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外显子测序对黑色丘疹性皮病潜在致病基因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61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黑色丘疹性皮病(Dermatosis Papulosa Nigra,DPN)是菲茨帕特里克(Fitzpatrick scale)IV–VI型中常见的一种良性皮肤病,典型临床皮损表现为面部多发性的黑色或棕黑色类圆形扁平丘疹,皮丘之间互不融合,直径约1~5mm,表面光滑[1,2,3]。临床上容易误诊,常误诊为脂溢性角化病、扁平疣、汗管瘤、软纤维瘤、光泽苔藓等疾病[3,4]。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手段也相对比较单一,局限在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及手术等有创手段,并且也有感染、色素沉着、疤痕等明显副作用[4,5]。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及面部美学的追求逐渐提升,该疾病带来的美学上的毁容往往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家庭压力,理解其发生发展机制将有助于对DPN进行全程管理与医疗实践。近年来,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为广大临床医生对肿瘤性疾病及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6,7,8]。全外显子测序大约包含了2万多个基因,利用液相杂交捕获技术或多重PCR扩增技术对基因组中的外显子区域进行富集,然后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富集的序列进行基因位点检测。WES技术可以非常广泛覆盖范围内约98%以上点突变,以及绝大多数的拷贝数变异,为寻找疾病的相关致病突变基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测方法[8,9]。目前尚未明确与DPN发病相关的致病基因,进而需要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来深入全面的了解DPN的发病分子机制。研究目的收集DPN病例临床的资料,详细地阐述DPN临床皮损、皮肤镜下及皮损组织病理切片的特征。提高对DPN疾病的认识,降低临床上DPN的误诊率及漏诊率。通过进行WES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分子基因层面深入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寻找特定的潜在的DPN的致病基因,为后续找到潜在有效的治疗靶点,从根本上抑制该病的发生,提供分子理论依据。此外,发现影响蛋白结构功能变异相关的生殖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也可为后续研究DPN的发病机制以及遗传学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遗传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门诊收集DPN患者相关的临床信息,皮损表现、皮肤镜下表现及皮肤组织病理特征等。并做记录,统计汇总相关的结果。2.抽取10例DPN患者皮肤病损组织和外周血的DNA,进行WES上机测序,通过GATK、Annovar、Poly-Phen2、LRT、Mutation Taster和SIFT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含测序数据质控,比对参考基因组,变异位点检测,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识别,注释突变位点,再根据Clin VAR、gnoma AD、OMMIN等疾病基因变异相关数据库过滤,最终筛选出DPN上全外显子区域的体细胞潜在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3.针对潜在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位点对蛋白结构、功能及蛋白所在的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收集10例确诊为DPN的患者,患者皮肤肉眼及皮肤镜、组织病理切片都具有相对典型的特征。2.皮损组织及外周血组织测序的深度分别约为182X和191X,所有样本覆盖度均在99%。所有样本的Q30质量分数>85%,Q20质量分数>95%。测序总reads数据均在20G以上。所有样本的测序质量均符合后续数据分析要求。3.我们最终筛选出HRAS、CDC27、PHTF1、FGFR3、RBM12、CNTNAP5、HNMT、PHF5A、UBE2H、PTMA、DDX3X、CHIC1、PTEN和PUF60等14个候选致病基因突变位点。结合相关文献,最后确定HRAS基因chr11:534285 C>A可能为DPN的潜在致病基因突变点。通过Mutation Taster软件预测突变对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是一种致病性突变。4.富集分析得出10条p<0.05的信号通路,其中体细胞突变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APk和EGFR通路存在异常,并且HRAS与MAPk和EGFR信号通路密切相关。这也侧面提示HRAS可能是DPN的致病基因。结论1)本研究通过临床收集病例资料,详细阐述了DPN皮损表现分布、皮肤镜下以及组织病理切片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减少临床上的误诊率及漏诊率,对DPN全面深度详细的了解,提高DPN的诊断率,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干预处理。2)本文首次报道了亚洲人群DPN患者的体细胞基因突变图谱,揭示该疾病新的基因突变信息。3)通过筛选发现HRAS、CDC27、PHTF1、FGFR3、RBM12、CNTNAP5、HNMT、PHF5A、UBE2H、PTMA、DDX3X、CHIC1、PTEN和PUF60等14个候选DPN致病基因。最终确定HRAS基因上1个新的非同义突变,HRAS可能是DPN的潜在致病基因突变。4)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DPN患者存在EGFR等信号通路存在异常。这也侧面提示HRAS可能参与DPN的发生与发展。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探究新型微管抑制剂1-PD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提供可能的新靶点。研究方法:选取50只刚出生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处理组。首先按标准建立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模型(OIR),实验组小鼠于出生后第12天行玻璃体腔注射新型微管抑制剂1-PD,对照组无处理。利用石蜡切片HE染色、CD31免疫组化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情况,验
