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行动自2018年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基本任务已经完成。与此同时,在许多学者实地调研时,仍然发现在人居环境整治时存在资源投入“跑冒滴漏”、政策执行力度逐渐下降、农民响应无法维持高水平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发生都导致了政策执行过程中陷入困境,基层政府与村民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最终政策执行无法继续。在我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措施及其执行方式的背景下,政策资源缺失与执行力度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行动自2018年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基本任务已经完成。与此同时,在许多学者实地调研时,仍然发现在人居环境整治时存在资源投入“跑冒滴漏”、政策执行力度逐渐下降、农民响应无法维持高水平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发生都导致了政策执行过程中陷入困境,基层政府与村民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最终政策执行无法继续。在我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措施及其执行方式的背景下,政策资源缺失与执行力度下降为何出现?其如何影响农民对政策的响应?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基层政府的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基层政府厨房改造政策的政策执行,以资源分配和政策执行中的村民的政策响应为题,选取了厨房改造政策试点L村作为研究对象,以基层政府、村干部、农民之间的互动为主线,通过访谈案例关键人物,对政策执行陷入的困境原因进行分析。在本文的内容上,本文第一章主要对现存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二章主要阐释资源、政策执行与农民响应的相互作用如何缔造了政策初期高效运行,第三章对案例中厨房改造政策执行困境的出现进行阐释,第四章主要讨论厨房改造政策由陷入困境再到最终无法执行的原因,第五章总结厨房改造政策由高效运转,发展到陷入困境,再到无法执行,政策失败发生的关键要素、影响条件和逻辑机制。在结论上,笔者从案例研究中发现,厨改政策的政策执行难度发生变化的关键变量在于资源分配的可感知度与政策执行力度;在逻辑上,村民对政策响应度和厨房改造的资源投入不均与政策产品质量下降有直接联系,同时资源缺失也导致村干部失去政策执行的外部动力,这最终导致政策执行无法继续。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案例中得到应该健全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规范、完善对政策执行者的处罚制度、健全政策过程中横向和纵向的反馈机制三个启示。最后,研究政策执行难度变化背后的逻辑,有助于我们理解涉农政策目标群体的行为方式、心理变化,在提升涉农政策执行主体制定政策的科学程度、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水平、解决涉农政策执行困境等方面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著名的加拿大当代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被冠以“加拿大文学女皇”的称号。阿特伍德的作品构思精巧、风格多样,多涉及女性、民族、生态等题材。她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多部文学经典,广受好评。她的长篇小说《羚羊与秧鸡》出版于2003年,问世当年就被提名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并最终入围布克奖的决选名单。《羚羊与秧鸡》从末世中唯一人类幸存者雪人的回忆展开,讲述了一
中国正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隔代教育现象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了隔代互动行为的产生,然而由于祖辈和孙辈之间存在代际隔阂,在相处过程中通常难以产生有效和谐的互动。为降低代际隔阂在隔代互动中的影响,促进祖孙之间形成有效和谐的隔代互动,本文尝试从祖孙的情感需求出发,深入挖掘情感需求并将其转化成设计策略,指导隔代互动产品的设计。本文将隔代互动产品的研究范围限定为教育类产品,针对隔代互动教育产
目前,促进我国农村发展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脱贫攻坚战虽已胜利,但我国农村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村民主体性活力仍旧不足,其在农村建设中的优势性仍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农村文化塑造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种强调发现社区优势、挖掘社区资产的新社区发展模式,主张通过资产动员、聚焦内在、关系驱动这三个取向去推动社区发展,重塑社区经济、文化
概念史研究的是“概念”,探寻的却是概念背后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同一语词,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概念,原因在于其背后体现的知识样式和认知模式的转型。本文的研究主题“常识”即是如此,“常识”概念的生成、演进背后反应的亦是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中的变与不变诸样貌。“常识”本是中国传统语素,在清末新政时期被当作英语common sense对译语在留日知识分子中广为流传。由于中西之间跨语义交际的暖昧特性,初期的“
教育资源的近代化是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厘清教育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区域教育的近代化过程。又因为教育资源包含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所以本文将其对应为学校、教师和经费。本文将利用近代的教育统计资料重点分析这三个要素在近代江苏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以期了解江苏省的教育近代化过程。晚清时期,江苏省广设学堂,兴学校,新式教育初步发展。进入民国后,将学堂改为学校,各类学校的数量
随着近年来马来西亚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华裔家长或是非华裔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发重视,有部分的非华裔家长选择让年龄尚小的孩子接受汉语教育。华裔家长认为汉语本就是华人的母语,因此多数的华裔家长会不假思索地直接将幼儿送进华文幼儿园接受华文教育。然而非华裔家长则认为低年龄的幼儿接受第二语言的能力会比成年人强,幼儿的学习能力会比成年人来得好,因此在深思熟虑后也会选择让幼儿接受华文教育。本文主要以培正幼儿园4至6
政商关系主要呈现为政府与市场、权力与资本、官员干部与企业主之间的互动与博弈,既含有历史文化承继的传统因素,又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制优越性,同时蕴含着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因素。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一方面要坚持官员干部对民营企业家的“亲商”“清商”伦理,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民营企业家对政府和地方发展的“清政”“亲政”伦理。要关注新型政商关系的法德兼备性、问题导向性和结构多元性等应然特征,坚持中庸思想、和
汽水最早在18世纪产生于外国的实验室和制药厂内,晚清以降作为饮料开始输入中国,中国近代汽水行业发展史是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时代缩影。汽水市场首先被外商开发和占据,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商屈臣氏汽水厂,而后在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推动下,一批本土汽水企业相继诞生,并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华洋双方关于争夺汽水市场的竞争复杂微妙,这种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共同推动了中国近代汽水行业的发展,让汽水终于走出奢侈品行列,成为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相辅相成。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人才红利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国家和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前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一环,其同样面临着新形势下不断改革发展的挑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除了受到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等影响之外,还与师资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在我国,职业教育向来是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传统的三年制中专教
在德国,职业教育被视为国家、社会、企业与个人的共同行为,是国家崛起与持久繁盛的原动力与企业生存与竞争的有力手段,更是个人主义、体现个体价值和社会认可的必要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落幕,德国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破坏,沦为一片废墟瓦砾,人民困苦交加。在物质世界崩塌与精神创伤之下,德国以令世人惊愕的速度,在五十年代凭借“经济奇迹”重回世界强国之林。德国的复苏崛起与再度强大,离不开烙印在民族精神中对职业教育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