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tercin 6和Gassericin A来源的衍生肽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stlavie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龋病是一种牙体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尽管我国居民的口腔健康保健意识已得到提高,但患龋状况仍呈上升态势。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是最主要的致龋菌。生态菌斑学说指出,牙菌斑生物膜中占优势的致龋菌代谢产生过多的酸,导致局部硬组织脱矿是龋病发生的最直接原因。现有的防龋药物包括了氟化物,它能够促进牙釉质的再矿化,但它并不具有明显的抗致龋菌作用。而其他防龋药物也具有局限性,比如抗生素易产生耐药菌株、难以杀灭生物膜状态的细菌,以及长期使用洗必泰可引起牙面着色和味觉异常等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安全有效的新型防龋药物,比如抗菌肽。抗菌肽是一类具有正电性、疏水性和两亲性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它们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的活性,甚至对传统抗生素耐药菌也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其中研究最多的是α-螺旋型抗菌肽,它主要是通过破裂菌膜的机制来发挥抗菌作用,从而具有杀菌快速、不易产生耐药菌的优势。用于抗S.mutans研究的抗菌肽主要包括了天然抗菌肽、衍生肽和专一性靶向S.mutans的抗菌肽。然而,由于存在着合成消耗大(肽链较长)和生物利用度低(空间位阻)等不利于临床转化的因素,目前仍没有抗S.mutans的抗菌肽能够完全进入临床应用阶段。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去寻找和研发更多的抗菌肽,特别是线性短肽。Reuterin 6和Gassericin A是口腔共生菌乳酸杆菌拮抗S.mutans等致龋菌时分泌的、由同一氨基酸序列组成、但空间结构不尽相同的环状细菌素。鉴于它们的提取和合成工序较为复杂、消耗大,故优化此抗菌肽是目前较好的选择。本课题根据两亲性正电性α-螺旋结构抗菌肽的设计理念来截取Reuterin 6和Gassericin A中的活性区域,然后根据正电性、疏水性、两亲性和不完美两亲性的原则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短链线性抗菌肽,其中抗菌肽LR-10最符合低毒高活性和杀菌快速的要求。并进一步研究LR-10对浮游态和生物膜状态的S.mutans的抑制效果、对戈登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其他口腔致病菌的影响、对口腔局部生理环境的耐受性和诱导耐药性发生的能力;以及评估LR-10的生物相容性和探究其抗菌机制。因此本课题的目的是研发出有利于临床转化的抗S.mutans的肽类药物。第一章 Reutercin 6和Gassericin A来源的α-螺旋型衍生肽的设计与筛选目的构建并筛选出低毒高活性、杀菌快速的目标抗菌肽,为后续研究抗菌肽的抗S.mutans的作用和机理奠定基础。方法1.将乳酸杆菌拮抗S.mutans等致龋菌的代谢产物Reuterin 6和Gassericin A作为设计的初始模板,截取经Prabi网站预测后的α-螺旋结构,并在Heliquest网站模拟的螺旋图结果上根据两亲性正电性α-螺旋结构抗菌肽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以此构建一系列Reuterin 6和Gassericin A来源的衍生肽,并分析它们的理化性质等;2.检测各个抗菌肽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s,MBCs)。在96孔板上将生长对数期的S.mutans UA159与倍比稀释的抗菌肽进行均匀混合、厌氧培养24-48 h,取所有肉眼无浑浊的孔中液体涂于BHI琼脂平板,再培养2-3 d;3.检测各个抗菌肽对HPDFs产生的细胞毒性,用它们的CC50进行比较。在96孔板上将2-4代的HPDFs与倍比稀释的抗菌肽进行均匀混合、孵育48 h,按照CCK8说明书操作,读取各孔的OD450值;4.检测各个抗菌肽的杀菌速率,用存活率进行比较。在96孔板上将生长对数期的临床分离株S.aureaus与浓度为1× MBCs的候选抗菌肽进行快速混合后便开始计时,在0、5、10、20、40、60、100、160、220、300和360 min时各取菌液稀释、涂板,需氧培养2d后读取存活菌落数。