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对大鼠创面血管增生及愈合的影响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h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对大鼠清洁模型创面血管增生的影响以及对大鼠感染模型创面愈合影响,进一步了解复方芙蓉花叶膏的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研究芙蓉花叶提取物对大鼠清洁创面血管增生的影响,将60只SPF级SD(300±20g)雌性大鼠均分为模型组、复方黄柏液组、复方芙蓉花叶组,适应性喂养后建立背部创面模型,建模后第二天开始应用相应药物伤口外换药,在干预后第4、8、12天,分别从每组中随机选取动物并获得创面组织样本,应用组织病理学染色方法观察创面情况,使用免疫组化(IHC)、Western Blot方法以及RT-q PCR测定创面组织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蛋白及m RNA表达情况。第二部分研究芙蓉花叶提取物对大鼠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将60只SPF级SD(300±20g)雌性大鼠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复方黄柏液组、模型组、复方芙蓉花叶组,对实验大鼠进行创面感染造模后,分别应用药物干预后观察用药后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干预后第5、8、11、15天的伤口愈合率。结果:第一部分实验:1).组织病理学HE染色显示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组大鼠创面较其他组炎症细胞减少、肉芽组织增生、肌母细胞增多;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4、PDGF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显示,复方芙蓉花叶组三种蛋白表达在药物干预的第4天最显著,并早于复方黄柏液组和模型组出现(P<0.05);3).在Western Blot和RT-q PCR方法检测PDGF和VEGF蛋白及m RNA水平上,复方芙蓉花叶组的PDGF、VEGF表达量在干预第4天达到峰值,显著早于复方黄柏液组的第8天达峰,模型组的PDGF、VEGF表达量则处于缓慢上升趋势,干预后第12天仍维持较高表达水平(P<0.05)。第二部分实验:与其他3组大鼠比较,复方芙蓉花叶组的伤口开始愈合时间(3.78±0.55天)以及完全愈合时间(16.24±0.62天)明显较短(P<0.05);模型组伤口开始愈合时间(3.94±0.62天)以及完全愈合时间(18.53±1.23天)最长,愈合情况最差。结论:1).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可促进创面组织中与血管生成相关基因CD34、PDGF、VEGF蛋白和基因的表达,使它们生成峰值提前,使创面组织血管快速增生,促进肉芽组织增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2).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和复方黄柏液均能促进创面愈合,但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在缩短开始愈合时间和完全愈合时间方面的疗效优于复方黄柏液。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联合深度镇痛镇静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收集从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且发病时间小于14天。本研究共纳入134名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术前有无行气管插管联合深度镇痛镇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气管插管联合深度镇痛镇静组,
学位
目的:探究miR-423-5p在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1.分别转染agomiR-423-5p、antagomiR-423-5p及其阴性对照进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采用EDU、Western-blot实验检测内皮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D105(Endoglin)表达、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miR-423-5p对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2.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http
学位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hsa_circ_0003538与hsa_circ_0084904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sa_circ_0003538的相对表达量(47例胃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同时,检测血清hsa_circ_0084904的相对表达量(25例胃癌患者和18例健康体检者);2.分析胃癌患者血清 hsa
学位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因发病机制暂不明确,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绞股蓝在传统中药中有着悠久历史,其主要成分绞股蓝皂苷有着抗炎活性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但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尚未研究,因此我们观察口服绞股蓝皂苷对右旋糖酐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本课题选用8~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1~24g),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
学位
目的:探讨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中药、针刺与手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进而优化本流派颅脑损伤特色病种诊疗体系。方法:收集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原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5年7月的颅脑损伤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每组60例。中药治疗组予以中药辨证论治,1帖/d, 4周为1个疗程;综合治疗组在中药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石氏伤科针刺、手法治疗,均隔日
期刊
目的:探索miRNA-146a-5p通过调控LRRC15的表达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1)通过miRNA公共数据库,预测可能作用于LRRC15的上游miRNA,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与LRRC15结合保守度最高的miRNA。(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预测得到的miRNA-146a-5p在骨肉瘤细胞株Saos-2、MG-63及人成骨细胞h FOB1.19中的表达水平,明确其
学位
目的:研究不同体积肝切除对肝纤维化小鼠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30%肝切除正常组(15只)、70%肝切除正常组(15只)、30%肝切除肝纤维化组(15只)、70%肝切除肝纤维化组(15只)。按照分组要求分别行30%及70%肝切除手术,术后0h、48h及96h分别处死5只小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标本。计算小鼠肝体系数评估小鼠肝再生程度;检测小鼠术后血清谷丙转氨
学位
目的:研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PFKFB4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以及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98例胃癌患者。术中收集切除的胃癌标本以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距离肿瘤边缘2cm)。采用免疫组织化
学位
目的:基于膝关节CT轴位影像测量髌腱外偏角,验证其测量的可重复性,探究其在复发性髌骨脱位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科室住院治疗的膝关节患者508例,经排除标准排除377例后,共131例患者参加了本研究。其中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72例,根据TT-TG≥20mm共33例分为A组,TT-TG<20mm共39例分为B组,非髌骨脱位患者59例为C组。测量患者的髌
学位
目的:通过检测患者术前肝功能及血常规指标,计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前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与血小板指数(The Hemoglobin,Albumin,Lymphocyte,and Platelet,HALP)、单核细胞与红细胞比值(monocyte-to-red blood cell ratio,MRR),并纳入经典指标中性粒细胞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