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诱导联合eBM与3D打印支架修复骨缺损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hahabook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大段骨缺损修复是创伤骨科领域的一个难题。膜诱导技术修复大段骨缺损已相当成熟,然而其需要大量骨移植,自体骨不能满足需求。本研宄探讨联合应用膜诱导技术与3D打印聚乳酸(Polylactide,PLA)-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HA;PLA-HA)支架复合强化骨髓(enhanced bone marrow,eBM)对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感染是导致骨缺损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术中口罩表面可能会成为污染源,本研究探讨了术中口罩表面污染的因素。 方法:1.体外实验,分离eBM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进行功能鉴定;利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 cro-CT)及扫描电镜(SEM)观察3D打印PLA-HA支架表征;评价支架生物相容性。2.体内实验,分为4组:膜诱导联合自体骨组,PLA-HA组,膜诱导联合PLA-HA组,膜诱导联合PLA-HA复合eBM组。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评价诱导膜组织学特征;术后8、12、16周,行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3.取术后口罩进行细菌培养,计算菌落数。 结果:1.体外实验,eBM来源的BMSCs增殖迅速,能够多系分化,长梭形的细胞在3D打印PLA-HA支架表面粘附、伸展、增殖良好。2.体内实验,HE及免疫组化观察诱导膜富含血管且能够分泌TGF-0,BMP-2,VEGF,CD31;术后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膜诱导联合PLA-HA复合eBM组和膜诱导联合自体骨组骨缺损愈合良好,其他两组未完全愈合。3.口罩表面菌落数随手术时间延长而增多。 结论:诱导膜生物活性优异;eBM来源的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提供种子细胞来源;3D打印PLA-HA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以为eBM提供载体;联合应用膜诱导技术与3D打印PLA-HA支架复合eBM对大段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手术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口罩成为污染源,从而减少骨感染引起的骨缺损。
其他文献
疫苗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对人类健康贡献最大的医疗技术,除了针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性疫苗,近来针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也取得了积极性进展。从传统的灭活或减毒疫苗一直到化学结构越来越单一、明确的多肽疫苗,疫苗的安全性、专一性、有效性不断得到提高。多肽疫苗的设计原理在于,含有B细胞表位的T细胞依赖性抗原肽段能产生体液免疫的前提是,该肽段必须与外源性T表位(载体蛋白提供)同时被免疫细胞识别。由此产生的一个问
学位
辅助激活(Assisted Oocyte Activation,AOA)是卵细胞内单精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进一步进行的人为钙震荡诱导,以辅助卵子激活,帮助ICSI治疗仍无法受精或者低受精率病例获得较好受精效果。然而辅助激活安全性仍有争议,本研究通过临床调查和胚胎实验进行了探究。首先,本研究通过临床调查分析AOA的安全性:1.对本中心2
学位
目的探讨复合材料:明胶/聚己酸内酯(Gelatin/PCL),胶原/聚己酸内酯(Collagen/PCL)以及3D培养方法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Bone marrow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BEPC)生长及向内皮细胞分化的作用,为组织工程角膜内皮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材料与方法1、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作Gelatin/PCL与Collagen/PCL复合材料,并观察两
学位
【目的】观察消瘀散贴膏联合针刀治疗对KOA的临床疗效及消瘀散对KOA兔关节软骨的影响,探索中医理论内涵及新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部分: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纳入KOA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消瘀散贴膏联合针刀组)、B组(消瘀散贴膏外敷组)、C组(扶他林组),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进行相应评价及炎症因子检测。基础部分:将42只6月龄普通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组(正常组)、
学位
目的 目前在进行辅助生殖受孕治疗过程中,有极少病人面临着所有周期均出现反复异常受精(Recurrent Total Abnormal Fertilization,RTAF)而无可用胚胎移植,这一现象潜在的分子机制与遗传因素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反复异常受精患者的异常受精卵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遗传突变信息挖掘,探究RTAF产生的潜在分子机制和遗传因素。方法 以IVF/ICSI周期中均出现
学位
【目的】通过分子、细胞以及动物层面的研究,探索肾上腺素在抑郁状态下对乳腺癌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通过电子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18年6至2018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无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对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并检测其血清肾上腺素含量。2.选用40只体重为20-22g的雌性C57BL/6小鼠,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
学位
增生性瘢痕是烧创伤、肿瘤切除后继发的一类常见病,发病机制复杂,其治疗是整复外科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巨噬细胞在创伤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表型及功能可塑性高,选择性活化的M2型巨噬细胞在多种创伤愈合模型中均表达增高,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状态进而减轻瘢痕形成成为潜在的治疗手段。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其受体(CSF-1R)传导的信号通路是介导巨噬细胞趋化、增殖与M2型极化的重要调控途径,多项
学位
目的:探究深度学习在骨盆肿瘤图像全自动识别价值,应用术前术后模型图像配准方法评价截骨导板影像学手术规划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6月以骨盆肿瘤收治我院的患者术前影像学表现;对比医师手工勾画骨盆肿瘤影像学边界的金标准,研究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迁移学习的深度学习方法识别肿瘤边界,评价其Dice系数和Hausdorff距离;采用术前术后骨盆和假体模型配准方法,对比规划截骨面与手
学位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主动借鉴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以逐步提升教育效果,丰富家校共育模式并围绕其存在问题不断改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面突破时空限制,充分凸显信息技术在育人方面的优势和价值。这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实现齐头并进和高度契合。但是,由于传统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共育模式比较落后,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渗透不足,双方对家校共育的认知和理解不够深刻,协同教育意识较为薄弱,最终
期刊
研究目的探讨PP2AC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恶性生物学作用。探讨氨基酸饥饿条件下PP2AC对mTORC1信号通路的作用及调节机制。研究方法1.应用大肠癌组织芯片(Hcol-Ade150CS-01)技术,收集75例大肠癌组织及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PP2AC蛋白表达水平(H-Score评分),统计学分析PP2AC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