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通道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lo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地处我国华东地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海岱文化、江汉文化和太湖文化相互交汇和影响的核心地区,受四种文化的影响深远,总体上缺乏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通过对整个安徽省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梳理,建立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演变序列,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制图的技术方法,宏观上再现了安徽省新石器时代遗址时空分布及聚落选择的主要特征。在对整体遗址分布分析的基础上,将安徽省内的文化区分为6个部分:淮北平原区、环巢湖地区、皖西山区、皖东南区、皖西南区和皖南山区。通过和考古文化发展脉络的联系,得出安徽省新石器时代遗址时空分布和发展的规律:新石器早、中、晚期分别对应新石器文化交流的萌芽、发展到成熟阶段;周边省区的文化形态在进入安徽省内后,同当地特色文化相互补充,并在省内形成清晰的文化传播路线,即文化通道。文化通道的形成受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在地质构造等自然条件控制文化通道格局的大势下,区域环境演变是决定新石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6个文化分区内一些典型钻孔和遗址地层剖面:萧县黄口钻孔、蒙城尉迟寺遗址剖面、蚌埠禹会村遗址剖面、巢湖湖泊钻孔、大别山天堂寨泥炭地层、含山凌家滩遗址剖面、芜湖钻孔和龙感湖钻孔。将这些地层样品进行环境代用指标的对比研究,得出各处不同文化区下的环境演变特征。在对比区域环境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得出安徽省新石器时代文化通道形成的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互动影响的关系。分析表明:(1)新石器时代早期(9.0ka B.P-7.0ka B.P),该时期遗址点数量很少,且分布较为零散,缺乏和外省文化交流的证据。各个区域的环境特征表明此时气候特征为温暖湿润,水体分布广泛。(2)新石器时代中期(7.0ka B.P-5.0ka B.P),该时期遗址点数量增长迅速,遗址分布区域广泛,人类活动频繁。安徽自身文化发展较独立,同时受到外来省份其他文化的影响,文化通道处于发展阶段,路线并不十分清晰,主要文化区集中在淮北地区,皖西南地区和皖东南至环巢湖区一线。该时段气候也由暖湿开始向干转变,较干的气候环境下,古人类文化交流活动逐渐发展起来。(3)新石器时代晚期(5.0ka B.P-4.0ka B.P),该时期遗址点数量处于新石器时代的鼎盛时期,整个省区内均有遗址点分布,外省主体文化分布占主导地位,文化交往频繁,连接各个文化区的文化通道线路十分清晰。该时期气候整体上较干,适宜的气候环境使得新石器文化传播十分繁荣,人类文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自然地貌背景的格局下,遗址点的分布受河流的影响较大,同时资源满足是先民们选择居址的首要因素。综合安徽省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文化交流状况和区域环境演变特征,可以表明在6.0ka B.P-4.0ka B.P之间,安徽省整体环境趋于干旱,该时期是安徽新石器文化发展较快的时期,也是文化通道发展和成熟的时期。
其他文献
实验以经漂洗脱盐后,含盐量3%左右的梅菜为对象,选取油、糖、味精、胡椒粉和猪肉香精作为调味原料,利用评分检验法进行感官评定,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的梅菜调味配方为:糖6%,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各种业务、产品日趋同质化的情况下,银行服务的便捷性逐渐成为客户选择银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信息技术和网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的快速普及,计算机软件系统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各种程序漏洞仍然很普遍,在遗留软件系统中尤其如此。通过这些漏洞,
从人身保险市场传统评估指标测算基准的局限性出发,以人身保险需求为测算基准来定义人身保险市场效率,并在充分考虑中国各地区间人身保险需求结构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急救处理,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一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过程中,流浪儿童开始大规模出现,并成为一个倍受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2010年我国迎来儿童福利元年,政府和学界开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这些技术的对传媒领域的全面作用,使得各媒介之间的区别和限制不断被改写。一种能够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各种表现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舆情传播的新战地。网络舆情作为当今民情民意的集中反映,其巨大的影响力日益渗透到政治层面,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
<正> 藏医药学是随着藏族人民的历史孕育而生,到公元7世纪始有文学记载为据的藏医药著作问世。其代表著作有《医学大全》(藏名《门杰钦木》)、《无畏的武器》(藏名《敏吉村恰
期刊
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史上,重内容、轻形式一度成为主流倾向。这种倾向导致的后果之一便是文学作品中许多具有诗学价值的表达方式的消失,而“陌生化”策略对于展现文学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