结果1.截取活性区域后得到LR-1,然后通过氨基酸替换的方式成功构建了5条完美两亲性抗菌肽LR-2、LR-3、LR-6、LR-7和LR-8,以及4条不完美两亲性抗菌肽LR-4、LR-5、LR-9和LR-10,其中LR-4和LR-5的不完美两亲性偏弱。2.多数LR-1衍生肽具有良好的抗S.mutans UA159活性,尤其是LR-7、LR-9和LR-10。它们的抗菌活性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疏水性,即疏水性越高,抗菌肽的抗菌活性越强。同时,不完美两亲性的结构并不会影响α-螺旋结构型抗菌肽的抗菌活性。3.随着抗菌肽的疏水性增加,LR-1衍生肽产生细胞毒性便越高。而不完美两亲性抗菌肽产生的细胞毒性普遍偏低,其中LR-9和LR-10具有最低的细胞毒性。4.LR-1衍生肽的杀菌速率与其疏水性成正比。而不完美两亲性能够进一步提高杀菌速率,比如LR-9和LR-10的杀菌速率最快。第二章 LR-10对浮游状态变异链球菌的抗菌作用研究目的探究目标抗菌肽LR-10用于抗变异链球菌的作用。方法1.检测LR-10、LL-37和pleurocidin等药物的MICs和MBCs。在96孔板上将生长对数期的S.mutans UA159与倍比稀释的药物进行均匀混合、厌氧培养24-48 h,取所有肉眼无浑浊的孔中液体涂于BHI琼脂平板或eBHI血平板,再培养2-3 d;2.检测了LR-10、氯己定和红霉素对S.mutans UA159的耐药性诱导能力。第1代进行的耐药性诱导实验步骤跟检测MICs的实验步骤一致,后面重复检测0.5× MICs中的S.mutans UA1 59与倍比稀释的药物作用后的MICs,连续检测20代,记录每一代的MICs;3.检测LR-10、氯己定和红霉素的杀菌速率以及LR-10对三种口腔链球菌(S.mutans UA159、S.sobrinus和S.gordonii)的杀菌速率,用存活率进行比较。在96孔板上将生长对数期的S.mutans UA159与药物进行快速混合后便开始计时,在0、10、20、30、45、60、90、180和300 s时各取菌液稀释、涂板,厌氧培养2d后读取存活菌落数。按照同样方法,也进行了LR-10对S.mutansUA159和ATCC25175、S.sobrinus ATCC33478和S.gordonii ATCC10558的杀菌速率的比较;4.检测了LR-10在模拟的口腔生理环境(NaCl、pH和唾液)下的杀菌能力。NaCl组的NaCl浓度分别是50、100、200、300和400 mM;酸性条件组的pH分别是5.0、5.5和6.0。我们检测了在不同浓度的NaCl、不同的酸性条件和体外唾液环境下LR-10在10 s内的杀S.mutans UA159速率。5.利用GraphPad Prism 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的方法,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除了LL-37无明显的抗S.mutans UA159活性以外,其他现有的抗菌肽对S.mutans UA159的抗菌活性(MICs)范围是4.6-100.4 μM。同时LR-10也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等口腔致病菌表现出与其抗S.mutans UA159相一致的抗菌活性。2.经过连续20代的耐药性诱导,仍不能产生对LR-10有耐药性的S.mutans UA159;而经过同样处理的红霉素能够诱导产生16384倍耐红霉素的S.mutans UA159。3.LR-10抗S.mutans等口腔条件致病菌或致病菌的MBCs与MICs的比值均为2,说明了LR-10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它在10 s内即可抑制97%以上的S.mutans UA159的活性。并且,同样在10 s的处理时间内LR-10对S.mutans的杀菌速率高于对S.sobrinus和S.gordonii的杀菌速率的1.2-2.8倍。4.在模拟的口腔生理环境下,LR-10完全保持了抗S.mutans UA159的活性。这些结果均与LR-10在人新鲜洁净唾液中的结果相一致,即唾液对LR-10的抗S.mutans UA159的活性无明显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了进一步提高NaCl的浓度(比如升高到400 mM)以及进一步增加酸的浓度(比如pH值降低到5.0),LR-10仍能够保持高效的抗S.mutans UA159活性。第三章 LR-10抗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能力的研究目的研究LR-10的抗S.mutans生物膜能力,包括了抑制生物膜形成和清除成熟生物膜的能力,从而再次验证LR-10的抗S.mutans优势。方法1.检测LR-10、氯己定和红霉素的抑制S.mutans UA159生物膜形成能力。