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药酱头的叶绿体全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及潜在生物活性探究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酱头为蓼科何首乌属植物齿叶蓼Fallopia denticulata(C.C.Huang)T.M.Schust.&Reveal的干燥块根,具有治疗消化不良,胃痛及流感等功效。但现有分类研究对酱头原植物齿叶蓼的记载混乱,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且现有文章对齿叶蓼的分类研究较少,这造成了酱头的基原不明;酱头是彝族民间常用药,常用作抗流感,但没有学者对酱头的抗流感活性进行探究;酱头在云南、贵州等地分布较广,但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较少,这也造成了酱头资源的浪费。方法:(1)本文首先选择中国植物志记载的何首乌属植物:齿叶蓼、何首乌、毛脉蓼、木藤蓼、齿翅蓼及卷茎蓼为研究对象,首次获得了齿叶蓼、毛脉蓼、木藤蓼、齿翅蓼及卷茎蓼的叶绿体全基因组。从叶绿体基因组组成、结构、密码子偏好性及重复序列等方面对六个何首乌属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叶绿体基因组学的方法分析了齿叶蓼的系统发育,设计并验证了鉴别六个物种的特异性条码,重构了齿叶蓼的系统发育关系,明晰了酱头的基原;(2)本文以酱头为研究对象,建立酱头抗神经氨酸酶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对不同极性的提取物进行分析,后采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了最佳抗神经氨酸酶活性的提取物,对酱头的抗流感活性化合物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用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技术及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对酱头的活性化合物进行了验证,确定了酱头的抗流感活性化合物;(3)本文对酱头进行了广靶代谢组学的分析,对酱头的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将降维分析出的次生代谢物与网络药理及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技术联合分析,为酱头的抗糖尿病作用提供了研究基础,也为酱头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文献支撑。结果:(1)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国内外酱头原植物齿叶蓼的分类、酱头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系统总结了叶绿体基因组学、蓼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代谢组学的最新研究现状,为本论文确定完善的研究内容及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2)酱头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齿叶蓼、何首乌、毛脉蓼、木藤蓼、齿翅蓼及卷茎蓼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在结构、基因组大小、基因组成及基因组序列上相似,在LSC、SSC和IR之间边界处的基因分布位置和基因长度几乎完全一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扩张和收缩,表现为rps19及ndh F基因在IRa区域丢失;(2)基于叶绿体编码序列(CDS)数据和叶绿体全基因组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及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支持率较高,齿叶蓼与何首乌、毛脉蓼、木藤蓼、齿翅蓼及卷茎蓼在系统发育关系上距离较远,故齿叶蓼应与上述五个物种分离,该结果支持了多识植物百科中将齿叶蓼归于翼蓼属的分类,何首乌、毛脉蓼、木藤蓼、齿翅蓼及卷茎蓼互为姐妹群,建议将上述五个物种划分为同一属;(3)开发了区间为pet N-psb M、psa J-rpl33、ycf3-trn SGGA及trn L-UAG-ccs A的4个DNA标记,用作六种何首乌属植物的鉴别。(3)酱头抗流感活性探究表明,建立酱头抗神经氨酸酶活性部位提取工艺,明晰了酱头的抗神经氨酸酶成分包含21种化合物,分别为黄酮、酚酸、生物碱及其他类。其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及(-)-表没食子儿茶素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在抗流感活性中,具有较大潜力。(4)酱头抗糖尿病活性探究结果表明:(1)根据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初步确定了酱头包含881种化合物,其中,次生代谢物419个,初生代谢物462个,酚酸类与黄酮类化合物为酱头的主要次生代谢物,分别为183及83个。(2)网络药理分析表明,肿瘤坏死因子(TNF),Toll样受体4(TLR4),Rela protooncogene(RELA)等为酱头抗糖尿病的核心靶点。酱头可能通过调控TRP通道的炎症介质,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及催乳素信号通路来治疗糖尿病。化合物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度值较大的入血成分有阿魏酸(Isoferulic Acid)及阿魏酰腐胺(N-Feruloylputrescine)等。(3)分子对接研究表明,19个化合物显示出了较强的抗糖尿病活性,其中Cycloartenol、Alphitolic acid及2α,19α-Dihydroxy-3-oxours-12-en-28-oic acid化合物值得进一步探究。结论:(1)本研究首次测定了齿叶蓼、毛脉蓼、齿翅蓼及卷茎蓼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并进行何首乌及木藤蓼的叶绿体全基因组重测序,组装注释,分析了六个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重构了齿叶蓼的系统发育,并开发出鉴定六个物种的DNA条形码片段;(2)本文首次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提出将酱头原植物齿叶蓼归于翼蓼属;(3)首次探究酱头的抗流感活性,建立了酱头抗流感活性提取工艺,明晰了酱头的抗流感活性成分为(-)-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及(-)-表没食子儿茶素;(4)首次系统探究酱头的化学成分,明确了酱头的化学组成包含881种化合物,肿瘤坏死因子(TNF),Toll样受体4(TLR4),Rela proto-oncogene(RELA)等为酱头抗糖尿病的核心靶点。酱头可能通过调控TRP通道的炎症介质,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及催乳素信号通路来治疗糖尿病。酱头的19个化合物显示出了较强的抗糖尿病活性,其中Cycloartenol、Alphitolic acid及2α,19α-Dihydroxy-3-oxours-12-en-28-oic acid化合物值得进一步探究。
