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产川芎嗪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芎嗪(即2,3,5,6-四甲基吡嗪)对人的心脑血管健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是一种可以产生芽孢的益生菌,其芽孢耐热性好、可耐受胃酸和胆汁。在本研究之前,未见有采用益生菌生产川芎嗪的相关研究报道。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本研究发现凝结芽孢杆菌可以产生川芎嗪的前体乙偶姻(即3-羟基-2-丁酮),但由于目前利用乙偶姻合成川芎嗪的方法都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如何保留益生菌数量成为其中一个关键问题。试验研究了凝结芽孢杆菌CICC 20138的最适生长条件及芽孢富集的方法,得出其最佳生长条件为添加30 g/L可食用酵母膏,最佳促孢温度为60℃,并加入1 g/L碳酸钙。(2)为了提高乙偶姻的产量,重点对凝结芽孢杆菌CICC 20138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实验发现该菌株产生乙偶姻的最佳发酵条件为:45℃、初始培养p H为8.0、10%装液量、30 g/L酵母膏、60 g/L葡萄糖。(3)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凝结芽孢杆菌利用可食用材料高效产生川芎嗪且保留大量益生菌芽孢的三步控温反应工艺:第一步,在45℃及最佳培养条件下进行乙偶姻的发酵合成,可在第36 h时达到乙偶姻的最高产量12.61±0.34 g/L。第二步,提高温度到60℃、添加碳酸钙,使营养细胞转化为芽孢,并添加磷酸氢二铵开始转化合成川芎嗪。第三步,温度提高到75℃加快川芎嗪的合成速率,在46 h川芎嗪的浓度达到2.54±0.26 g/L,芽孢数量达到8.81×10~8 CFU/m L。(4)最后,对菌株CICC 20138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做了比较基因组学的相关研究,绘制了基于全基因组数据的树图及韦恩图。通过对菌株CICC 20138的乙偶姻合成基因簇的分析,发现其与其他一些能够高效产生乙偶姻的芽孢杆菌属具有相同的乙偶姻合成基因簇排列,侧面说明该菌株具有高产乙偶姻的潜力。本研究首次报道采用益生菌产川芎嗪的方法,川芎嗪产物浓度较高、货架期长,且使用可食用材料进行发酵,为益生菌及川芎嗪生产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医系统化护理对失眠症患者临床症状、情绪困扰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1日~2022年3月1日收治的80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情绪困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
期刊
L-天冬酰胺酶是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癌症的重要药物,也是去除油炸食品中致癌物质丙烯酰胺的关键酶。由于现有的以动物来源为主的L-天冬酰胺酶存在半衰期短、稳定性差、活性低等问题,因此,急需寻找性质优良的L-天冬酰胺酶的新来源。本实验室前期筛选到一株新颖的中华陶厄氏菌Thauera sinica K11T,经序列对比分析发现,该菌株的基因序列中有可编码L-天冬酰胺酶的基因。因此,本论文将对该
学位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增加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焦虑:SAS、抑郁:SDS)、疼痛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
期刊
乙偶姻,又叫3-羟基丁酮(acetoin),是食醋中一种重要的风味物质,是食醋中继乙酸和糠醛之外的高含量挥发性物质,也是标志性功能保健成分川芎嗪的前体。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小板活性等作用,因此提高食醋中乙偶姻及其杂环衍生物川芎嗪的含量对提升食醋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在食醋酿造菌中,乙偶姻的合成代谢调控机理还未见相关报道。本论文以巴氏醋杆菌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对
学位
层层沉积是一种制备复合膜的有效方法,制备出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性能。通过调节复合膜的组成成分与比例,能够对复合膜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有效控制,层层沉积制备复合材料已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本论文中采用层层沉积制备复合膜,选取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CMC)与片层材料蒙脱土(MTM)、氧化石墨烯(GO)作为原料。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聚合物CMC先吸附在片层材料表面上构成CMC/片层材料聚集体,随后通过层层沉积制
学位
酶是体内控制物质代谢和能量转移的重要催化剂,但是天然酶存在提取纯化困难、不易长期储存和易受外界干扰等缺点。纳米酶是一类兼具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和生物酶的催化功能的模拟酶。纳米酶具有易制备、高稳定性和催化效率高等特点,在医学、化工、食品、农业和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稳定性上纳米酶远胜生物酶,但由于纳米酶易团聚造成活性降低,故需要研究开发性能优秀的纳米材料,在众多纳米材料中稀土材料表现突出。鉴于此,
学位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问题与能源危机是目前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替代清洁能源,而生物制氢法是最为绿色的方法。其中,光合生物制氢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由于莱茵衣藻中氢化酶活性高、制氢成本低、遗传背景清晰,因此,是研究光合微藻生物制氢的模式物种。但莱茵衣藻制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自然状态下微藻产氢量极低,特别是其光合放氧严重影响产氢酶的活性等。而
学位
肝癌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长期受到医学和药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尽管手术治疗是2017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中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案,但遗憾的是鉴于肝癌的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未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因此肝癌的诊断时机越早越好,靶向制剂在肿瘤检测中非常有前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合成一种含有半乳糖结构的核壳型荧光纳米球,能通过半乳糖的靶向作用
学位
“内毒素”一词是由Richard Pfeiffer在19世纪首次提出的,它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的主要成分。内毒素是由多糖O抗原、核心多糖和类脂A三部分组成,其毒力中心存在于类脂A中。当细菌死亡溶解或者用人工的方法破坏细菌细胞壁时内毒素就会被释放出来,内毒素会引起许多疾病的产生,威胁人类健康,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败血性休克,过量的内毒素甚至会引发机体的死亡。所以,对内毒素的检测尤为重要,传统检测内毒素
学位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是由263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单链糖蛋白,分子量为47 KDa,是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子。当血管破裂时,TF激活凝血级联反应,导致凝血酶的爆发式生成,产生大量的血小板,使血液凝固。临床医学中,将血浆中添加TF后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定义为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PT的延长或缩短与多种疾病相关,是血液临床检验的常规项目,用于PT检测的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