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基因组剩余杂合变异特征分析及控制籽粒生育酚含量的主效QTL的克隆和功能解析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y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中国玉米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2%,玉米也是杂种优势利用最充分的作物之一。自交可导致后代适应性降低,研究发现剩余杂合可通过提高生物适应性而利于其生存,我们利用实验室已构建的12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分析了剩余杂合的基因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同时由于植物高世代自交系中剩余杂合(Residual Heterozygosity,RH)已应用于数量性状位点的定位,我们对异质自交系群体(Heterogeneous Inbred Family,HIF)中剩余杂合对数量性状QTL定位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系统的评估。玉米籽粒富含大量营养物质,如油脂、淀粉等,和微量营养物质,如生育酚、类胡萝卜素等,是重要的食物、饲料和工业原料来源。玉米籽粒中生育酚的主要成分为α-、γ-、δ-生育酚,至少70%的总生育酚主要存在于胚中,生育酚总量及各成分在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中存在广泛的变异。摄入足量的不同形式的生育酚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是必要的,而提高玉米中生育酚的含量,将会促进人类的健康。但目前仅少数控制玉米籽粒生育酚合成的基因被报道,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利用RIL群体中剩余杂合材料对一个控制玉米籽粒生育酚含量的主效QTL进行图位克隆,并对候选基因进行了深入的功能解析。两部分的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的HIF资源库共有18,615个RH片段,平均每个群体含有1551个区间,每个材料的RH平均可覆盖2.8%基因组。约40%的RH区段长度小于2Mb,并且在每个群体中基因组平均有4个RH片段覆盖。我们利用10个群体中已鉴定的19个农艺性状的1191个QTL进一步检测该HIF资源的可利用性。通过计算RH区段覆盖QTL的覆盖率和精度,发现这些HIF资源库的RH区段能够鉴定94%的QTL,并且经过一次后代测验即可将QTL候选区间平均缩小至1.34Mb。2.基因组上剩余杂合率和剩余杂合片段数目分布不随机,我们在6个群体中共鉴定了7个RH热点区间。分析表明: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可能导致的杂合基因型不足以促使RH热点形成;随机的进化力量如重组和遗传漂变也并不能诱导RH热点的形成;群体构建过程中的选择可能是RH热点形成的原因。3.比较群体中近着丝粒区和染色体其他区域RH发现,B73/BY804 RIL群体中近着丝粒区包含更多的RH,但另两个群体K22/CI7和KUI3/B77 F6群体在近着丝粒区RH比染色体其他区域更少,其他9个群体在两区域中并无明显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RH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可能受遗传背景影响。4.在DAN340/K22 RIL群体中定位到一个影响籽粒γ-生育酚含量的主效QTL,可以解释33.5%的表型变异,通过选择合适的HIF材料发展大群体进行精细定位,我们将QTL缩小至候选区间仅一个基因ZmPORB1,该基因注释为光依赖的NADPH原叶绿素酸酯氧化还原酶(Protochlorophyllide Oxidoreductase,POR),可将原叶绿素酸酯转化为叶绿素酸酯,参与叶绿素的合成,表现为完全显性。5.ZmPORB1启动子区13.7Kb转座子插入缺失变异(Presence and Absence Variation,PAV)和一个位于第四外显子非同义突变SNP推测为功能位点。在NILK22籽粒胚中,13.7Kb转座子插入降低ZmPORB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降低ZmPORB1的表达量,进而降低籽粒中生育酚含量。6.ZmPORB1的表达在叶片和胚中可分别被光照和低氧诱导,推测启动子区含有两个调控元件,可在叶片和胚中响应不同的环境信号。其中,胚中响应低氧的元件被13.7Kb转座子破坏,从而影响了ZmPORB1在胚中的功能。7.ZmPORB1可能并不是通过叶绿素途径影响生育酚含量,而是影响了生育酚的再生途径。NILK22和NILDAN340中,检测到生育酚合成的两种前体物质尿黑酸(Homogentisic Acid,HGA)和植基二磷酸(Phytyl Diphosphate,PDP)没有差别;未检测到成熟籽粒中含有叶绿素;没有已知的与叶绿素和生育酚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表现为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对授粉后25天(Days After Pollination,DAP)胚中和低氧处理胚中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均显示这些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为逆境响应,并且25DAP胚中鉴定的17%的差异表达基因与低氧处理的基因相同,推测ZmPORB1参与自然状态下胚发育过程中的低氧响应。8.PORB在玉米基因组中存在2个同源基因ZmPORB1和ZmPORB2,遗传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强烈的上位效应。当ZmPORB2的等位基因有功能时,含两种ZmPORB1等位基因的个体中γ-生育酚含量较低,且无差异。而当ZmPORB2等位基因功能突变时,含两种ZmPORB1等位基因的个体中γ-生育酚含量较低,且存在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黄土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区域农业生产受土壤养分不足和水资源短缺等限制,农田地力和作物产量低,新垦耕地与退化耕地地力无法在短期内快速提升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且在黄土区传统旱地雨养农业中,典型作物小麦、玉米产量与地力维持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之间的关系仍有待深入。本研究以黄土区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为供试作物,通过大田试验配合盆栽试