其他文献
痛风汤散是由勒哲、诃子和渣驯膏三味药组成的藏药处方,收录于《藏药标准》中,具有消肿、止痛、抗炎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痛风、下肢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1],本课题前期研究显示痛风汤散具有良好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但其药效物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痛风汤散的入血成分及相关的药效作用筛选其药效物质,测定药效物质的药动学行为,并对口服痛风汤散后的高尿酸血症大鼠进行了药代学和药效学的相关性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奠
学位
目的:应用UPLC-Q-TOF/MS技术鉴定藏药兔耳草基原植物全缘兔耳草化学成分,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药理药效实验探讨其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并对兔耳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以为藏药兔耳草的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1)成分鉴定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100 mm×2.1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溶液(B
学位
为实现航天员与空间机械臂的脑机交互,针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SSVEP-BCI),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SVEP信号分类方法;该方法以SSVEP信号经过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特征为输入,经过三层卷积层、全连接等操作实现信号的分类识别;采用清华大学Benchmark数据集对该方法进行测试,在1秒的时间窗口下,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9.07%,平均信息传输率为149.24 b/min,均明显高于采用
期刊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新鲜或干燥块根,生品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1]。传统地黄炮制方法有砂仁制、姜制、醋制、食盐水制、人乳制、童便制等不同辅料炮制,现代方法主要以清蒸、酒炖为主。炆地黄作为建昌帮特色炮制饮片之一,其辅料多样,独具地方特色,但现在存在应用程度不高、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故本研究首先对炆地黄炮制过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小
学位
电致化学发光(ECL)有着电化学和光学固有的优点,如成本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而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在众多的ECL发光物质当中,三联吡啶钌Ru(bpy)32+有着ECL发光稳定性,但Ru(bpy)32+必须要在共反应剂的协助下才能产生很强的ECL发光信号。纳米材料由于其优良性质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在ECL发光体系中。石墨烯、黑磷等纳米材料被证实可以当作Ru(bpy)32+共反应剂。因此,
学位
目的:本研究采用磷酸组胺建立气道损伤模型,初步从整体、细胞等不同的水平验证麻杏石甘汤(MSD)抗气道损伤与调控EGFR/PI3K靶点的相关性,深化对其作用机理的认识,明确其物质基础,初步探讨含药肝孵育液法用于体外药效研究的可行性,为该方法在中药复杂体系体外药理研究的应用提供初步的支撑。方法:1.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MSD(N1-N13组)不同的配伍比例,使用临床煎煮方法制备MSD药液。以氯化乙酰胆碱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艾灸关元穴对不同年龄段大鼠温补肾阳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艾灸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周龄、8月龄、21月龄Sprague Dawley(SD)雄性大鼠作为幼年、青年、老年三个年龄段,将幼年大鼠随机分为幼年空白组、幼年阳性对照组、幼年艾灸组;将青年大鼠随机分为青年空白组、青年阳性对照组、青年艾灸组;将老年大鼠随机分为老年空白组、老年阳性对照组、老年艾灸组,一共9组,每组
学位
产业兴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创业则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而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的核心问题。学界对于创业机会的属性及来源一直存有争议,并形成了以机会客观为本体论的发现理论和以机会主观为本体论的创造理论。两种理论在理论基础与假设前提、研究焦点与主要特点、创业者角色与决策环境以及创新程度与运行层面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分析和比较这些差异,有利于在不同的情境下恰当地使用匹配的理论,从而更好地指
期刊
粉葛是豆科植物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Benth.)的干燥根,具有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等药理活性,主要有效成分为葛根素、大豆苷元、大豆苷、染料木素、染料木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其中葛根素是药效指标成分,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粉葛干燥品葛根素含量不少于0.30%。葛根素属于黄酮碳苷,大部分碳苷具有不同于氧苷的独特药理活性。糖基转移酶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酶,能够将糖供体的糖基转移到糖受
学位
目的:从甜味受体的角度阐明玉竹多糖的降血糖机理,为玉竹多糖及玉竹的临床应用、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为降血糖机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方法:1.玉竹多糖的制备及表征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再利用透析膜去除小分子物质得到纯化多糖;在此基础上,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纯化多糖中多糖的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其中蛋白质的含量,采用HPLC-ELSD法测定其中低分子糖的含量,对玉竹多糖的纯度及杂质进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