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39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抑制心肌衰老改善尿毒症大鼠心肌纤维化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3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经典5/6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SD大鼠模型,观察新型H2S供体AP39对实验性尿毒症SD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内在机制是否与线粒体自噬及心肌衰老有关。方法:48只同批次雄性两月龄SD大鼠适应喂养环境5天,通过随机数表法平均分入四个实验组中。组别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尿毒症造模组(UCM)、AP39干预组(UCM+AP39)、AP39对照组(AP39)。UCM组、UCM+AP39组采用经典的5/6肾切除手术制作建立尿毒症大鼠模型,CON组、AP39组则只予行肾脏游离假手术作对照。术后4周开始药物干预实验,UCM+AP39组、AP39组给予AP39(50n M/kg/d)腹腔注射,UCM组和CON组大鼠则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共干预4周后进行心脏彩超检测并查看各实验组大鼠心脏功能及结构改变,处死大鼠前称量各组大鼠的体重(BW)并采血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以及尿蛋白/肌酐比以评估造模情况。充分麻醉并处死大鼠后,称取新鲜大鼠心脏质量(HW),收集并分装各实验组心肌标本用于后续检测及对比:各组实验大鼠心肌胶原沉积情况用Masson染色检测比较,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比较,心肌衰老水平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评估,线粒体自噬情况及线粒体微观结构则以透射电镜观察,CSE、TIMP2、MMP3、CollagenⅢ、LC3A/B、Beclin-1、Atg5、P53、P21、P16、BNIP3以及FUNDC1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RT-q PCR检测BNIP3、LC3B、P53基因的相对含量。结果:1.各实验组大鼠一般情况及生化结果:较CON组而言,UCM组大鼠HW/BW增加并伴有BW的下降(P<0.05);而较UCM组大鼠相比,UCM+AP39组HW/BW有所下降(P<0.05),但BW差异不明显(P>0.05)。在各组实验鼠的HW值对比统计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UCM组、UCM+AP39组大鼠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尿肌酐值分别与CON组、AP39组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此外,较UCM组而言,UCM+AP39组大鼠的尿蛋白/尿肌酐值下降(P<0.05)2.各实验组大鼠心脏彩超情况:相对CON组而言,UCM组大鼠心脏LVI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LVID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扩大,同时LVFS(左室短轴缩短率)则明显下降(P<0.05);而UCM+AP39组与UCM组大鼠相比,LVIDd、LVIDs减低,LVFS可见回升(P<0.05)。LVEF(左室射血分数)在CON组与UCM组之间以及AP39+UCM组与UCM组之间虽有差异,但未达显著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3.各实验组大鼠心肌Masson染色情况:UCM组切片组织内被蓝染的部分较CON组而言增加且排列错乱,提示尿毒症环境下的大鼠发生心肌重构及纤维化;而UCM+AP39组较UCM组相比,实验大鼠心脏切片中被蓝染的部分可见减少,说明AP39干预可改善及缓解尿毒症环境下的心肌纤维化。4.各实验组大鼠心肌免疫组化结果:UCM组实验鼠心肌切片中CollagenⅢ的表达量比CON组增多,而相对UCM组而言,UCM+AP39组CollagenⅢ表达量下降,AP39组较CON而言则差异不明显。5.各实验组大鼠心肌透射电镜结果:UCM组大鼠较CON组而言,其心肌组织电镜视野下线粒体自噬少见且线粒体嵴普遍较为模糊;与UCM组比较,UCM+AP39组大鼠心肌组织电镜视野下线粒体自噬相对较多,且线粒体嵴相对完整。6.各实验组大鼠心肌β-半乳糖苷酶染色情况:UCM组较CON组蓝染部分增加,而较UCM组而言,UCM+AP39组染色则有减少趋势。7.各实验组大鼠心肌中相关蛋白表达情况:P16、P53、P21、MMP3、CollagenⅢ蛋白表达量在UCM组中显著高于CON组(P<0.05);而Atg5、LC3A/B、TIMP2、BNIP3、CSE、Beclin-1蛋白含量在UCM组中明显低于CON组(P<0.05)。UCM+AP39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53、P21、P16、CollagenⅢ、MMP3蛋白表达量较UCM组减少(P<0.05),而CSE、Beclin-1、Atg5、LC3A/B、TIMP2、BNIP3蛋白表达量较UCM组增加(P<0.05);但在UCM组与CON组以及UCM+AP39组与UCM组之间,未见FUNDC1蛋白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P39组与CON组相比,CollagenⅢ、MMP3、P53、P21、P16,CSE、Beclin-1、Atg5、LC3A/B、TIMP2、BNIP3、FUNDC1蛋白表达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尽管BNIP3、LC3A/B的表达水平可能存在下降趋势)。8.各实验组大鼠心肌RT-q PCR检测结果:UCM组BNIP3及LC3B基因表达较CON组而言相对减少(P<0.05),而P53基因在UCM组的表达则较CON组则增多(P<0.05);UCM+AP39组较UCM组而言,BNIP3及LC3B基因表达上调,而P53基因表达则相对减少(P<0.05);以上三种基因在CON对照组与AP39对照组间大鼠心肌的检验差异则不显著(P>0.05)。结论:线粒体靶向H2S供体AP39可缓解尿毒症所致的大鼠心肌纤维化,内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线粒体自噬及抑制心肌衰老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hsa_circ_0003538与hsa_circ_0084904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sa_circ_0003538的相对表达量(47例胃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同时,检测血清hsa_circ_0084904的相对表达量(25例胃癌患者和18例健康体检者);2.分析胃癌患者血清 hsa