在96孔板上将生长对数期的S.mutans UA159与各自对应浓度为0.6×、0.8×、1×和2× MBCs的药物进行均匀混合、厌氧培养24 h,后续进行生物膜的清洗、固定、结晶紫染色和乙醇溶解。测各孔的OD595,结果用生物膜形成率表示;2.检测S.mutans UA159生物膜在人唾液中形成时受到LR-10的抑制程度。首先在96孔板上、BHI-唾液培养基中进行4 h的S.mutans UA159生物膜形成,接着加入0.8×、1×和2× MBCs的LR-10处理10 s后移除反应液,最后加入新鲜BHI-唾液培养基后开始计时,每隔1小时测一次各孔的OD600,直至24小时,并以此绘制S.mutans UA159生物膜的生长曲线。3.检测LR-10、氯己定和红霉素的清除成熟S.mutans UA159生物膜的能力。首先在96孔板上、BHI-唾液培养基中进行24 h的S.mutans UA159生物膜形成,接着加入0、1×、2×、4×、8×和10× MICs的各种药物处理24h后刮取生物膜,稀释、涂板,厌氧培养2d后读取存活菌落数,结果用存活菌落数的1g形式表示;4.验证LR-10是否也能够在唾液中快速清除成熟的S.mutans生物膜。成熟的S.mutns UA1 59生物膜预先在BHI-唾液培养基中形成24h,然后加入含LR-10(终浓度均为1×、2×、4×、8×和10× MICs)的BHI-唾液溶液,处理10 s,同样刮取生物膜后进行菌液的稀释、涂板,厌氧培养2 d后读取存活菌落数,结果用存活菌落数的1g形式表示;5.使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进行成熟的S.mutans UA159生物膜的形态学观察。首先在无菌细胞爬片上进行24h的S.mutans UA159生物膜形成,接着加入10× MICs的LR-10、氯己定或红霉素处理24 h后进行生物膜清洗、固定和脱水,最后使用SEM观察;6.利用GraphPad Prism 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的方法,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LR-10、氯己定和红霉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S.mutans UA159生物膜形成。当使用浓度为0.8× MIC的LR-10处理24 h时,它将会完全抑制S.mutans UA159生物膜的形成。相反地,红霉素需要提高浓度至2× MIC时才能完全抑制S.mutans UA159生物膜的形成。2.相比较于未作任何处理的S.mutans UA159生物膜形成,浓度为2× MIC(相当于1× MBC)的LR-10大大地减少形成的生物膜量。比如,在检测的终末时间(24h),0.8×、1×和2× MIC的 LR-10分别能够抑制了23.3%、25.2%和46.5%的S.mutans UA159生物膜形成。3.LR-10、氯己定和红霉素呈剂量依赖性清除成熟的S.mutans UA159生物膜。当使用浓度为1×、2×、4×、8×和10× MICs的LR-10处理24h时,它能够抑制了0.3-log10到1.9-log10的生物膜中S.mutans UA159的活性。而浓度为10× MICs的氯己定和红霉素仅分别抑制了 1.3-log10和1.1-log10的生物膜中S.mutans UA159的活性。4.当使用浓度为1×、2×、4×、8×和10× MICs的LR-10处理10 s时,它能够抑制0.4-log10到2.1-log10的生物膜中S.mutans UA159的活性,同时这些结果与处理24 h时的结果相似。5.LR-10处理后的S.mutans UA159生物膜,出现了细胞网络的连续性被严重破坏、细胞零星散落和胞外聚合物变得非常疏松的情况,同时细胞团块由于活细胞数目大大减少而难以成团。第四章 关于LR-10的细胞毒性和抗菌机制的研究目的研究目标抗菌肽LR-10的细胞毒性和抗菌机制,为体内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检测LR-10的溶血活性。在96孔板上分别使用PBS或IGF缓冲液对LR-10进行倍比稀释,然后加入PBS或IGF缓冲液重悬过的新鲜兔红细胞,0.5%Triton X-100组被设立阳性药物组,在37℃、含5%CO2的潮湿环境中孵育1 h之后离心、测各孔上清的OD405,结果用溶血率表示;2.检测LR-10对HGFs和HPDFs产生的细胞毒性。在96孔板上分别将2-4代的HGFs、HPDFs与倍比稀释的LR-10进行均匀混合,阿霉素组被设立为阳性药物组,孵育24、48和72h后按照CCK8说明书操作,读取各孔的OD450值;3.检测LR-10破坏S.mutans UA159细胞膜完整性的能力。