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递释微凝胶/水凝胶的制备及治疗骨科植入物相关感染的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骨科植入物相关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深部骨感染,主要包括假体周围感染(PJI)以及骨折内固定相关感染,即使通过广泛的手术清创和局部以及全身使用抗生素,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复发率。感染难以根除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假体和死骨表面生物膜的形成以及细胞内细菌感染。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共混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抗生素局部填充来根除感染,但PMMA搭载的抗生素有限,药物释放不均匀,不能在体内生物降解。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有效的局部药物递送系统来裂解成熟的生物膜和消除细胞内细菌。研究目的:合成一种可注射微凝胶/水凝胶共递释系统,实现溶葡萄球菌酶(Ls)和万古霉素(Van)程序共递释,验证其表征、生物膜裂解能力及体内、外协同抗菌效果,探讨其在植入物感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首先使用微流控乳液法将Van封装在甲基丙烯酰明胶(GelMA)微凝胶中。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明胶和氧化淀粉水凝胶(GelS),辅以谷氨酰胺转移酶(TG)以刺激二级酰胺键的形成。将Van负载的微凝胶和溶葡萄球菌酶(Ls)加入到明胶和氧化淀粉的预聚物中,形成GelS基共递释水凝胶系统。对水凝胶系统进行材料表征,验证其体内外生物相容性,测试其药物释放曲线以及体外协同抗菌性能。通过在体外骨板上构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物膜模型,验证共递释水凝胶抑制和裂解生物膜的能力。进一步使用大鼠胫骨内植物感染模型来测试共递释水凝胶的抗菌功效。借助影像学、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病理检查来动态综合观察感染愈合情况,以评估共递释水凝胶的体内治疗效果。研究结果:GelS基水凝胶在室温下一分钟内原位交联。体内外实验证实共递释水凝胶系统能持续降解28天,并对细胞和组织没有产生毒性作用。包封的Ls和Van的控释时长分别可达7天和20天,且两者在针对MSSA和MRSA的杀菌和生物膜裂解活性方面表现出协同效果。体内动物实验表明一次性注射负载Ls和Van的共递释水凝胶能使感染在4周内显著消退。研究结论:鉴于Ls和Van之间的协同作用,与常规全身抗微生物疗法相比,共递释水凝胶系统在骨科植入物相关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治疗时间大大缩短。该共递释水凝胶系统生产工艺简单,成分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展示了可注射性、杀菌性、生物膜裂解性和可降解性等优点,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持续、反复发作的滑膜炎症及骨和软骨损害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各类RA临床治疗用药中,小剂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作为一线基石药,主要通过免疫抑制作用来有效阻断免疫炎症进程,延缓病情进入不可逆转的骨和软骨破坏病理阶段。然而,临床剂量的MTX因其明显的全身性毒副作用,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此外
学位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急性脑卒中亚型。血脑屏障破坏与神经炎症反应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的两种主要因素。Reslovin D1(RVD1)是一种源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代谢生成的脂质介质,与受体FPR2结合产生高效的平衡炎症反应、恢复组织稳态、保护器官功能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RVD1与SAH患
学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NICU的建立,VLBW或ELBW存活率逐年提高,BPD发病率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的治疗策略可降低BPD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但部分重度BPD患儿仍并发远期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问题。因此,新的临床方案和治疗靶点迫切开展。BPD以肺泡和肺微血管发育受阻或停滞为主要特征。干细胞具
学位
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转移性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标准治疗。研究表明,转移性PCA可从原发灶治疗获益。通常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疗做为转移性PCA原发灶治疗。前列腺冷冻消融术做为不同转移负荷转移性PCA原发灶治疗的疗效及机制不清。本研究通过2个回顾性分析和1个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不同转移负荷的转移性PCA在
学位
脑缺血及其继发的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常导致神经元损伤并严重致残。研究发现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能有利于损伤脑组织的功能恢复,可能的机制包括细胞分化、细胞替换、免疫调节、神经网络重建和营养因子释放等。但由于脑损伤后脑组织内部微环境变化,直接进行NSCs移植细胞存活率低且向神经元分化效率低。本研究以甲基丙烯醇明胶
学位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首选盆腔外照射放疗(EBRT)+同期化疗+后装放疗,然而,其放化疗后的5年生存率仅约70%,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免疫系统与放疗的疗效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免疫功能正常小鼠的肿瘤能被放疗控制,而免疫缺陷小鼠的肿瘤则对放疗不敏感。目前关于肿瘤免疫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微环境(TME)中的局部免疫反应。然而癌症本
学位
背景:早产儿脑白质损伤(preterm white matter injury,PWMI)是早产儿常见的脑损伤类型,其发病机制是缺血缺氧、感染等病理因素导致少突系细胞成熟延迟或受阻,影响髓鞘形成。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由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的症候群。随着重症监护与支持治疗的进步,围生期死亡率下降,但PWMI和脑瘫的发病率却不断攀升,是造成儿
学位
目的:脓毒症相关脑病(SAE)是脓毒症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SAE认知功能障碍与海马体受损有关。神经炎症是SAE认知功能障碍最重要的病理基础,而小胶质细胞迁移在神经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叉头框蛋白C1(Foxc1)是叉头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参与小胶质细胞迁移。然而,Foxc1在SAE神经炎症中所起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旨在研究:①内毒素(LPS)诱导小胶质细胞产生神经炎症和细胞
学位
背景:由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引起的心力衰竭仍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移植器官的缺乏限制了对患病和衰竭的成人心脏的治疗方法。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iPSC-CMs)有潜力提供一种长期的、可行的、再生医学的种子细胞。尽管在iPSCs高效生成心肌细
学位
背景:心脏是脓毒症常常累及的器官之一。脓毒症心肌病(SCM)大大增加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微管(MT)重塑已被证实是心衰的重要机制。膜联蛋白A5(ANXA5)主要分布于细胞骨架上,少量研究发现其可改善脓毒症时的心功能,但ANXA5对脓毒症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机制是否与微管重塑相关目前仍不清楚。目的:本研究首先纳入符合标准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探讨ANXA5水平与脓毒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