Nitrosomorpholine,NMOR)诱导构建Sprague-Dawley(SD)大鼠肝癌模型,分析肝脏病变过程中力学特性的变化,观察LCSCs在肝癌组织中的分布,探究LCSCs的分布与肝癌组织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肝癌模型的构建及病理研究通过DEN和NMOR联合诱导构建SD大鼠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模型,利用解剖观察、组织切片和病理染色等手段对肝癌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进行动态研究。得到的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模型的组织学及解剖学观察符合各阶段模型的病理特征,表明该动物模型构建成功。(2)肝癌组织力学性能的分析通过快速冷冻制作组织样品的切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和天狼星红染色对其分别进行了生物物理和病理的评估分析。结果显示正常肝组织、肝炎组织、肝纤维化组织、早期肝硬化、晚期肝硬化组织及肝癌组织的平均杨氏模量分别为0.113±0.06 k Pa、0.19±0.16 k Pa、0.245±0.19k Pa、0.344±0.23 k Pa、0.79±0.43 k Pa和1.65±0.87 k Pa,说明肝组织的刚度协同纤维化的进展而逐步升高。在肝癌组织中,肿瘤核心区域杨氏模量的均值为0.26±0.16 k Pa,侵袭前沿区域杨氏模量的均值为3.48±3.36 k Pa,相比之下,癌旁组织的杨氏模量为1.10±0.83 k Pa,揭示肝癌组织具备明显的力学异质性。(3)肝癌组织中肝癌干细胞分布采用Ep CAM、CD44、CD13等LCSCs表面标志物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组织的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肝纤维化组织中,出现少量CD44单阳性细胞,并偏好集中于胶原沉积的汇管区;早期肝硬化组织中,出现少量的CD13+/CD44+细胞,且偏好集中于胆管区域;晚期肝硬化组织中,开始出现少量的Ep CAM+/CD44+/CD13+细胞,并偏好集中于假小叶的纤维结构区域;肝癌组织中,出现大量的Ep CAM+/CD44+/CD13+细胞,并偏好集中在肿瘤组织的侵袭性前沿。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对肝癌组织每个区域的基质刚度和相应的LCSCs数量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LCSCs的分布与肝癌组织的力学异质性相关。综合上述结果,肝组织的力学性质在癌变过程中逐渐变化,最终演化出显著的力学异质性,并且LCSCs的分布与肝癌组织的力学异质性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LCSCs所处的力学微环境提供了实验依据,为后续探究力学微环境对LCSCs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真核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了一套完善的细胞保护机制,以应对外界刺激或内部异常导致的细胞稳态失衡。Nrf1/Nrf2是CNC-b ZIP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进化上高度保守的b ZIP结构域,可通过结合ARE(或Ep RE)调控细胞抗氧化解毒等保护基因的转录激活,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关键因素。Nrf1/Nrf2通过内源性调控网络可参与调控多种应激和代谢过程,如内质网应激和脂质代谢等。Nrf1可
学位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建设美丽乡村更是与基层党建密切相关,只有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出落实上级政策、引导发展方向的作用,才能真正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浙江省的“千万工程”通过基层党建带动保障机制,夯实了乡村地区的政治基础,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获得了良好效果,其经验对于辽宁乡村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影响着全人类的健康。具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吸烟史和遗传易感基因的人群会有更大的概率患上此病。目前,口服降脂药物和支架植入等介入疗法仍然是最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但口服药物的非特异性分布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而介入手术存在再狭窄、晚期血栓等严重副反应。因此,这些治疗方法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纳米药物由于具有药物溶解度好、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受
学位
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表明,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第一大癌症类型。其中早期治疗被普遍认为是乳腺癌患者预后最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因此减少诊断延迟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进而降低死亡率。研究发现,肿瘤标志物的异常表达往往出现较早,因而采用液体活检分析体液中的肿瘤标志蛋白在辅助乳腺癌早期检测和预后评估中极具潜力。近年来,荧光分析法以其操作简单、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医学检验检测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尤
学位
Micro RNAs(miRNAs)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肿瘤筛查和诊断的标志物,发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检测方法对推动肿瘤标志物miRNA的早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由纳米材料构建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在生物标志物的检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核酸适配体技术和纳米荧光淬灭剂的miRNA检测,在肿瘤标志物早期快速检测中潜力巨大。然而,目前大多数纳米淬灭剂的外表面积有限,颗粒能够携载
学位
酿酒酵母是微生物工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类安全微生物,常被用作化合物合成的细胞工厂。酿酒酵母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了Crabtree效应,乙醇是酿酒酵母Crabtree效应的重要产物。在Crabtree阳性酿酒酵母中生产乙醇外的其他目标产物时,碳源大量流向乙醇,造成目标产物转化率低下。为了提高酿酒酵母中目标产物的转化率,减少代谢流的损耗,敲除了丙酮酸脱羧酶基因,消除了酿酒酵母体内乙醇的生成。但是这一类丙酮
学位
近年来,基于近红外(near-infrared,NIR)的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由于其具有远程、微创、非手术、较深的组织穿透性和避免耐药菌产生等优点,在植入体表面细菌感染治疗和根除生物膜研究上日益受到重视。本课题组合成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mesoporous polydopamine nanoparticles,MPDA)具有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丰富的载
学位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有关体育运动影响人体大脑功能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探究出体育运动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还能改善大脑功能和健康状态等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搜索整理了大量关于体育运动影响大脑功能方面的文献资料,全面了解其应用现状,有逻辑的进行整理归纳及撰写本篇综述。研究结果:(1)海马体具有神经再生的能力,体育运动能使海
会议
心血管疾病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尽管血液的凝固程序较为复杂,但凝血酶在整个凝血级联过程的中心作用依旧突出,这种极为关键的凝血因子也因此成为血栓预防和治疗的重要靶标。低毒高效的新型药品以及功能食品一直被渴求着。药食同源天然产物凭借自身独特的属性在新药研发和功能食品开发中备受青睐,然而现实中新药上市的投入力度和成功率并不成正比。面对此现状,一方面继续保持药物治病的专属特性,药物重定位思想凭借药物的杂
学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情反复,病期较长,而临床上使用的治疗药物价格高昂、副作用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肠道菌群与其代谢物、宿主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对于维持肠道健康十分关键。近年来,色氨酸代谢通路在肠道稳态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乳酸杆菌类在肠道色氨酸代谢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类菌群降解色氨酸后,可产生多种色氨酸代谢物,其中的吲哚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