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9种基因多态性与卒中交互作用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u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本研究是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患者9种卒中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情况,并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进一步了解本研究患者中的基因分布特点。根据对卒中相关易感基因的交互作用分析,探索遗传因素对卒中的影响。[方 法]选取174例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LDI-TOF)对基因进行分型。分析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基因(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Complex Subunit 1,VKORC1)、细胞色素 P2C9基因(Cytochrome P4502C9,CYP2C9)、细胞色素P2C19 基因(Cytochrome P4502C19,CYP2C19)、肾上腺素能 β1 受体基因(Adrenergic Beta-1 Rceptor,ADRB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 基因(Angiotensin Ⅱ type1 receptor,AGTR1)、乙醛脱氢酶2基因(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载脂蛋白E基因(Apolipoprotein E,APOE)等9种基因的分布情况,并与国内各地区或城市进行比较;采用单纯病例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对易感基因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评估基因与基因交互作用对脑卒中产生的影响。[结 果]1.9种基因的多态性(1)VKORC1(c.1639G>A)基因具有多态性,在本研究群体中主要的基因型是AA,AA、GA、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9.9%、19.5%、0.6%。(2)CYP2C9*3基因具有多态性,在本研究群体中主要的基因型是*1/*1,*1/*1、*1/*3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2.0%、8.0%。(3)CYP2C19基因具有多态性,在本研究群体中主要的基因型是*1/*1,*1/*1、*1/*17、*1/*2、*1/*3、*2/*2、*2/*3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0%、1.1%、38.5%、4.0%、8.0%、2.3%。(4)ADRB1(c.1165G>C)基因具有多态性,在本研究群体中主要的基因型是CC,CC、GC、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4.0%、42.5%、3.4%;其多态性与徐州、南京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5)AGTR1(c.1166A>C)基因具有多态性,在本研究群体中主要的基因型是AA,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6.2%、12.6%、1.1%。(6)ALDH2*2基因具有多态性,在本研究群体中主要的基因型是*1/*1,*1/*1、*1/*2、*2/*2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68.4%、27.6%、4.0%。(7)ACE(I/D)基因具有多态性,在本研究群体中主要的基因型是Ⅱ,DD、ID、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2%、43.7%、47.1%。(8)MTHFR(C677T)基因具有多态性,在本研究群体中主要的基因型是CT,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2.0%、42.5%、15.5%;在脑出血、脑梗死组的多态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9)APOE基因具有多态性,在本研究群体中主要的基因型是ε3/ε3,ε2/ε2、ε2/ε3、ε2/ε4、ε3/ε3、ε3/ε4,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6%、13.2%、2.3%、64.9%、19.0%。2.基因-基因交互作用ADRB1(c.1165G>C)与ALDH2*2的基因多态性有相乘交互作用,P=0.012,OR=2.380,95%CI(1.211,4.680)。[结 论]1.9种卒中相关基因在本研究人群中均存在多态性,MTHFR基因的TT基因型在脑梗死患者中更常见,ADRB1基因的多态性与徐州、南京存在差异,本研究以CC基因型为主;2.ADRB1(c.1165G>C)的G等位基因及ALDH2的*2等位基因存在相乘交互作用,携带G等位基因与*2等位基因的人群会增加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其他文献
[目 的]肝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位。探寻与HCC诊断、治疗、预后相关的分子,是肝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SPC25和AuroraB作为细胞分裂的重要调节因子,在有丝分裂中起着重要作用,当SPC25和AuroraB出现过表达时,会造成有丝分裂紊乱,引起细胞异常增殖,进而导致肿瘤发生、演进。目前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现SPC25和AuroraB高表达,且二者
学位
[目 的]观察中青年Graves病(GD)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BMBI)及相关临床资料,了解其BMBI变化特征;分析中青年GD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其抗体与BMBI的关系,探究GD致BMBI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中青年GD患者继发骨代谢紊乱及可能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提供诊疗依据。[方 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或门诊就诊,18-50岁初发、未经治疗、
学位
[目 的]探讨不同限制性液体治疗方案[1mL/(kg·h)、3mL/(kg·h)及5mL/(kg·h)输液组]对低中心静脉压技术下肝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出血量的影响。[方 法]对60名拟行择期肝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队列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个组(n=20):1mL/(kg·h)输液组(ImL组)、3mL/(kg·h)输液组(3mL组)、5mL/(kg·h)输液组(5mL组)。在入手术室至肝实
学位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血清HIF-1α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共选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EICU)的脓毒症患者76例,其中脓毒症组40例、脓毒性休克组36例,及同期非脓毒症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脓毒症患
学位
[目的]分析昆明市某三甲医院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情况、中毒情况、临床表现和预后等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第二部分:排外实验室资料不全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两组:心律失常组和非心律失常组。比
学位
[目的]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paraquatpoisoning,APP)患者行强化血液净化(strengthened blood purification,SBP)治疗后发生出血的风险及危险因素,以期为降低SBP治疗的出血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21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APP患者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根据患者血液净化方式不
学位
[目 的]通过观察对比不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切除术中容量复苏的指导效果,为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下行肝切术患者的容量复苏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行择期肝切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搏变异度(SVV)指导容量复苏组(S组,N=21例)和中心静脉压(CVP)指导容量复苏组(C组
学位
[目 的]通过超声测量骨骼肌横截面积变化,探讨其在脓毒症获得性肌无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 法]纳入2019年08月~2022年01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脓毒症的病人72例,每天采用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肌力评分对患者进行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诊断;同时采用床旁超声测量患者入住ICU后不同时间点[第1天(D1)、第2天(D2)、第3天(D3)……第7天(D7)
学位
[目 的]本研究拟通过应用不同剂量的氨甲环酸(TXA)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对肝切除术(LR)的术中失血量、输血率、凝血功能、ICU入住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来评价氨甲环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探索氨甲环酸的最佳使用剂量,以期为加速康复外科相关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的依据。[方 法]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符合纳入标准,在2021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在低中心静脉压肝部分切除术中,肝实质离断后采用不同液体(醋酸林格液、羟乙基淀粉)进行复苏的效果,探讨不同液体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际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行择期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2例,男18例,女24例,ASA Ⅱ级31例,ASA Ⅲ级11例。随机分为2组:晶体组(醋酸林格液),胶体组(羟乙基淀粉),每组21例。麻醉诱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