学位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因发病机制暂不明确,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绞股蓝在传统中药中有着悠久历史,其主要成分绞股蓝皂苷有着抗炎活性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但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尚未研究,因此我们观察口服绞股蓝皂苷对右旋糖酐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本课题选用8~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1~24g),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
学位
目的:探讨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中药、针刺与手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进而优化本流派颅脑损伤特色病种诊疗体系。方法:收集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原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5年7月的颅脑损伤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每组60例。中药治疗组予以中药辨证论治,1帖/d, 4周为1个疗程;综合治疗组在中药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石氏伤科针刺、手法治疗,均隔日
期刊
目的:探索miRNA-146a-5p通过调控LRRC15的表达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1)通过miRNA公共数据库,预测可能作用于LRRC15的上游miRNA,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与LRRC15结合保守度最高的miRNA。(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预测得到的miRNA-146a-5p在骨肉瘤细胞株Saos-2、MG-63及人成骨细胞h FOB1.19中的表达水平,明确其
学位
目的:研究不同体积肝切除对肝纤维化小鼠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30%肝切除正常组(15只)、70%肝切除正常组(15只)、30%肝切除肝纤维化组(15只)、70%肝切除肝纤维化组(15只)。按照分组要求分别行30%及70%肝切除手术,术后0h、48h及96h分别处死5只小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标本。计算小鼠肝体系数评估小鼠肝再生程度;检测小鼠术后血清谷丙转氨
学位
目的:研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PFKFB4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以及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98例胃癌患者。术中收集切除的胃癌标本以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距离肿瘤边缘2cm)。采用免疫组织化
学位
目的:基于膝关节CT轴位影像测量髌腱外偏角,验证其测量的可重复性,探究其在复发性髌骨脱位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科室住院治疗的膝关节患者508例,经排除标准排除377例后,共131例患者参加了本研究。其中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72例,根据TT-TG≥20mm共33例分为A组,TT-TG<20mm共39例分为B组,非髌骨脱位患者59例为C组。测量患者的髌
学位
目的:通过检测患者术前肝功能及血常规指标,计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前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与血小板指数(The Hemoglobin,Albumin,Lymphocyte,and Platelet,HALP)、单核细胞与红细胞比值(monocyte-to-red blood cell ratio,MRR),并纳入经典指标中性粒细胞与
学位
目的:研究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对大鼠清洁模型创面血管增生的影响以及对大鼠感染模型创面愈合影响,进一步了解复方芙蓉花叶膏的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研究芙蓉花叶提取物对大鼠清洁创面血管增生的影响,将60只SPF级SD(300±20g)雌性大鼠均分为模型组、复方黄柏液组、复方芙蓉花叶组,适应性喂养后建立背部创面模型,建模后第二天开始应用相应药物伤口外换药,在干预后第4、8、12天,
学位
背景本团队研发了一种脊柱外固定器用于腰椎骨折的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术后患者的骨折愈合快且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发生率低等现象。本研究将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该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点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为临床进一步应用提供相应理论依据。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脊柱外固定器治疗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为临床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我们对一名健康志愿者进行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得腰椎影像学资料,利用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