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气污染治理财政支出政策效应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建设得益于改革开放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如此快速的经济增长是依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取得的,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习总书记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治理大气污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任务。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概念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代表着对大气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山西省是煤炭大省,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型工业结构为主以及能源结构偏煤等现实情况,受大气污染问题困扰较严重,迫切需要治理大气污染问题。财政支出政策是政府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山西省而言,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大气污染治理财政支出政策、提升财政支出政策治理大气污染的政策效应就显得十分的迫切和必要。为此本文研究山西省财政支出政策的大气污染治理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希望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财政手段减少污染,推进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有效解决山西省大气污染问题。
  本文以山西省财政支出政策治理大气污染的政策效应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运用财政支出手段治理山西省大气污染的必要性,其次,具体从节能环保支出、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政府绿色采购、转移性财政支出四个方面介绍了山西省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支出政策的现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现行的财政支出政策较为充实且力度不小。山西省节能环保支出总体呈上升趋势、对废气治理投资较为重视,并出台一系列文件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以及对推广新能源汽车有着积极的财政补贴政策。但也揭示了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山西省存在节能环保支出的稳定增长性不足、大气污染治理资金的投资力度不够、大气污染治理相关的专项转移支付比重低、政府绿色采购规模小、绿色采购意识较落后的问题。然后,基于现状研究基础,本文探究财政支出政策是否对山西省治理大气污染有作用,如果有,其政策效应是否受到其他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本文选取山西省历年SO2工业排放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节能环保支出政策作为解释变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结论:(1)山西省节能环保支出取得了较好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2)节能环保支出的大气污染治理效应存在门槛效应,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耗与城镇化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耗、城镇化率对节能环保支出的大气污染治理效应均具有单一门槛效应,产业结构对节能环保支出的大气污染治理效应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山西省财政支出政策可在高门槛经济发展水平、低门槛产业结构、低门槛能源消耗以及高门槛城镇化率的条件下对大气污染治理产生更加积极的效应。继而,结合国内外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支出政策经验借鉴,为山西省大气污染治理财政支出政策的完善提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参考。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和其他章节的分析得到了对山西省而言较为可行的政策启示:通过加大节能环保支出、增加大气污染治理投资、规范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优化有关大气污染治理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充分考虑外部经济因素对山西省财政支出政策治理大气污染效应的影响来优化大气污染治理财政支出政策,提高政策效应。
  
其他文献
1840年的炮声,至今依然响在国人耳彻,因为炮声打破的不仅是千年大国的迷梦,更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的迷茫。一个拥有千年传统延续的民族,现代化进程的第一步竟然是如此不堪,难道一定要以牺牲“传统”为代价?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哲学家登上断壁残垣的时代舞台,是“全盘西化”还是“求古索今”?一场震彻整个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科玄论战”,科学与玄学之争轰轰烈烈的展开,这不仅仅是学术的分野,更是知识分子在时代炙烤下
学位
在形成自由人联合体的意义上,共产主义的道德合理性即社会正义超越于资本主义。论文将分析、比较和辩护这个观点。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的批判,揭示出这种理论仍然是以市民社会和国家的二元对立为前提,它并没有消除近代西方道德哲学所存在的私人和公民之间的内在对立和冲突,它往往以道德的自律和他律、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形式困扰着人们的生存。黑格尔认为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是精神的外在化。家庭和市民社会
学位
本文以探寻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的基督教思想观为切入点,利用所能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考察傅兰雅的实践活动,力图发现基督教思想对傅兰雅一生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傅兰雅在清末因传教的目的来到中国,在教会里未谋得职位,后在洋务运动中,到江南制造局工作,翻译了大量的科技著作;并在中国同事和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成功刊行了《格致汇编》,传播科技知识;他还参与格致书院的建设与管理,普及科
学位
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先验演绎”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但是,一直以来,这一部分都因为包含着太多的重要概念与复杂论证而引起研究者们的诸多争论。总体而言,这些争论主要围绕着先验演绎的主旨、结构与概念而展开。在本文中,我们就将从第二版的结构入手,在对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加以重构。同时,对于其中充满争议的基本概念以及先验演绎的主旨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阐明。  就先验演绎(第二版)的结构而言,本
学位
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转向语言,使得语言继本体论和认识论之后,成为哲学家们思考的主题。本论文旨在探讨在此哲学思潮中所发生的有关语言意义观的一个根本转变,也就是从传统的意指思路转向意义生成论。  传统语言观在考虑语言意义来源的时候,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以意指关系来解解释语言如何有意义,也就是认为语言是通过意指某种外在于语言的东西(可以是观念、对象、事态、体验等等)来获得其意义的。胡塞尔在《逻辑研究
学位
本论文以王阳明高弟邹东廓(1491—1562,名守益,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其思想内涵和结构,并将对其个体哲学思想的研究纳入到整个阳明学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来确定其个体的思想史定位,借以考察其个体的思想特色和整个阳明学在中晚明的发展特点。正文共分四章,现概述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述明代的社会变迁与学术变迁的历史概貌以作为东廓之学乃至整个阳明学兴起、成长、
学位
宗教多元并存的事实引发了信仰者在信念合理性方面的知识论问题。本文旨在勾勒这些问题所展现之研究面貌,它将力求阐明:(1)它们是些什么样的问题;(2)如何从知识论上对它们作出思考和回答,毕竟,不少学者为这些问题所吸引,提供了不少有意思的思考。它还包括,(3)有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与论证分析。  宗教多样性的这些知识论问题是在以下“宗教多样性情境”的三点约束条件下引发的,这三点条件同时也是该情境的三点基
本文以研究《庄子》之“道”、“言”、“艺”理论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庄子》其它相关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为主题。全文分为“道”、“言”、“艺”论三个部分。  本文主要以《庄子》三十三篇文本中各重要概念的不同思想语境和逻辑关系梳理《庄子》以本原为中心、以知、心、形、言、艺等概念为骨干的“道”的体系。在此体系下较详细考查与论述:《庄子》所谓“本原”(即狭义的“道”)是生归万物、超越万物、内在于万物又包容万物的
学位
上世纪四十年代,以美学的名义对《庄子》的研究就已经在中国大陆兴起,并且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庄子》思想与中国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得到深入讨论。《庄子》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庄子美学”已经成为一个被学术界接受的术语。纵观这些研究,我们会发现《庄予》中几乎所有重要思想都可以与中国艺术关联起来。它们都能被称作“美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庄子美学”的内涵和外延必须得到澄清。在什么意义上我
学位
近年来养老金待遇的连续提升,引起了公众的广泛注意,养老保险事关我国2.64亿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能否得到保障,因此养老事业是我国政府和民众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改革使得我国的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变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养老金待遇水平也不断提升,从总体上来看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越来越好,但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跨省市进行流动,导致地区间的养老负担产生巨大差异,目前实施的省级统筹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