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处理深色针织物湿摩擦牢度提升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i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湿摩擦牢度是深浓色纯棉染色织物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也是染整工艺上的技术难题,必须从坯布质量、染料选用、染整加工工艺等方面采取系统性的控制措施,提高染料与纤维的固着率,最大程度减少以物理吸附状态吸附于纤维的染料数量。本课题基于影响湿摩擦牢度的理论因素,梳理、分析工厂经酶处理黑色针织面料的染整工艺,明确湿摩擦牢度低的原因,探究提升湿摩擦牢度的具体措施,在提高湿摩擦牢度1.5-2级的同时,赋予织物柔软手感,满足服用需求。通过对前处理、染色、后整理工艺的排查,确定影响湿摩擦牢度的主要因素为:(1)黑色针织物染色需多种染料拼色及较高的染料浓度,不仅染后浮色较多,染色工艺对织物的顶破强力也会造成较大影响,但更换染料及染色工艺不符合实际效益。(2)后整理中固色剂和柔软剂均会对湿摩擦牢度产生影响,固色剂可显著提高织物的湿摩擦牢度,柔软剂会影响固色剂的处理效果,降低湿摩擦牢度。故通过调整固色剂及柔软剂类型,并对二者整理工艺进行优化,改善经酶处理黑色针织物的湿摩擦牢度。通过对水性聚氨酯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筛选,选用湿摩擦牢度提升剂806作为固色剂,通过红外测试与扫描电镜测试,确定其固色机理为:成膜覆盖机理、成盐机理和吸附交联固色机理。经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固色整理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工艺为:固色剂浓度为8%(o.w.f),30℃处理30min,100℃烘干,160℃焙烘60s。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处理温度从45℃降为30℃,经酶处理黑色针织物的湿摩擦牢度由1-2级提升至4级,但织物手感较差,发硬且有涩感。使用新型嵌段氨基硅油8992作为柔软剂改善手感,通过红外光谱测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此柔软剂为硅氧烷、多胺、聚醚三元嵌段的共聚物,在用量较低时,即可使织物达到良好手感。探究柔软剂浓度对顶破强力、折皱回复角、悬垂性以及摩擦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柔软剂浓度的升高,织物的顶破强力及摩擦牢度不断下降,折皱回复角以及悬垂性不断上升,说明柔软整理后织物的柔软性及手感有明显提升。优化后经酶处理黑色针织物后整理工艺为:固色剂浓度为8%(o.w.f),柔软剂浓度为1%(o.w.f),30℃同浴处理30min,100℃烘干,160℃焙烘60s。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处理后织物的湿摩擦牢度由1-2级提升至3-4级,手感柔软、丰满且滑爽,满足服用需求。后整理新工艺对经酶处理黑色针织物性能的影响如下:染色织物的色光无明显改变,但顶破强力有较明显下降。经后整理的黑色生物酶抛光针织物具有一定耐水洗性和耐皂洗性,水洗20次后或皂洗10次后,织物的湿摩擦牢度由3-4级下降至3级。
其他文献
马铃薯渣是在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通常只有少量被用作饲料,其余的都被当做废料丢弃而腐败酸化,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马铃薯渣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本文采用纤
初中文言文教学,从文本原点出发,以朗读贯穿始终,分初读、通读、研读、赏读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各有任务,各起作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既有助于学生熟悉文本,理解主旨,获取
本课题来源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基于风险的机电类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1BAK06B05)和质检公益项目《“无损检测红外检测设备”国际标
随着聚氯乙烯(PVC)涂层膜结构材料的不断发展,因其空间形式独特、价格低廉、能源损耗低、使用性能优良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展览、体育、交通、休闲等建筑中。国外学者研究发
喷气涡流纺纱是由日本村田公司在喷气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自由端新型纺纱技术,它利用高速旋转的气流将纤维束包缠成纱,具有流程短、用工少、自动化程度高、产量高等优点,是
植物甾醇具有抗癌、消炎退热、降胆固醇和免疫调节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其油溶低、水不溶和熔点高等性质限制了它在医药、食品等行业的开发应用。已有研究尝试将植物甾
超声缝纫机芯作为超声缝纫机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超声波驱动电源及超声波振动设备组成。其应用机理与超声焊接类似,是高频率、高强度的振动直接作用于被挤压的布料,并迅速产生
<正>黄忠廉和李亚舒两位教授2004年1月推出的新作《科学翻译学》,6月第二次印刷至6000册。该书是第一部系统论述科学翻译学的论著,它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翻译学”的草创。十五
采用本体聚合工艺合成了反应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制备与应用类纺织品整理剂,并对助剂在不同的四种织物上进行了处理,得出制得助剂的最佳适用条件及应用的范围
经过多年的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纺织CAD技术逐渐在纺织行业对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机织物结构与外观在计算机中的三维模拟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