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阻碍因素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ji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作为劳动者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就是解决农民问题,让他们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但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种种阻碍,这其中既包括我国目前总量失衡的就业大环境,还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经济和制度上的障碍。对于后者,学术界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城市化滞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土地流转制度不活以及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等几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原因,经济学家见仁见智,深入分析并给予了不同的政策建议,其中都不乏科学性。事实上,正是这些所有因素的共同作用、相互影响,才使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目前就业总量失衡的环境下显得更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无法将所有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一一罗列、详加分析。故本文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历史背景为切入点,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试图为理解、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造成的障碍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在农村内部仍然以隐性失业的形式存在的劳动力,以至于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出去,农业产量也不会明显减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虽然转移进入城市工作对农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现实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着种种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得并不顺利,甚至非常缓慢。由于长期以来针对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的歧视性就业制度,转移进入城市的农民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地域性的迁徙和其农民身份的彻底转变。农民不得不处于这种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断流动的状态,导致了现在被广为探讨的“民工潮”和“民工荒”现象。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根源在于农村的生产方式无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要求农业生产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这样,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被剥离下来进入城市。从西方发展经济学观点来看,农村劳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IgE阳性与父母过敏史及出生情况的关系。[方法]对临产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25-羟维生素D3检测,并采集脐血检测IgE,跟踪新生儿记录出生情况,分析脐血Ig
随着知识型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大力提倡教育改革,将人才培养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我国教育现状来看,正在从素质教育走向核心素养培育,文章分别就此两大概念展开分析,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仍在继续的这场经济改革中,中国在获得巨大的国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从计划经济时代高度的平均主义走向了高度的收入不平均,成为同期收入差距程度增
为了建立同时检测牛病毒性黏膜/腹泻病毒(BVDV)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双重PCR方法,试验采用文献记载的检测BVDV和IBRV的单项PCR方法,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不仅使资源、环境压力增大,而且引发了各种
随着近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对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编制科学的土
当前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是建国后通过三次历史性变革而建立起来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1950年通过土地改革建立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小土地私有制;第二次历史性变革是通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交通事故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们幸福具有重要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土地问题是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而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制度问题。论文以《中国农地市场化流
我国粮食安全储备预警系统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本文对粮食安全储备系统结构、运作及具体过程做了描述。通过对粮食安全储备预警系统的研究来预警我国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