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北坡前山带不同植物群落优势种水分利用效率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8369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位于昆仑山北坡前山带,以昆仑山北坡前山带群落优势种塔里木沙拐枣、驼绒藜和昆仑绢蒿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调查,描述了研究区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特征,结果显示,在调查区域内发现21种植物,参与建群种15种,其他6种为偶见种。21种植物分属于lO科20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和藜科(Chenopodoidea(》植物13种;五个植物群落,优势种分别为塔里木沙拐枣(Calligonumroborowasikii)、琵琶柴(Scorzonera muriculatd)、河西苣("Hexiniapolydichotoma)、蒿类植物(昆仑蒿Artemisia nanschanica+昆仑绢蒿Seriphidium korovinii)与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植物群落沿海拔高度变化地带性更替明显,低山砾质壤土母质上为塔里木沙拐枣和琵琶柴群落,集中分布范围分别为2200-2300m和2250-2400m,中部沙质土壤母质上为蒿类植物和河西苣群落,蒿类植物群落分布于海拔2400-2500m,河西苣群落集中于2500m高大沙丘丘间低地,驼绒藜群落在砾质土壤和沙质土壤母质上均有分布,海拔范围在2380-2800m;群落结构简单,整体盖度小于10%,物种密度为4.13株(丛)/m2,灌木层优势种单一,密度很小(1.2株(丛)/m2),草本层冠幅水平低,盖度小(小于5%);群落间高度(H)、盖度(C)、密度(D)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物种丰富度指数dMA和生物多样性指数(D、H、Jsw、Jgi差异并不明显,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群落盖度、密度、高度和物种数随海拔高度变化趋势不同,生物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呈增加趋势。群落相似性比较显示低海拔地区植物群落间的相似性高于高海拔地区植物群落间的相似性。   利用气体交换法测定植物分析了植物WUE时间变化、沙丘不同部位植物WUE差异性及海拔高度变化对植物WUE及叶片δ13C的影响。结果显示,(1)沙丘起伏增加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幅,植物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沿着坡位升高规律性升高,而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坡位的变化并不规律,尽管如此,沙丘的起伏没有造成植物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显著变化;(2)气体交换参数计算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结果显示,海拔越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越低,驼绒藜水分利用效率海拔变化达到显著水平(F=6.00,P=0.019),塔里木沙拐枣水分利用效率海拔差异不明显(F=2.17,P=0.14);而稳定性同位素结果显示海拔越高δ13C越高,两者顺序相反,其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3)气体交换法测定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为:塔里木沙拐枣(2.89±0.79)>昆仑绢蒿(2.23±1.39)>驼绒藜(1.73±1.20);植物WUE种间差异显著程度季节变化不均,6月份差异极显著(F=27.98,P<0.001),7月份差异显著(F=4.63,P=0.013),8月份差异不显著(F=1.208,P=0.306);(4)叶片±13C值与气体交换法表征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值大小顺序一致。   塔里木沙拐枣全天不同时段光合速率下降受到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的交替作用;驼绒藜光合速率日间阶梯式下降是气孔调节所致,属于“气孔限制型”;昆仑绢蒿在正午光合速率下降受自身同化能力调节明显,而其他时间光合速率变化则为气孔调节所致。植物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存在季节差异,6月份驼绒藜光合速率主要是受到温度调控,其次是空气湿度,而蒸腾速率主要受空气湿度影响,其次为光合有效辐射影响。昆仑绢蒿正午光合作用受空气湿度影响明显,午前和午后与光照相关性更强,蒸腾速率主要受空气湿度影响。驼绒藜水分利用效率在午间主要受叶片温度和大气湿度影响,而清晨和傍晚与光照和温度相关性更强,昆仑绢蒿水分利用效率与空气湿度相关性明显。   用气体交换法测定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与叶片δ13C顺序基本一致,山地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稳定性同位素丰度值都要大于绿洲外围荒漠区植物,与其他地区植物叶片同位素水平相比,昆仑山前山带植物叶片δ13C>天山北坡阜康荒漠地区>甘肃金塔地区。
其他文献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具有非接触式、存储量大、机密度高、不易磨损、识别速度快等优点的自动识别技术。超高频(UHF,Ultra High Frequency)射
学位
CO2和H2O的氧同位素(18O-CO2和18O-H2O)信号能为陆地植被在全球CO2和H2O循环的贡献提供独特的信息,而陆面过程模型(LSM)能有效地将陆地生态系统CO2和H2O交换的同位素分馏过程
盐害是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植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防护林带内浅层土壤和防护林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分析、人工控制试验等方法,结合统计分析
期刊
农田防护林是农林复合系统的一个重要组分,而农田防护林结构是防护林研究的核心,其三维结构的测度就成为防护林结构研究关键的内容。迄今,有关农田防护林二维结构的各类研究及报
植物水通道蛋白能快速促进水分跨膜运输。由于豇豆具有出色的抗旱能力,是研究植物水分关系很好的模式植物,但相对于普通菜豆和大豆来说,豇豆的水通道蛋白研究目前仍十分缺乏。 
随着Si集成电路特征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越来越高,传统的金属互连日益凸显其局限性。光互连以其高速率、高带宽、低功耗等特点,有望能够克服金属互连造成的瓶颈。将光学器件和传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真核生物细胞膜上重要的膜蛋白受体,其感知神经递质、激素、光、气味等细胞外信号刺激,并激活细胞内一系列信号通路,进而使
碳纳米管在物理和化学方面有着非常独特的性能,自从1991年被Hjima发现以来,人们一直探索碳纳米管的应用。人们对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尤为感兴趣,在众多纳米材料中,碳纳米管
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建立为哺乳动物遗传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手段。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AG-haESCs)可以进行卵母细胞注射(intracytoplasmic AG-haESC injection,ICAHCI技术)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