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γ对培美曲塞化疗的疗效预测与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775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NSCLC细胞中PPARγ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对培美曲塞化疗疗效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培美曲塞与PPARγ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以求寻找出能有效预测培美曲塞抗肺癌作用疗效的分子靶点或分子标志物。研究方法及结果:1.PPARγ在肺癌细胞系及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我们选取7种肺癌细胞系及4例NSCLC患者肺癌及癌旁组织,western-blot检测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无论是在细胞水平还是肺组织水平验证,PPARγ的表达水平均存在差异性。选取高表达PPARγ的A549细胞及低表达PPARγ的PC-9细胞,用相同浓度的培美曲塞(10μM)刺激相同的时间(72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培美曲塞对高表达PPARγ的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2.癌组织高表达PPARγ的NSCLC患者对培美曲塞化疗的敏感性高于癌组织低表达PPARγ的患者回顾性临床研究中,我们首先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NSCLC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4例NSCLC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PPARγ蛋白染色,H-score评分法评估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癌组织高表达PPARγ的患者对培美曲塞化疗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癌组织低表达PPARγ的患者,前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后者。3.培美曲塞可同PPARγ配体结合域结合构建PPARγ-LBD的晶体结构及培美曲塞的分子结构,计算培美曲塞与PPARγ配体结构域的完全或部分活性腔结合的相互作用能。研究结果发现,培美曲塞可以和PPARγ配体结构域的部分或完全活性腔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复合体。同时,我们发现培美曲塞作为部分激动剂与PPARγ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更高。4.培美曲塞可通过激动PPARγ,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从而发挥抑制NSCLC增殖的作用选取正常的肺上皮细胞BEAS-2B及6种NSCLC细胞系细胞,提取组织蛋白,Western-blot检测肺癌细胞系中PPARγ、p-NF-κB、NF-κB表达水平;同时我们选取H1975细胞,用5ng/ml TNF-α刺激30min后,提取细胞蛋白,将细胞蛋白分为Input、IgG、PPARγ、NF-κB组,分别加入相应的抗体,Western-blot检测实验结果。一、观察发现,同种肺癌细胞系相对高表达PPARγ时,P-p65表达相对较低,即相对高表达PPARγ的肺癌细胞系中,NF-κB活性相对较低。二、免疫共沉淀实验中验证出PPARγ可以同NF-κB蛋白发生直接相互作用。选取相对高表达PPARγ的A549肺癌细胞系,用培美曲塞及NF-κB通路激活剂TNF-α刺激A549细胞,实验结果发现:与单用TNF-α细胞组相比,培美曲塞单用或联合TNF-α都可以下调NF-κB的磷酸化水平及c-myc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中,将PC-9细胞分为生理盐水组、GW9662组(5μg/ml)、培美曲塞组(10μΜ)、培美曲塞组(50μΜ),每组细胞转入等量NF-κB质粒和海肾质粒,12h后按上述分组给予相应刺激,48h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每组NF-κB的转录活性。研究结果发现与未处理对照组相比,用PPARγ拮抗剂GW9662刺激肺癌细胞48h后,NF-κB转录活性增高;用培美曲塞刺激肺癌细胞48h后,NF-κB转录活性降低,呈剂量依赖性。5.动物水平验证PPARγ增敏培美曲塞对肺癌疗效的分子机制采用尿烷诱导Balb/c小鼠肺腺癌动物模型,将15只小鼠平均分为生理盐水组(100μl/kg/W)、尿烷组(1g/kg/W)、尿烷联合培美曲塞组(100mg/kg/W),按以上处理24周后Western-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PPARγ、NF-κB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发现,与未治疗尿烷处理组相比,尿烷联合培美曲塞处理组小鼠肺肿瘤细胞PPARγ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同时NF-κB的磷酸化水平受到抑制。结论本研究初步发现:一、PPARγ表达水平与一线行培美曲塞化疗的NSCLC患者的PFS成正相关,对临床上NSCLC患者对培美曲塞的化疗疗效具有潜在的预测作用。二、培美曲塞可作为PPARγ激动剂,通过激活PPARγ抑制NF-κB的活性,发挥抗NSCLC增殖的作用。三、通过动物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培美曲塞可上调PPARγ的表达,抑制NF-κB的磷酸化水平。本课题丰富了培美曲塞治疗肺癌的分子机制,为PPARγ激动剂用于肺癌化疗增敏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本项研究通过检测纳米三氧化二铁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以及携带siRNA后对靶基因的沉默效果来验证纳米三氧化二铁能否成为siRNA的有效载体。   方法:1.取孕15天左右SD大鼠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碱烧伤兔角膜新生血管化的抑制作用及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影响,评价多西他赛对兔碱烧伤后角膜新生
目的:通过玻璃体腔注射NMDA制作大鼠视网膜兴奋性损伤模型,观察替普瑞酮对视网膜HSP70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其对兴奋性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无保护作用。   方法:Wistar大鼠5
目的:建立H2O2诱导的小鼠TKE2细胞和角膜氧化应激的体内外模型,通过添加ROCK抑制剂Y-27632,研究Y-27632对角膜上皮的保护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应用小鼠角膜上皮干/祖细胞系(TKE2
背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神经元胞浆中出现嗜酸性包涵体路易(Le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与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的内
目的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是一种发生在人皮肤真皮浅层先天性进行性发展的血管畸形,新生儿的发生率约为3-5‰,且85%的患者皮损发生于面部,常持续终生不退,给患者社会心理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是个急需解决的重要的临床问题。许多PWS患者在成年后皮损逐渐增厚并可能发展为增生结节型损害,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增厚结节型
第一部分、微泡诱导超声空化联合血凝酶增强兔正常肝脏微波热消融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微泡诱导超声空化联合血凝酶对兔正常肝脏微波热消融的增强作用。  方法:健康新
慢性肾脏病(CKD)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10%~13%,若不严格控制,部分患者终将进展至完全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的阶段,给个人及国家产生巨大的经济负担。CKD包括一系列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
目的:通过观察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患者术后给予不同剂量外源性雌激素,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a (estrogen receptor α, ERa)的表达情况及AFS评分的变化:外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