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用六轮摆臂底盘转向稳定性分析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yu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林业总产值的逐年增长,林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必然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大趋势。传统的林区作业底盘行驶在崎岖不平的林地路面,由于自身缺乏自适应调控功能,在越障以及转向时倾翻概率高,稳定性能差。本文采用的林用六轮摆臂底盘在转向作业时稳定度低,转向行驶不平稳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液压缸的伸缩量来实现底盘轮腿的抬升以及下降,进而调整底盘重心高度,达到提高底盘转向时整车稳定性的目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改进林用六轮摆臂底盘虚拟样机模型,将6个电动推杆完全替换成液压缸,通过车架与摆臂的干涉关系以及前后车架的干涉关系确定每个轮腿的摆臂摆角以及折腰转向角度,本文拟定林用六轮摆臂底盘在林区最大行驶速度为30km/h。2.在前车架中点处建立六轮摆臂底盘基坐标系,通过旋量理论建立底盘的运动学模型,求得底盘轮胎的接地点位置,通过雅可比矩阵建立轮腿变化与摆臂角度关系以及车架位置的数学模型以及运动学模型。3.对林用六轮摆臂底盘的在斜面转向时的工况进行分析,判定底盘不同位置下的倾翻轴,求得重心坐标、倾翻轴的数学模型、通过二级稳定度理论求得底盘稳定度的数学模型,结合底盘运动学模型以及二级稳定度的判定方法,本文通过Adams仿真,分别讨论了前进速度、折腰转向角度以及转向速度这三个因素对底盘稳定度的影响。4.分别在空载以及满载的工况下进行讨论林用六轮摆臂底盘在斜面完成完整转向过程中的稳定度变化。本文对临界状态以及倾翻状态进行稳定度调平,基于Adams/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通过PID控制、模糊控制、模糊PID控制三种方法对底盘进行折腰转向时的稳定度调平,将输出的稳定度进行对比得出结论,采用控制策略后底盘的稳定性均得到了小幅度的提升。模糊PID控制下,折腰转向角为25°时,底盘稳定度最低约为0.628,整体相比无控制情况下提高了20.92%。折腰转向角为30°时,底盘稳定度最低约为0.72,相比无控制情况下提高了24.5%。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某公司5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事故池及生产废水池基坑为例,通过对该基坑进行理论设计计算、MIDAS/GTS有限元软件施工模拟以及施工现场实测数据反馈。结合该基坑项目选用的支护结构形式以及现场对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施工可行性验证以及施工中重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详细的工程地质岩土勘察报告能够提供准确的工程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参数,在基坑前期工作中,尤其是对
LiMnPO4因具有高理论容量、高电压平台、成本低廉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成为动力电池领域中最具研究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针对其自身较低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扩散速率的缺陷,本文
背景及目的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失盐性肾小管疾病,该病由SLC12A3基因突变引起其编码的钠氯共转运体(NCCT)功能失活所致。NCCT是一
现代林木培育已经朝着精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在影响林木保存率的众多因素中,水分条件是关键因素之一。及时准确地判断活立木水分亏缺、并基于活立木生理需水制定灌溉策略
目的:依据蒙医学理论,通过动物实验,探索赫依偏盛病理模型建立方法,寻找其相关检测指标。通过模型动物及赫依偏盛者血液代谢组学研究,初步探讨赫依偏盛的发生机制。方法:1.赫
[目 的]明确发育早期C57BL/6J小鼠脑内少突胶质细胞的改变,及其与髓鞘的时空动态变化,为HIBD后髓鞘化异常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1.将小鼠按出生时间分为出生后1 d、3d
近年来,水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地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废水的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化工、医药、农药、染料及洗涤等行业的发展,大量含芳环结构的有机物质进入水体
目的:观察环杓关节脱位患者闭合复位后声音恢复和杓状软骨运动的规律,为制定准确的再次治疗时间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
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作为我国药食同源的传统补益药,在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需求。目前党参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加之栽培经验和种植管理技术的不成熟,使得党
目的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接受全身麻醉和手术患者术后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之一,通常在术后24小时内发生,并且呕吐前通常会出现明显的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