在EP管中将生长对数期的S.mutans UA159分别与0.5×、1×和2× MBCs的LR-10进行均匀混合,pleurocidin组被设立为阳性药物组,厌氧培养10、30、60、90和180 s后加入PBS以终止药物反应,然后离心、清洗和PI染色,最后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PI-阳性细胞率的检测;4.使用SEM进行S.mutans UA159经LR-10作用后的形态学观察。首先在EP管中将生长对数期的S.mutans UA159与2× MBCs的LR-10进行均匀混合,处理1 h后进行离心、菌体清洗、固定和脱水,最后使用SEM观察;5.利用GraphPad Prism 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的方法,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当使用浓度不高于6.5 μM的LR-10处理时,它在PBS或IGF中均具有较低的溶血活性。然而浓度进一步提高时,LR-10对兔红细胞的溶血活性也会相应地增加。2.当使用浓度不高于13.1 μM的LR-10处理时,它在72 h内不会对HGFs和HPDFs造成明显的细胞活性降低。然而浓度进一步提高时,LR-10对HGFs和HPDFs产生的细胞毒性也会相应地增加。相比来说,阿霉素在72 h内即可降低大约90%的HPDFs和HGFs的活性。3.LR-10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增加S.mutans UA159菌膜的通透性。无论是使用浓度为1× MBCs的LR-10处理90 s,抑或是使用浓度为2× MBCs的LR-10处理60s,它均能够形成高于90%的PI-阳性细胞率。而pleurocidin在180 s内形成的PI-阳性细胞率较低。4.相比于完整的S.mutans UA1 59细胞膜,经LR-10处理后,S.mutans UA159的细胞膜出现极大的变化,包括出现了细菌变形、菌膜上出现了小的孔洞和细菌溶解、细菌碎片聚集成团,而这些变化均为菌膜破裂的过程。结论1.我们选择了抗菌活性较好、细胞毒性较低和杀菌速率较高的LR-10作为我们后续研究的目标抗菌肽。2.LR-10具有优于现有的抗S.mutans的抗菌肽的抗菌效果、有效抑制多种口腔致病菌的活性和不易引起耐药性的发生的特点。3.LR-10具有显著的杀菌能力,以及短时间内抗S.mutans的选择性。4.LR-10在模拟的口腔生理环境中仍保持良好的抗S.mutans的活性。5.LR-10能够高效抑制S.mutans UA159生物膜的形成。6.LR-10能够有效清除成熟的S.mutans UA159生物膜。7 有效浓度内的LR-10对哺乳动物的真核细胞和人口腔细胞产生的毒性较低。8 LR-10能够通过破裂菌膜来发挥抗S.mutans作用。
其他文献
背景大量饮酒可以导致人体多种疾病,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之一,骨质疏松症和牙周病同样具有骨量破坏和丧失的过程,两者之间被认为有一定的生物相关性。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具有分化成为成骨细胞以及成牙骨质细胞的能力,其对于牙周病的修复以及正畸的骨改建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使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对于hPDLCs持续作用不同的时间,比较
学位
目的:妊娠期子宫破裂是产科少见但危急的围产期并发症,其发生常带来灾难性后果。遂对于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近年来子宫破裂病例的临床特点等进行总结报道,并对目前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分析讨论妊娠期子宫破裂发生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子宫破裂后再妊娠、预防子宫破裂等。希望能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便于开展我国的关于子宫破裂的大数据研究。方法:主要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
学位
肿瘤是影响现代人们生命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癌症之一,发病率次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之后,排在第三位,但其病死率却居第一位。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日益改变,卵巢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伴随着现在手术技术的提升,卵巢癌的五年生存率没有随之提高,一直维持在20~30%左右。卵巢位于腹腔深处,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早期转移,缺乏准确的分子标志物等导致早期诊
