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摹仿到境域显现-西方绘画轮廓线研究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exq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确定”、“不确定”与“超确定”三个层面来切入绘画轮廓线的研究,通过轮廓线的释义;摹仿、象征与再现;解构、重构与表现;物之存在的超确定;轮廓线与绘画真实之境域等角度来探求绘画中主体与世界的勾联。本文认为自绘画的缘起到摄影技术发明之前,西方绘画中轮廓线的“确定性”体现为一种叙事语境下的再现,完整的轮廓成为表达的需要。印象主义之后到现代的绘画,轮廓线从清晰走向模糊,对于画面意义的主动消解以及作为艺术家个人意志的表达,绘画的边缘变得“不确定”起来。为回归绘画的本体层面,此间贾科梅蒂寻着塞尚晚年的步伐,反复与破碎的轮廓形成“超确定”的形象,痕迹叠痕迹的线条之中绘画真实之境域在视觉的追寻中呈现。以此方式为图像时代绘画打开新的境域产生可能性。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文章分为五个章节,首先从轮廓线的定义,轮廓线作为观看的直接体现两方面来解读轮廓线的概念。接着从洞穴壁画与希腊绘画、中世纪绘画的象征性、线性透视与光影涂绘、素描与色彩之争来揭示轮廓线体现为一种摹仿、象征与再现的“确定性”。再从印象派的模糊、现代主义的冲破边界解读,轮廓线体现在“解构、重构与表现”的“不确定性”。最后从物的对应与超越、混沌中的结晶来解读塞尚、莫兰迪、贾科梅蒂绘画中轮廓线的“超确定性”。第五章从视觉真实的无限追寻、裂隙与呼吸、存在之境域三方面探讨轮廓线在绘画真实之境域中的敞开。
其他文献
凯绥·珂勒惠支是德国重要的艺术家,其作品带有无产阶级色彩被鲁迅先生引入中国而广为人知。本文是从珂勒惠支的《织工》组画入手,第一章分析该组画中诸如形式语言、构图特征之类的图像信息;第二章研究珂勒惠支早期石版与铜版技法的特征,临摹《织工》组画中的《穷苦》,根据原作与临摹后的效果对比来分析珂勒惠支创作《织工》组画时所面临的挑战,并从制作者和实践者的视角出发尽可能还原当初的制作工艺,分析珂勒惠支印刷时的出
学位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修建于西魏大统四年至五年之间,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纪年洞窟,亦是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艺术水准最高的洞窟,其南壁的故事画最具代表性,本文从南壁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图》出发,以绘画空间为切入点,并综合图像学、美术史和佛教史,以及相关的艺术理论,对《五百强盗成佛图》画面中图像的空间构成与绘画空间的表现方法,以及此幅壁画精神空间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古至今,空间一直是众多哲学家的探索命
学位
国内外研究安塞姆·基弗的文献中多以其材料的综合性和作者的时代背景、哲学思想这些角度来分析。但专门从多角度对基弗的系列木刻作品《世界智慧的方式:赫尔曼战争》进行研究的文献少之又少。本文采用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此作品图像中构图、色彩等形式语言内容进行研究,进而分析作品中的肖像、符号和文字所隐藏的含义,再进而研究这些图像背后的历史故事、哲学等。因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与基弗的这系列作品有形式上和画
学位
本文论述的是西方绘画作品中的模糊性因素,主要探讨的区间在西方十九世纪之后。在这个重要的时间阶段后,艺术思潮发生了巨大转变,绘画作品中的模糊特性也越发明显。这种模糊性是多重因素的相互交织,无序和偶然产生的结果。同时,艺术自身就需要模糊的边界感所带来的更多联想,同时也证明了一点:模糊性的本质便是对唯一的质疑。艺术家对于模糊因素的不断探索拓展了创作的广度,也丰富了其内涵,模糊因素不再只是创作者的单向传递
学位
吉哈·加胡斯特(Gérard Garouste)为法国当代绘画的主要人物、画家、雕塑家。他痴迷于西方文化的起源、古代大师和神话的遗产,他的画作基于对图像和语词的拆解,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在当今这个意义缺失的时代,加胡斯特的创作显得另类而有开创性。他受犹太思想诠释《圣经》诗句的启发,在绘画上对古典的史诗文本做出新的阐释,从而达到当代的解读和批判,以超越文本原有的意义;他寻找语词和图像的关系,通过“古典
学位
随着国家对特色小镇开发政策的支持,壁画为主的特色小镇正在发展和探索过程中,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著名的彻梅纳斯小镇壁画项目成为全球社区壁画项目的经典案例,本文将围绕它为什么能受到广大人群的重视原因,国内乡镇改造策略下能否得到借鉴,是否适合结合其特色打造品牌?从历史上去考察它怎样成为经典案例以及如何被重视的问题,从文化策略上探讨该主题,聚焦于通过资料分析,从挖掘壁画群的文化内涵发现其价值。重点考察加拿
学位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与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在绘画创作中都使用现成的图像作为素材进行再创作,而他们对于图像的选取和创作的方式又各有不同,他们所选择的主题则往往会与死亡有关。本文将试研究他们是如何通过对图像的转化呈现自身的观念以及如何表现死亡这一现象。格哈德·里希特和吕克·图伊曼斯作为20世纪诞生的艺术家,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都大量使用了现成图像作为创作素
学位
图像是视觉官能直接意识到的信息,它作为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社会文化语境中人类文化、思想与习惯的载体。随着人类文化形态的演进,图像在日常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世纪最早发生在哲学领域的语言转向,让图像的指示功能越发清晰。而进入20世纪之后,人类社会的文化形态逐渐从以语言为中心开始转向以视觉为中心,即图像转向。图像模块的思想与技术即诞生在图像转向的过程中。模块是一种程序用语,专指能够独立地完成
学位
二战结束以后,抽象表现主义运动在美国兴起,其中“色域画派”在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色域画派”的风格和观念是在艺术家不同阶段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更强调内在精神层面的抒发和释放,寻求一种以艺术传达强烈的神秘知觉。本文通过探究“色域绘画”与精神性之间的关系,从色域绘画产生的历史背景的阐述开始,结合对“色域画派”的重要代表艺术家——巴尼特·纽曼,马克·罗斯科,阿德·莱因哈特的研究分析,梳
学位
《西湖志类钞》诞生于晚明,这是繁荣的旅游时代,也是中国古代版画的鼎盛时代。此书由明万历浙江钱塘人士俞思冲撰,书中附图十八幅,包罗杭州山川江湖,亭台楼阁,其中西湖十景尤为精彩,是晚明旅游类书籍版画中一朵奇葩。关于《西湖志类钞》的版画研究一直未全面地探讨过,及在关于其刊印年代考证上,诸家一直存有争论。因此本文结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证同时期的其他旅游类书籍版画的风格特征,分析其功能和价值,来新探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