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壳多肽复合水凝胶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w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细胞分化受外界物理环境因素(机械强度、形貌及生物功能配体等)的影响,而水凝胶可以模仿细胞外环境并促进神经细胞分化。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出现为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研究人员通过组织工程方法在水凝胶内植入了纳米级支架,具有支持和促进神经细胞和轴突的生长的作用。对于人工纳米合成材料,有化学合成复杂、成本高且污染严重的缺点,因此我们选用一种天然无机材料硅藻壳,它的突出特点是经硅藻矿化可形成高度精密的微纳米多孔有序结构,具有高表面积、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此外,天然多肽水凝胶具有与细胞外基质(ECM)类似的物理环境,符合理想生物材料基质支架标准,可应用于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其中酶促交联的多肽水凝胶,一方面由于共价键的引入,能够提升机械强度,另一方面将生物活性序列(如RGD)修饰在材料表面,使水凝胶具有一定生物活性。本论文中,采用氧化法成功提取海洋生物硅藻的细胞壁-硅藻壳,将其作为二维基底材料用于诱导神经细胞的分化;同时,将提取的硅藻壳混合在酶促交联水凝胶内部构建硅质壳-多肽复合水凝胶体系,提高多肽水凝胶的机械强度同时用于支持神经细胞生长、分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H2O2/HCl氧化法提纯得到有机质去除率高,结构完整的硅藻壳。应用红外光谱仪,显微镜等手段分析纯化的硅藻壳的组成,证明硅藻壳是一种主要由无机Si O2组成的精密的微纳米多孔圆盘状结构。(2)制备硅藻壳二维基底材料,培养神经细胞(SH-SY5Y),分别考察基底的生物相容性、对神经细胞形态、轴突长度及细胞增殖率的影响、RT-PCR分析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结果均表明硅藻壳基底在诱导神经细胞分化具有一定的优势,分化率最高可达70%,其可能的原因是硅藻壳具有精密的微纳米Si O2结构,造成了基底形貌差异,改变了细胞生长的外界环境。(3)通过TGase催化,构建I4K2(Ac-I4K2-NH2)与生物活性功能性多肽RGD(Ac-Q3GRGDS-COOH)酶促交联水凝胶,探讨其对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酶促凝胶体系对神经细胞分化具有一定的优势。生物活性RGD肽确实对水凝胶诱导细胞分化有促进作用,但细胞分化率存在一定阈值范围,并不是RGD浓度越高越好;酶促交联水凝胶中I4K2浓度为3.64 m M,RGD浓度为3.64 m M细胞分化率最高。可能是由于此时凝胶的机械强度(600-1000 Pa)最为适合神经细胞的分化。(4)将提取的硅藻壳混入酶促凝胶体系,评价硅藻壳复合凝胶对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发现硅藻壳引入提高了神经细胞的分化程度,水凝胶的分化率最高可达到40%。这主要是由于硅藻壳的引入改变了多肽水凝胶的三维结构,提升水凝胶体系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同时改变多肽水凝胶内部的均一环境,从而细胞感知外界变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次是猜测硅藻壳多肽复合水凝胶能够释放一定的Si源,Si源对神经细胞形态有影响,能刺激细胞形态变化。综上所述,作为基底材料的硅藻壳及三维凝胶体系能够在诱导神经细胞分化方面起到支架作用,在神经生物医学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增加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焦虑:SAS、抑郁:SDS)、疼痛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
期刊
乙偶姻,又叫3-羟基丁酮(acetoin),是食醋中一种重要的风味物质,是食醋中继乙酸和糠醛之外的高含量挥发性物质,也是标志性功能保健成分川芎嗪的前体。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小板活性等作用,因此提高食醋中乙偶姻及其杂环衍生物川芎嗪的含量对提升食醋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在食醋酿造菌中,乙偶姻的合成代谢调控机理还未见相关报道。本论文以巴氏醋杆菌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对
学位
层层沉积是一种制备复合膜的有效方法,制备出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性能。通过调节复合膜的组成成分与比例,能够对复合膜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有效控制,层层沉积制备复合材料已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本论文中采用层层沉积制备复合膜,选取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CMC)与片层材料蒙脱土(MTM)、氧化石墨烯(GO)作为原料。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聚合物CMC先吸附在片层材料表面上构成CMC/片层材料聚集体,随后通过层层沉积制
学位
酶是体内控制物质代谢和能量转移的重要催化剂,但是天然酶存在提取纯化困难、不易长期储存和易受外界干扰等缺点。纳米酶是一类兼具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和生物酶的催化功能的模拟酶。纳米酶具有易制备、高稳定性和催化效率高等特点,在医学、化工、食品、农业和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稳定性上纳米酶远胜生物酶,但由于纳米酶易团聚造成活性降低,故需要研究开发性能优秀的纳米材料,在众多纳米材料中稀土材料表现突出。鉴于此,
学位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问题与能源危机是目前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替代清洁能源,而生物制氢法是最为绿色的方法。其中,光合生物制氢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由于莱茵衣藻中氢化酶活性高、制氢成本低、遗传背景清晰,因此,是研究光合微藻生物制氢的模式物种。但莱茵衣藻制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自然状态下微藻产氢量极低,特别是其光合放氧严重影响产氢酶的活性等。而
学位
肝癌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长期受到医学和药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尽管手术治疗是2017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中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案,但遗憾的是鉴于肝癌的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未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因此肝癌的诊断时机越早越好,靶向制剂在肿瘤检测中非常有前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合成一种含有半乳糖结构的核壳型荧光纳米球,能通过半乳糖的靶向作用
学位
“内毒素”一词是由Richard Pfeiffer在19世纪首次提出的,它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的主要成分。内毒素是由多糖O抗原、核心多糖和类脂A三部分组成,其毒力中心存在于类脂A中。当细菌死亡溶解或者用人工的方法破坏细菌细胞壁时内毒素就会被释放出来,内毒素会引起许多疾病的产生,威胁人类健康,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败血性休克,过量的内毒素甚至会引发机体的死亡。所以,对内毒素的检测尤为重要,传统检测内毒素
学位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是由263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单链糖蛋白,分子量为47 KDa,是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子。当血管破裂时,TF激活凝血级联反应,导致凝血酶的爆发式生成,产生大量的血小板,使血液凝固。临床医学中,将血浆中添加TF后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定义为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PT的延长或缩短与多种疾病相关,是血液临床检验的常规项目,用于PT检测的就
学位
川芎嗪(即2,3,5,6-四甲基吡嗪)对人的心脑血管健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是一种可以产生芽孢的益生菌,其芽孢耐热性好、可耐受胃酸和胆汁。在本研究之前,未见有采用益生菌生产川芎嗪的相关研究报道。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本研究发现凝结芽孢杆菌可以产生川芎嗪的前体乙偶姻(即3-羟基-2-丁酮),但由于目前利用乙偶姻合成川芎嗪的方法都需要较高的反应
学位
二氧化钛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与其他半导体材料相比,具有催化性能高、稳定性好、无毒价廉等优点。但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材料明显存在两点不足:二氧化钛的禁带宽度较宽,只能被波长较短的紫外光激发,可见光利用率低;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极易复合,光生载流子效率低。离子掺杂和纳米化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二氧化钛光催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以结构和性质易于调控的功能性短肽的组装体为模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