学位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典型的以表达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目前大部分治疗上都存在着治疗费用高昂、感染风险增高以及疗效不满意等缺点,因此,探究其发病机制对研究新的治疗策略极其重要。在SLE的致病机制中,dsDNA在SLE的发病或者病情
学位
目的1、通过控制母体因素探究辅助生殖技术后枯萎卵的发生和相关胚胎因素。2、利用最新的Infinium850KDNA甲基化芯片,全面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早期妊娠丢失中枯萎卵绒毛组织全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改变并与IVF-ET/ICSI早期妊娠丢失中胚胎停育绒毛组织DNA甲基化状态比较,筛选差异性DNA甲基化位点。3、通过焦磷酸测序方法验证Infiniu
学位
一、研究背景软骨终板(cartilage endplate,CEP)位于椎间盘与椎体之间,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无血管的椎间盘组织和椎体的血液供应之间的通路,其为椎间盘提供营养,阻止大分子流失,并维持了椎间盘和椎体之间的应力关系。软骨终板的结构或组成的改变,被认为是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原因之一,在腰椎间盘相关性疾病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主要腰椎检查方法包括X线、CT和MRI,所观察到的腰椎形态学
学位
目的探索创伤性脑损伤后局部微环境改变对大鼠腱骨界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材料及分组:雄性,SD大鼠,体重:220-250g,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确保动物下肢无畸形,可活动,无肿胀等。双膝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随机分成创伤性脑损伤+前交叉韧带重建实验组(ACLR+TBI组),ACLR对照组,每组12只。造模方法:TBI模型:大鼠称重,13.3%乌拉坦+0.5%氯醛糖配麻药,0.65ml/kg进行
学位
目的:通过靶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健康,肝炎(HBV-I)、肝癌(HCC)患者及二乙基亚硝铵(DEN)诱导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嘌呤类代谢物的变化,探讨尿酸代谢与HCC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1.建立和确证在生物样品中同时测定9种嘌呤代谢物的UPLC-HILIC-QTOF-MS/MS分析方法。以Logistic回归联合ROC曲线分析筛选肝癌诊断生物标志物.2.以DEN腹腔注射SD大鼠,诱导大鼠肝癌模型,模拟
学位
第一部分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的相关性研究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约50%,其中高达25%会出现神经性疼痛,即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与非痛性糖尿
学位
研究背景: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当今世界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代谢性骨病综合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约有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欧美国家患者数约为7500万,而我国则达到了 7000至8000万的患者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不断攀升,而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所引起的骨折患者数量也在成倍地增加,骨质疏松合并骨折后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