学位
研究目的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期间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短期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患病早期精确识别妇科恶性肿瘤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临床特征,识别高危因素,建立妇科恶性肿瘤发生VTE风险预测模型,以期能在早期识别高危病人
学位
我国是柑橘种植面积第一大国,目前国内柑橘的种植还主要是露地自然的条件下栽培,但在这种栽培方式下产出的柑橘的成熟期往往比较集中,使得柑橘的销售价格较低,从而严重影响柑橘农户的收入。因此,在保证柑橘品质和产量不降低的条件下调整柑橘鲜果的具体上市季节则可以大幅度提高柑橘的市场价格,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材料为温州蜜柑宫川品种,在江西新干地区柑橘高品质栽培地,探究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含酸量
学位
第一部分: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血压与功能预后的关系: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目的:基于单中心前瞻性收集的连续数据库,回顾性地探讨围手术期血压水平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AIS-LVO)患者行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成功再通后临床预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恶性肿瘤,80-85%的患者明确诊断时已不能手术切除或存在远处转移,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仍低于20%。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新辅助治疗可延长高危可切除或交界可切除P
学位
渼陂古村,经历了近千年的岁月洗礼,蕴含着浓厚的庐陵文化特色,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是江西吉安地区著名的中国传统村落。渼陂古村发展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乡村文化遗产,包含了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建筑美学和园林景观等方面的内容,呈现出独具庐陵特色的社会文化水平、生产生活方式和乡土民俗风情,以此形成的渼陂古村乡土景观不断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关注。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个案分
学位
江西历史悠久,山水环抱,境内水网密布,景色优美,江西的灿烂文明在长江流域这一水系内孕育而出。在江西特定的水环境下,水利工程蓬勃发展,公共园林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过程中水利与公共园林兴盛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以江西古代水利工程和传统公共园林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各类古籍文献资料,综合运用文献综合、个案研究、实地调研、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结合每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状,将两者产生关联的各个
学位
【研究背景】在我国膀胱尿路上皮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据统计,5%-10%的膀胱癌患者是在转移期间诊断出来的,并且在膀胱根治切除术后,50%病人会出现局部或者远期肿瘤复发,虽然针对膀胱癌整体治疗方法及手术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将近50%-70%的新诊断膀胱癌5年内都会面临复发的风险。因此,需要寻找与膀胱癌进展转移相关的新型分子标志物,预测哪些病人更容易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从而为分子靶
学位
研究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约占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最近的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的表达失调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MM患者外周血中hsa_circ_0008255的表达量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MM诊断、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最后通过研究circ_0008255对MM细胞增殖、凋亡
学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物种,被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优良品种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各省虽已确定主推良种,但全省不同区域生境差别较大,不同区域品种配置模式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SSRseq技术对江西主推的25个油茶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5个长林品种在江西不同区域的生长差异、稳产性和适应性做出评价,对不同区域品种配置模式提出了初步
学位