学位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该区生物结皮平均盖度达到60%~70%,显著影响坡面的水土流失。目前,虽有不少研究关注生物结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但鲜有研究关注不同盖度生物结皮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其影响机理不清,尚不能量化生物结皮盖度与坡面产流产沙之间的关系,是生物结皮水土保持
学位
土壤微生物是影响初级生产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因素,是生物圈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构成。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温度升高及其所带来的诸多变化将通过改变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而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目前人们对于长期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原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及其动态变化的了解仍十分有限。本研究以高寒草甸和灌丛两种典型植被类型下土壤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
学位
黄土高原高耗水植物引进和高密度种植造成深层(>1 m)土壤水分亏缺,导致该区大面积土壤干层的形成。土壤干层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土壤的斥水特性阻碍土壤水分运动,危害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小循环并削弱水文大循环,对已有的植被建设成果造成一定负面作用。深入了解黄土高原土壤水文过程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该区土壤水分可持续利用和合理植被建造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过去关于土壤水分和土壤干层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样地尺度有限
学位
抗生素广泛使用导致抗生素抗性细菌(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ARB)及其携带的抗性基因(Antibiotics resistance gene,ARGs)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空气、土壤、湖泊水、地下水、废水、甚至饮用水等)被广泛检测出。ARB和ARGs具有高度扩散性和持久性,是一类新兴污染物。ARGs可以通过质粒、转座子、整合子、噬菌体等可移动基因元件传递给其它微生
学位
好氧堆肥是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畜禽粪便的主要技术。但是,传统好氧堆肥中存在着温室气体排放显著、氮素损失严重和腐殖化程度低等问题,这些在降低堆肥产品农用价值的同时,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近年来,矿物材料因其疏松多孔的结构、稳定的化学性质、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廉价易得等特点已被用于调控堆肥微环境,促进堆肥进程和减少堆肥造成的潜在环境风险。然而,目前关于矿物材料对好氧堆肥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且具体作用机制
学位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的病原之一,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PCV2单独感染致病性较弱,但是PCV2感染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使感染猪对多种病原易感,病死率显著升高。因此,研究PCV2感染诱导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分子机制仍然是阐明PCV2致病机制的首要任务,也是提供有效防控策略的最佳途径。作为宿主天然免疫
学位
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黄土塬区水分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在黄土塬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该区域大面积小麦地和玉米地转变为苹果园。但由于苹果园蒸散量远大于降水补给,土壤水资源日益减少,导致苹果树的正常生长受到限制,进而影响苹果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气候波动条件下黄土塬区苹果树、连作春玉米和冬小麦的土壤水分状况及耗水特征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为黄土塬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措
学位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全球性传染疾病,每年会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巨噬细胞是结核感染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当结核入侵后,经过剧烈的免疫反应,部分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免疫逃逸,持续滞留感染(PBI,persistent bacterial infection)巨噬细胞,形成长期的共生关系。在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细胞复杂的免疫互作过程中,有个亟需解答的问题:结核分枝杆菌能否调控宿主的表观修饰?又是如
学位
卵母细胞成熟质量和受精后胚胎发育能力是支持雌性动物繁殖能力的关键因素。与对称的有丝分裂不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为最大程度保留母源物质储备,在实现染色体减半的同时进行胞质极度不对称的减数分裂。因为卵母细胞完成生长,启动减数分裂后处于转录沉默状态,减数分裂过程和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物质依赖于在卵泡生长阶段持续积累的母源因子(m RNA,蛋白和代谢物质等)。研究表明,异源二聚体G蛋白能够以受体不依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