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媒体危机话语对比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多元文化的角度,重点对比分析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与《纽约时报》、美国广播公司对汶川地震的报道。同时以唐山地震《人民日报》作为辅助背景分析,旨在对比分析当代中国媒体危机话语的变迁。机构层面与国家层面的危机传播研究在西方国家已得到成熟的发展,然而很少有研究从多元文化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倡导“多元文化的立场”(施旭,2007)。此外,国内外危机话语研究多为修辞学方向的文本分析。本研究超越西方为主导的危机传播方法论及局限于文本的话语分析方法,主要以多元文化为分析框架,同时结合多模态和语料库的分析方法,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方向进行分析。语料收集了代表中国主流媒体的72篇《人民日报》报道及35个CCTV视频,和代表西方主流媒体的69篇《纽约时报》报道及30个ABC视频作为分析数据。研究表明,中国媒体危机话语为和谐模式,而西方危机话语则为冲突性模式。二者各有利弊,和谐性话语在灾难中可发挥团结民族共同抗击灾难的积极作用,但却容易忽略对问题的报道;而冲突性话语在灾难中容易引起悲观情绪,对抗击灾难不利,却有利于引起对发生问题的重视。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有必要提倡多元文化危机报道模式,发挥不同模式的长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危机传播已获得长足进步,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保持民族文化中特有的和谐话语优势,同时学习西方危机传播的优势,取长补短。  
其他文献
文章详细介绍人工智能标记语言AIML和对标准AIML的扩展.基于AIML的聊天系统,广泛应用于网络聊天机器人,问答系统,呼叫中心等.由于标准AIML的语义表达能力有限,文章在对AIML工
在中国,由于受到伦理文化的影响,人们使用着庞大的称谓系统。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与社会称谓两种。为了体现出对对方的友好态度和尊敬,人们又常常用亲属称谓去称呼非亲非故者,这样
外交语言是指国家间处理“外交事物”时实际使用的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外交语言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国内语言学家对外交语言的研究主要从修辞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英语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民族、多文化、多功能的国际性语言。作为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语言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语言的频繁接触,必然引起语言的变异。英语已不再同于往
双足仿人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中的前沿科学,实现双足机器人稳定行走一直是该方面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采用一种基于三维线性倒立摆模型、具有反馈的双足机器人步态系统,保证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少数民族文化国际推介与传播的重要性愈显突出。在彝族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对外宣传翻译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彝族文化历史悠久,在全
Rhapsody是Telelogic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UML、SML的模型驱动开发环境,具有分析和捕获系统需求、跟踪需求到设计、从模型自动生成代码、在设计级测试应用的功能.Rhapsody能够
2017年5月,杭州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rn作为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核心区域,临空经济示范区将有效承接国际化资源,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东智造大走廊整体竞争力;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